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英语言各具特色,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中英文中表达颜色的词汇繁多.红色是所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中"红"在指称意义层次.内涵意义层次与联想意义层次对等三个层面上研究英汉互译.充分说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汉互译是应追求文化内涵的对应,而非仅仅字面意义的对等,这一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某些植物词语在汉英语言文化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喻义、象征意义,这是由于使用汉英语言的民族所在客观环境的相似性和人类文明的共性造成的。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审美心理、民族文学传统、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同一植物喻体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虽然字面意义相同,但产生的文化意义却具有差异性,也就是文化喻义相异。而有些植物喻体在一种语言中会产生丰富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却缺乏任何联想,这就是零文化喻义。此外,汉英植物喻体也有民族的文化喻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也是一面镜子,投射出多方面的文化层次,如哲学、宗教、思维方式、社会政治、历史、民俗等.本文以数字"一"为研究对象,从哲学层面进行研究切入,运用对比研究手段,对汉英语言的"一"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哲学内涵,以促进了解汉英数字文化中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4.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 ,文化能力直接影响交际过程中语言能力的运用。本文通过讨论英语学习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因文化不同反映在语言习惯上的种种差异 ,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活动,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可译性的基础,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则是翻译的主要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要克服的实际上就是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在此通过剖析社会文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分析了汉英句法特点及长句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一步阐述要做好长句翻译必须注重汉英两种语言的跨文化对比,合理地组织语言,以达到更好的译文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英“死亡”委婉表达的异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委婉语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共存的现象。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从宗教文化、民族情感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对中英“死亡”委婉表达方式异同的探讨分析,揭示了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对比探讨汉英两种语言数量隐喻构建机制.研究发现,汉英数量隐喻主要由基本隐喻构成.基本隐喻一方面基于体验共现,另一方面也是认知主体感知相通的结果.汉英民族相同的身体结构及相关体验的相似性导致汉英数量隐喻之间存在汇通,而两者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又决定其势必存有歧异.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心理差异看汉英寒暄交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暄交谈指并非真正用来交换信息或意见,而只是为了创造气氛或保持社交接触的交流语。它传递的信息极微,却分布广泛,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汉英寒暄交谈深层次上受制于东西方两种文化心理。从文化心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方面探讨汉英寒暄交谈的差异,以窥文化对语言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从词语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体现文化的一种主要途径,而语言所包含的意义主要通过语言中的词语来传递,因此,从汉英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别可以看出汉英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language)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内有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10.
论汉英语用原则的侧重及文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勇 《天府新论》2004,(Z2):265-267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语言使用因语用原则的侧重点而凸现的差异性是相当明显的.英语对话更侧重于合作原则,而汉语对话更侧重于礼貌原则.汉语文化是一种伦理规范为基本价值标准的文化体系,伦理意识构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温良恭俭让是一直信奉的个人行为规范.英语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一直重视的物质利益的追求和获取,相应地产生了较为鲜明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其文化的过程。通过汉英文化比较 ,可能看出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因素的教授 ,要注重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共同培养 .  相似文献   

12.
包立梅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69-170,174
通过汉英词语文化内涵的比较 ,阐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赋予词语的伴随意义、联想意义、感情色彩所引起的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及礼貌语运用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这种比较对具有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掌握运用该种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着重讨论科技英语翻译中"貌"与"神"的关系.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特征,所以它们的语法(句法)结构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尤其是科技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用合乎逻辑的汉语来消除这种语言上的巨大差异.当翻译过程中出现两种语言的"貌"离现象时,我们应当采取"貌离神合"的翻译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拘泥于原文的语法(句法)关系,生硬地翻译有碍于原文意思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曹润宇 《学术探索》2012,(4):152-154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具有浓厚封闭性的农业经济,而西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兼具开放性和外向性的商品经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两个不同的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观察和研究中西文化思维形态上的差异及其对汉英语言的影响,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语言的特点,还可以提高运用和处理两国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鸽 《中州学刊》2007,(5):247-248
汉英旅游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化翻译,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特别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旅游文体中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汉英旅游翻译的难度。变译理论的提出,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全译的翻译理念。变译理论中编译的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为汉英旅游翻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汉英两种语言在交际中遵循不同的语用规则而时常出现语用失误,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必须牢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乔令先 《学术界》2015,(2):142-148,327
汉英合作翻译是推介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汉英合作翻译模式及其译介效果的考察,讨论了汉英合作翻译模式中几种主要合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想,阐述了"文化本位意识"在汉英合作翻译中的意义,藉此提出以推介汉语言文化、促进汉英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繁荣世界文化为目的的汉英合作翻译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人类交际有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肢体语言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进行有效的交际,要想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就必须了解其他文化的肢体语言,了解人在空间支配、目光注视、手势与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类姓氏的起源和沿用,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姓氏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汉英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各不相同,但又有相同之处.多方面的探讨、比较汉英姓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异同,揭示姓氏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促进中西文化的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