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美学将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求得发展?或者更扩大开来说,今天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将出现怎样的一种态势?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将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最基本的态势来看,大致上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超越"美学、消费美学三者的共生与发展。从思想的谱系说,它们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我们当然不可否认"超越"美学及消费美学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因为"超越"美学可能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在审美与艺术方面出现的某些消极的、坏的现象提出某种批判的见解,消费美学也可能在研究消费与美的关系上作出某种贡献,但要现实地、历史地、科学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美学问题(扩大开来说,也是当代世界美学面临的问题,包含消费与美的关系问题),既不堕入到各种非现实、非历史的玄想中去,也不为一时的泡沫、幻象所迷惑,仍然要依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在当代的发展。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要寻求发展,首先要对西方当代的各种美学进行比过去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弄清所有理论的根据与实质,其次还要对市场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美与艺术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思考,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回答。而这两方面的任务的完成都不是轻而易举,可以一蹴而就的。它实质上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上一次新的飞跃,因此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围绕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引起了学界的热议。作为一直关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动态的学术阵地,本期我们特别组织了一组文章来呼应这场论争。在《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访谈》一文中,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者朱立元先生就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过程及这场论争的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特别是实践美学的发展作了前瞻性的展望。其他四篇文章则是几位青年学人对此次论争及其衍生出的理论问题的一种纯学术的思考和表达,其中有对此次论争本身的关注和反思,有对继承前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也有对海德格尔思想的阐发和对实践存在论自身的理论基础的说明。我们希望,这些争鸣有益于促进学界对实践存在论美学本身以及这场论争的认识,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包括实践存在论美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讨论与研究中来,共同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实践存在论”或“实践生存论”的论争,实质上关涉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美学、文学理论研究应该建基于何种马克思哲学基础之上等基本理论问题。在当代语境中,“实践存在论”或“实践生存论”美学致力于在当代哲学思维方式转型的整体背景下打通“实践论转向”与“生存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而董学文在“实践存在论”美学论辩中表述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存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与缺陷,明确这一点,有助于祛除长期以来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遮蔽下的对马克思哲学及其美学的误读曲解,从而在当代语境下重新阐释和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美学观点。在否驳“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辩中,董学文提出所谓的“彻底的一元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或原理,不过是苏联模式的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直接复述或再度重申。从本体论层面看,这种彻底的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或物质统一性的理论表述,其实质是一种传统的物质实体本体论;从认识论层面看,彻底的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理论表述,其实质是一种主客二分的符合认识论;从价值论层面看,彻底的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真理的客观反映或认识的理论表述,其实质是一种客观中立的科学实证论。而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正是在此语境之下,显示出特有的理论意义与语境内涵。  相似文献   

4.
实践美学是终结了还是发展了——兼与马驰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美学论者在"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语境里,有原则地吸纳融合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以适合当代理论生态环境的叙述方式,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卓有成效地对实践的概念范畴和一些重要命题进行拓殖创新,这不会导致实践美学的终结,而是对实践美学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形态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本人关于审美、文学、艺术的论述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而从现实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运动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这种世界观的一部分,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美学又是后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据某种知识框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和重建。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有四种理解与重建路径,即: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以马解马。它们各有侧重但均有局限。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与重建方面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首先,理解与重建的对象应该超越传统视阈,把马克思所论及的美学问题当做一个由问题、准问题构成的"问题系",拓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对象与领域;其次,要达到理解的创造性,即当代视阈与马克思的视界融合,不仅需要以当代问题与马克思本人的美学问题、准问题、问题系进行对接,还需要勘察马克思考察问题的方法论及其现代转换的可能性,以及应用现代学术方法包括美学方法对马克思的美学问题进行新的透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93—2005年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展开的一场争论,是一个转折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当代美学界在西方后现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所产生的,它有力地推动了实践美学主导流派的发展,把实践美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实践美学流派。在争论中,新实践美学从许多方面引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观点、立场、方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开放性和生命力。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中,新实践美学非常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优秀遗产结合起来,争论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新实践美学虽然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建构美学理论,但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的态度不但没有崇拜性而且具有反恩批判精神,认为实践既具有建构功能,也具有转化和解构功能,强调了审美的自由性,阐明了审美活动的现代内涵以行使其批判社会异化的功能。新实践美学在对于马克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的深广开(?)之中,把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思想从实践的角度吸收到美学中,扩大了阐释阈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在美学界独树一帜.其以实践本体论取代和超越认识论美学,有力地推动了实践美学的发展.他既重视社会性又强调感性和人的个性,重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将美看成客观必然性与人的自由性的统一.他认为实践的自由是通过创造来实现的.