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增强,美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了解和认识,两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和经验也不断被其他国家所学习和借鉴,尤其是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更是成为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重点。对美国与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两国运用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性”融合原则在职业学校师资职前培养、准入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职后培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果发现,两国职业学校在教师职前职后侧重阶段、准入机制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法律体系保障、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准入机制、“三性”融合原则的运用、师资队伍专业化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共性。据此,从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职后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尝试以“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的新视角,审视新时期职后教师培训反哺职前师范生培养的问题,是这一探索中十分有意义的一部分。职后教师培训具有职前师范生学历教育相同的特质渊源,而突破师范生培养瓶颈呼唤职后教师培训的有益反哺,职后教师培训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职后教师培训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搭建桥梁,职后教师培训资源丰富师范生教育内容,开展教师培训还有利于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前培训是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职前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在世界各国中站一流地位,文章通过中德两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培训课程、考核标准,对两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作一比较,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后教育是提高教师集体素质的途径,而教师职后教育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初等、高等教育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关键。因此,确立科学的教师职后教育质量观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我国教师职后教育的两大实然质量问题和应然三重质量观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教学实践重构的教师职后教育质量观,并从多维度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教育改革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赤峰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由定向型向开放型转变,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趋于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为中小学教师的终身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教师的教育主体,但其内部体系必须进行变革与调整;各类非师范高等学校是培养教师的重要阵地,它是使教师培养由封闭独立型走向开放型的健康轨道;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必须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本文就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体制的变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边缘化问题突出、制度性束缚、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不完善、培养模式不科学等。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职教师资培养面临的困境,我们应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积极推进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上的大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提高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时代的要求。培养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应从健全制度、强化日常教学基本功训练、加强在职培训、及加强师德培训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建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探讨加拿大"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阐述了职教能力的概念,分析了我国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现状及成因,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势,借鉴加拿大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正在由传统的终结性教育向终身教育方向发展.职业教育不限于传统的职业学校教育,而应包括各种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探索继续教育与中职教育有效贯通的教育模式,对于构筑人才培养立交桥、解决中职生再教育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国高职教育“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发展历史悠久,"三段融合"、"三方参与"已经成为英国当前极富特色、高效的高职师资培养模式。通过对英国高职教师素质要求和"三段融合"、"三方参与"高职师资培养模式及其启示进行探讨,学习和借鉴英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对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师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进修、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技术与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两岸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经费投入、培训资源、形式与内容、评价与回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岸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共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借鉴台湾技职教育教师培训的有益做法。  相似文献   

14.
师资培训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当前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自身培训经验,建立了适合中等职业教师资培训的质量指标体系。通过有效的可?实施性方法推进培训工作,提出了职教师资培训的质量提升的具体实施途径和解决方法,从而提升了职教师资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专业发展的局限,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生源质量不佳等。为提高教育质量,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应着力于找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建构科学、合理的"全实践"课程体系,多渠道、多角度地提高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埃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为基础,分析珠三角4所代表性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从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制度、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讲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维度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了理念的校本培训与凝练、管理制度规范化改革、人文师资校内培训与校外聘请专家学者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数量"与"质量"并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输入地区在职教育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教育目前主要在农民工输出地区进行,以职前的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事实上,以输出地区职前培训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已经滞后于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和社会发展要求,并且有失公平.农民工教育应由以输出地区为主转为以输入地区为主,由以职前培训为主转为以在职培训和文化教育为主,实现农民工教育重心后移.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在输入地区开展农民工在职培训与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运作永恒的主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学历合格率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当;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创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加强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评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和社会脱节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走多元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好引进和本土化的关系,要体现"技术教育"特点,同时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科技进步导致职业更新加快,对职业教育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失衡现象与制衡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力求为职教师资培训实践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