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行为疗法是以认知治疗技术为基础,由认知理论和行为治疗相互吸纳、相互补充形成的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它包括三大基本理论和四个技术实施步骤。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践中,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认知水平、缓解情绪障碍、促进认知功能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20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典型做法.按服务对象和目标不同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按课程不同有学科课程模式和活动课程模式;按教育的切入点不同有专门机构协调管理模式、心理--德育结合模式和学科教学渗透模式;按实施者的偏好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心理分析模式、来访者中心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都认识到,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多种模式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分享·体验·内化”教学模式,是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效性所做的探索。该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情境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和特性及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特征为现实依据,通过创设情境、分享交流、体验感悟达到知识重构,通过实践应用达到知识能力内化的一种多向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操作程序、实施对策以及实践成效的分析和讨论,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公选课模式对高职大学生营养教育干预的效果,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营养教育前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营养教育后大学生对9项基本营养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对5项营养态度有了明显端正,对8项营养行为有了明显规范,与营养教育前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特别是"对七大营养素的认识"、"对营养知识的兴趣"和"经常饮水"三大指标的提高最为明显。因此,运用公选课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5.
将布迪厄的"生存心态"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论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规范,最终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高校教育当中,以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教育管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将模式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论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是当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有实践和理论两条基本的途径,并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质量,分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存在的不足,阐明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主要模式及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优越性,介绍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初步实践及成效,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置问题.将大学生心理问题分为障碍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两类.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提出教育模式设置的构想.以利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利于及时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早期进行疏导,避免极端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模式与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凸显不足的形势下,朋辈心理辅导近年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模式与效果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深入阐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内涵;运用心理量表测评、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和充实改进后,最终形成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三相融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形体课程特点,从目标引导、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以及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等四个方面,构建以心理调适和运动技能传授并重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认知体系,能使学生形成客观自我评价,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个案,分别对在校大学生的择业观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表现出了职业认知贴近实际、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择业逐渐趋于理性等新特点,同时也存在自我和社会认知缺失、服务基层的意识淡薄、择业倾向"功利性"等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社会实践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同时,应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从构建适切的心理认知、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4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因"载体"概念的引入而打开了局面。对载体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资源的整合、功能的发挥、社会化的推进以及实效性的增强。随着网络德育的发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中引入了新媒体这一全新的载体平台,运用网络德育载体的传播特点,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挖掘网络德育载体的心育功能,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大学生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差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存在的现状,辽东学院社科部心理教研室提出了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从2011年入学的大学新生开始,运用实验法以及测量法研究与探讨了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于传统的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对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建议全国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从而开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当前以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为指导,论述了"主题探讨—心理辅导与训练—思考、价值澄清与分享"的团体辅导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及其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采用自编《渤海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渤海大学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等进行分析.引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课程目标从问题模式走向发展模式;课程内容从分散走向整合;课程教学方法从传统走向多元;课程评价从他评走向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策略,并在实践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90后”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后"大学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点,为了更好地管理好"90后"大学生,首先要明确认识这一类学生的主要特点,并从思想、行为、生活、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先后从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能力培养、心理健康辅导、团体协作能力培养、网络行为引导共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通过使用这些教育管理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管理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以及整合的干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焦虑危机、哀伤危机、失恋危机和自杀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