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学术腐败及其防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术腐败现象,它的产生既有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问题。防范与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不能只进行道德批判,而应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标本兼治,应从依法自主办学、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学术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惩防。  相似文献   

2.
试论当前高校学术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学术腐败事件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现状、产生原因和危害性,提出了标本兼治,从制度入手规范学术道德,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学术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术腐败目前几已成为学术界一种传染性的病毒现象,它使学术进入灰色带,并使学术在不断地丧失严肃、公正和求实的精神。而其滋生、蔓延的原因在于对人才考核缺乏科学的标准和制度以及缺少必要的惩治措施等。对学术腐败治理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和高校须共同联手采取举措铲除其生存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频繁有着深刻的学理根源。在以效率取向学术制度安排和公权力渗透学术研究背景下,部分学术共同体蜕变为“学术特权利益共同体”,以知识/权力共生的双面形态左右学术研究的运行轨迹,垄断学术资源和破坏学术民主;大学独特的“单位制度型学术”,形成“保护一束缚”二重机制,极易滋生体制内学术腐败;权力场域和利益博弈的强势存在,是学术腐败的深层制度诱因。为此,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边界,协调权力和利益、构建高效清廉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克服学术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强化学术腐败的伦理矫治,是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学术腐败现象,试图探寻一种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体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形成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学术德性,从而净化整个学术道德生态,构筑学术腐败"防火墙",对高校学术腐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学术腐败现象,试图探寻一种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体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形成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学术德性,从而净化整个学术道德生态,构筑学术腐败“防火墙”,对高校学术腐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高校学术腐败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术腐败并不仅仅是道德层面和正义层面出现的问题,它还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问题。在治理学术腐败的问题上,道德教育是一种软约束,加强法制不过是强化一种外部约束力量。只有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使高等教育产生一种对学术腐败的有效抗体或防御机制,使学术腐败者难以利用人事管理上的漏洞而通过投机取巧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论编辑在治理学术腐败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的实践活动是信息文化产品加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编辑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会给学术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所以提高编辑素质,使编辑活动规范化、制度化,能对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指学术活动中的各种不良行为,它不仅损害教育公信力,还浪费国家办学资源。治理学术腐败,应从健全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术腐败行为的监督、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改善科研考核和管理机制、加强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腐败及其遏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等学校是近年来学术腐败的重灾区和高发区。学术腐败的表现形式包括官学一体化、“文人相轻”现象的泛滥、学术研究上的不公平竞争、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的功利化和非理性行为、泡沫学术以及假冒伪劣活动等方面,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广泛的和深远的。高校学术腐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方面的缺失和个别人自律不够,为此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给予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1.
学术腐败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问题是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出现的新课题 ,打击学术腐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学术腐败现象的描述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大学校园在取得了一大批健康学术科研成果的同时 ,相伴而来的学术腐败现象也呈现出不断蔓延之势。浮躁、剽窃、假冒和交易之风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圣洁和声誉 ,特别是一些本不该发生的非正当科学行为 ,引起了国内外震惊。文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利益本位、“成本”低廉、道德失律和机制或缺 ,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遏制这一现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论述高校学术腐败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表现在出版、发表论文、课题申报、学位授予、项目评奖等方面的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行贿受贿;其产生的根源是多元的人生价值观、扭曲的学术评价、乏力的监督惩罚;指出必须采取道德、行政、法律、舆论等措施,予以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理工科领域中,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现象严重,高校科研成果中出现"三多三少"(即"假花多、真花少;开花未结果的多、结果的少;结果结小果的多,结大果的少")其原因便是目前行政主导型科技推进机制所存在的严重弊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机制会将财政资金推动的科技创新活动,演变成一场游戏,不仅影响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无益于科技进步,且严重阻碍市场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高校经费得到了急剧增长。与此同时,高校也成为腐败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一些腐败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对高校腐败现状的研究,分析高校腐败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而提出高校腐败预防机制,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可理解为与学术研究相关的机构及其个人利用权力故意实施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的行为.判断学术腐败的两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是:是否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和是否利用权力.基于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终极目的而对"真"无止尽的追求和严格恪守即是学术研究的最高真谛,一切有悖于促进人类社会前进、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真"、有悖于人类良知的工作机构及其人员的制造虚假、违背学术道德的心理和行为即是学术研究的外缘性空间,也是学术研究产生腐败的外缘性空间.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主要存在于对学术研究进行管理的各类政府机构和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各类学术媒体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