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翻译是审美再创造的艺术。译者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再现。译者在再现原作美的同时,也在表现出自己的才识美、情意美、创造美。译者的美融入译作之中,与译作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翻译学与美学的渊源越来越受学术界的重视。翻译中的美学研究,尤其是对译者审美活动的探讨为研究译者在翻译审美过程中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审美评价,也即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然调动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散文翻译应以原作审美情感的迁移为核心,这一过程可表述为情感判断、情感体验、情感迁移的线性序列。情感判断着力于体察原文中审美意象系统构筑的意境和含蕴的情感;情感体验过程中译者以虚静为前提,移情为中枢,了悟为目的;译者最终通过情感迁移在译文中再现原作情感。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散文翻译中的审美情感迁移问题,并提出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散文翻译应以原作审美情感的迁移为核心,这一过程可表述为情感判断、情感体验、情感迁移的线性序列.情感判断着力于体察原文中审美意象系统构筑的意境和含蕴的情感;情感体验过程中译者以虚静为前提,移情为中枢,了悟为目的;译者最终通过情感迁移在译文中再现原作情感.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散文翻译中的审美情感迁移问题,并提出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的基础,研究指出了文本空白促成了文学翻译的再创造,讨论了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提出要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可以产生良好的文学翻译效果,使得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论译者的翻译个性——以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作个性是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受之启发,提出翻译个性的概念,指译者基于自己对翻译活动的独特认识与体验而形成的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这就决定了译者翻译个性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译者与作者的个性差异,译作偏离原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创造性偏离越明显,译文往往越有审美性与艺术性,译者的翻译个性也就越鲜明,如霍译《红楼梦》体例的更新与变异、整合补偿的广泛运用等。翻译个性有利于推进译作与译者本人的经典化进程,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论题。  相似文献   

7.
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原作读者;另一方面担任译本的创造者的角色。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但这种创造性叛逆不能背离原作的精神风貌,损害原作的艺术价值,而应以译作与原作效果对等为前提,使译作神似于原作。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名审美信息的传递是译者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的接受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文学作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名和原作(审美客体)的理解和审美判断,对译文读者审美能力和审美接受的审慎辨别,最终导致了原名审美信息在传递中的复制、损失和替代。  相似文献   

9.
从决定作者、译者和译作读者不同的心理因素着手,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文学翻译过程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译者才能在翻译原文时与作者心有灵犀并毫厘不爽地捕获原作的艺术意境,同时又能通过译文使读者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从决定作者、译者和译作读者不同的心理因素着手,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文学翻译过程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译者才能在翻译原文时与作者心有灵犀并毫厘不爽地捕获原作的艺术意境,同时又能通过译文使读者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在译作应该反映原作的风格,还是反映译者的风格这个问题上,学界主要存有三种倾向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可译的,译作应尽量反映原作风格;一种意见则坚持风格是不可译的,译作只会带有译者风格;还有一种意见却认为风格是复杂的,翻译时应顺其自然.文章认为,一方面,原作风格是可译的,另一方面,译作会在所难免地烙上译者一定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印记,体现了风格的独异性和一贯性.译者应善于淡化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个性与原作的个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努力使译文最后统一到作者风格上来.  相似文献   

12.
具有审美价值的翻译才是有用的、有意义的翻译.译者要以译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译文为目标,做有价值的翻译研究.对于英译散文而言,如何提升其审美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张培基先生英译散文为例,分别从译文的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四个层面,探讨有哪些翻译策略可以传达出原文审美韵味,提升译文的审美价值.从而为以后的翻译散文或者其他文体翻译提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是语言再现的艺术,需用另一种语言(译语)去再现原作的美。本文选取了《骆驼祥子》的两个英文译本(即1981年中国人施晓箐翻译的CamelXiangzi和1945年美国人伊文·金翻译的RickshawBoy)并对其从显性美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如:语音,词汇及句法层面,以此来凸显译者的审美灵敏度及译作的审美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译作中如何体现原作的文学性是文学典籍翻译的核心问题,而"前景化"是实现文学性的重要手段.通过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劳山道士》的5个英译本,对比原作和不同译作的前景化特征并统计数据.研究发现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运用较好,而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使用相对欠缺;可以从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探究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和译者动机;最终提出了忠实原文前景化特征,增加译文可读性,以及中外合作翻译等翻译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文学翻译首先是一种审美过程,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作即审美客体的理解以及对译文读者审美心理的判识,共同奠定了译文的审美价值。以《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文译本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比较两个译本翻译风格与文本形式的差异,揭示文学翻译中比较美学与翻译实践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一直得不到承认。本文从译者作为读者和媒介者两方面阐述在翻译过程中,译作不是对原作进行"模仿",译者也不仅仅进行语言的转换,而且是原作和译作的媒介,是不同文化的传递者。  相似文献   

17.
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作的作者。为了能让译文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原文的意义,译者会采取一些变通补偿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文章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对《红楼梦》回目的翻译为对象,从阐释学的角度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8.
从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的过程加以剖析,说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离不开译者的审美意识,文学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对原作审美理解和审美表达的过程。本文以诗歌为例,探讨了再现原作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的某些美学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作的作者。为了能让译文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原文的意义,译者会采取一些变通补偿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对《红楼梦》回目的翻译为对象,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20.
传统翻译理论重视对原作的忠实,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因素、时代要求的原因,译作难免对原作产生"偏离"、"背叛",因此,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在文学翻译中也屡见不鲜,经常可见译者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创造表明了译者以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成这一主观愿望而形成的一种译作。本文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和读者期待层面简要探讨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原文、原语及目的语和文化语境等制约因素的限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充分发挥主体性因素的同时把握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以便在最大范围内达到翻译目的并取得良好的文学、文化及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