从审美活动的角度,他将劳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在具体的论述中,他对西方现代美学有批判、有继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尤其能有所肯定,主张中国的实践美学应当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认真的对话和交流.他还结合具体的创造等问题对实践本体论美学加以阐释.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观值得我们珍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实践美学如何向纵深发展——张玉能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实践美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实践美学主要的成就在于初步形成了美学体系的框架,树立了最关键的美学命题,在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第二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巩固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入讨论和研究,实践美学的研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潮流.第三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创新时期即新实践美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方法涌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一股"超越"实践美学的"后实践美学"流派.面对着这股潮流,一些坚定主张实践美学的美学家,一方面应对"后实践美学"的挑战,另一方面调整实践美学的体系,努力完善、深化、修正实践美学的体系,出现了一股实践美学的创新热潮,产生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以实践美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表明:(1)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根本保证;(2)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厚基础,离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传统美学的根基,中国当代美学既不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美学,也不可能发展成为真正当代的美学以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3)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引进和中西美学的融会贯通;(4)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实践美学"非马论"从僵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和狭隘的认识论出发,抹杀实践美学的历史功绩与时代创新,将其盖棺论定为"去马克思主义化"和"去中国化"的美学.这是一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不负责任的论调,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误解和歪曲.这一论调凸显出教条主义和专制主义的痼疾;它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拒绝偏执和专断,尊重多元与差异的辩证法精神.宽容理解、多元对话的辩证思维和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研究所应秉有的,这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在其美学思考中引入了"同情"这一范畴。他所说的"同情",既强调"情感状态的相通与相同",又强调主体对于对象理解与交流的"主动"。这一范畴的引入凸显了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追求,也使宗白华"艺术是创作主体人格的外化"的基本美学观念得到了拓展、提升,同时还为他将自己的人格美学思想与其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探求结合起来做好了理论准备,从而保障了其以救世情怀为价值根基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康德所谓自由,本旨是先天的道德法则,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的法则和行为都是以自己为根据和原因的,故而自由.自由不仅与自然无涉,而且与自然无法沟通.审美的主要功能在于沟通自由与自然两个世界.自由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它给审美活动提供一个不受因果律支配,不受功利束缚的维度,使审美判断成为自由的愉快.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必须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所有制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战创新,正是这些重大的创新使得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和谐论美学的生态智慧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调。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宇宙意识、超越意识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能为现代生态伦理精神的形成、生态化的美学思想平台的建构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正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在此重大转型之际,曾繁仁先生将当代存在论哲学、生态美学等理论加以整合创新,提出了"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这一新型美学理论观念。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为指导思想,实现了对实践美学的新超越,并发现了人之生态本性,体现了一种新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和浓郁的家园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主流美学,与思辨型的西方古典美学、与以语言分析和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现代西方美学、与在这些西方主流叙事影响下孽生的各种“西学为体”的中国美学研究截然不同。就其内在规定性而言,它是一种以汉语言为表述媒介,以诗性智慧为审美认知图式,以中国民族的生命自由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叙事方式。20世纪末意识形态的“午后化”,为探索中国非主流美学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内涵广泛,包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性复杂性决定了运用整体性思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时代解读的必要性。《费尔巴哈论》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如果局限于部分章节、著作文本本身或其某一方面进行片面理解,就会陷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与世界观、方法论之争而忽视对其精髓的把握,也会产生马恩对立、折中主义、片面理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等错误思想。因此,通过分析该经典文献,发掘其在著作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与马恩其他经典著作关联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利于整体性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运用其指导新时代理论实践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周易》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元典,不仅以其文化典籍的形式作用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同时还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成员的意识深处;通过审美范畴的建构与艺术媒介的选择,规范着民族审美思想的特征;并且在思维方法与审美观念两个方面显示出它对民族审美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周易》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讨论和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人们并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视同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播这样一种有严重缺陷的教学观念。要从根本上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现状,今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就必须努力破除这种教学观念,确立起一种与哲学的学科特点、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真正相适应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媒体超常发展的冲击下,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已经模糊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成为今天社会和文化的领域里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我国,目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中,其发展有着不平衡性和局限性。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艺术品和日常生活的鸿沟已经填平,,审美过程更注意主体对作品的接受过程,更依赖主体的自我构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盛行,必然带来传统艺术的边缘化,这也给文艺理论的研究带来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