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一)因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扬名学术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了某种反后现代的立场;又赞同并采用后现代观点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化为一种形象的、类像的、片断化的、拼凑式的、精神分裂式的文化,体现出了某种亲后现代的立场。在这种“亲”和“反”的辩证统一中,詹姆逊艰难而努力地调和着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有些后现代立场并不相容于甚或有损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彼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说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艰难的调和,是游弋于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弗雷得里克·詹姆逊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在詹姆逊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理论里,有一种思想一直贯穿始终,但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这就是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中的乌托邦思想.尽管詹姆逊的乌托邦理论有种种不足,但其犀利的批判精神和关注现实的情怀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媒介问题在詹姆逊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中一直居于要位,也是其把握时代症候的重要依托.詹姆逊提出当代媒介编排在流量经济的操控下具有总体流的特征,媒介所生产的文本多为无深度的符码嬉戏,而媒介传播的形象化则导致现实世界的退场.借鉴詹姆逊的后现代媒介观,可以更为清晰地观察商业逻辑宰制下当代媒介的生产机制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詹姆逊后现代媒介思想进行开掘,不仅能为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多维度接受与阐释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也能为当代媒介研究引入新的马克思主义话语资源,从而极大地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适用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詹姆逊通过阐发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后现代意蕴而创立了一种马克思主义文化,他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联系起来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通过剖析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现实意义来论证马克思义主义的正当性,通过分析后学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一切理论视域中都具有不可超越的意义。实质上,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性中生发出来的一种理论,由于它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简单地塞进自己的体系中,所以它虽然在理论框架和文化因子方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也只能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吸收了西方阐释学的思想资源,与当代西方各种学术思潮展开积极的对话,重视历史、意识形态、形式和辩证思维,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詹姆逊的阐释学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学.他的探索既丰富和发展了西方阐释学和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也对重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和中国阐释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为基石,将总体性、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为人们理解美国当下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进路.但无可否认的是,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存在着简约论和本质主义的思维局限.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多少有些“水土不服”,这充分说明理论的传播与吸纳必须经历“在地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詹姆逊等西方后现代电影理论家思想新颖独特,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中国近期电影理论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误读与嬗变。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理论话语对历史之文本性的过分强调造成了对历史概念的误解,这在文学批评领域表现为对文本—语境二项对立的质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合法性遭遇危机。以詹姆逊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应,重新确定和巩固与文本相对应的历史和语境概念的内涵及其有效性,这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诗学是在文学政治革命性沦丧的后现代语境中对一种“全新政治艺术”的期待。其诗学在总体上呈现出调和性 ,具有深刻的问题意识、鲜明的民族立场、广阔的理论视野。这对我们建构自己今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诗学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詹姆逊的后马克思主义身份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詹姆逊的学术路向来看,他既属于后现代理论家之列,也属于后马克思主义者之列;但他与其他后现代理论家和后马克思主义者相比有重大差别,主要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他在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是积极拥护的,而不是像其他右翼后马克思主义者那样采取拒斥和反对的态度,因此他属于左翼后马克思主义者之列。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从后现代文化理论出发,提出了“第三世界文学”的概念,指出第三世界文学具有“民族寓言”的性质.文章分析了该观点提出的历史语境,对“民族寓言”的本质观念提出质疑,评析了詹姆逊对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重新阐释,认为詹姆逊“第三世界文学”的建构努力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理论的鸟托邦.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在詹姆逊的著作中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关键词,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因为后现代主义是他介入当今现实的一个切入点,是表征着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真正要指认的是支撑后现代主义背后的晚期(全球)资本主义。事实上,他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是对当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之一,詹姆逊的文化理论中始终保持着深切的人道关怀,通过密切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动向,追踪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领域的新变化,他揭示了后现代多元化的表象下所掩盖的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殖民主义的事实,告诫第三世界国家要警惕西方现代化霸权和现代性话语的蒙蔽,要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中至少保持文化上的独立和清醒。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詹姆逊是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后现代理论建构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并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这不仅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同样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认知测绘"是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关系到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空间、总体性与激进政治运动等重要理论范畴."认知测绘"概念在鲜明地表达了詹姆逊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的同时,也体现了詹姆逊对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政治运动策略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源于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超越,它在批判和解构现代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种种弊端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后现代思维、方法与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与借鉴作用。后现代视域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当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建设性批判原则、历史进步的乐观主义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内、外两个层面探讨了詹姆逊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源起,分析了詹姆逊介入"后现代"讨论时的理论现状,指出詹姆逊的独特之处他从历时和共时两根轴线对后现代主义文化进行了合理的定位,说明了文化中连接个人幻想和社会组织的"政治无意识";他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认知测绘"的模式揭示了个体的、互不相关、毫无意义的文本中所隐含的历史意义,用寓言的方式表现出文化和生产方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经历了革命性的剧变。在西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之际,其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此时,人们开始频繁使用“后现代”一词概括和评价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后现代有关的思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让-弗.利奥塔是西方后现代理论发轫之初最重要的理论奠基人之一,他重新思考西方的思想传统,对其进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用“后现代”命名。他的后现代思想论述了后现代状况的多个方面,其观点在后现代思想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既是外在的社会学、后现代哲学和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心理学内部对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反应,是心理学为摆脱危机而寻找的一条出路。本文在对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论述的基础上,从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现代叙事的批判、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与理论体系的重构两方面介绍了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的读解 ,认为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所做的综合创新颇为成功。詹姆逊创造性地批判吸收了西方多种社会思潮的精义 ,基本上完成了对具有总体化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阐释学的建构。《政治无意识》不仅摆脱了以往“左”派文学理论“庸俗化”的倾向 ,而且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新的活力 ,使之具有了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