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远古神话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对于远古神话的理解有利于探究民族文化间精神的渊源及发展轨迹;而对于当今民族文化精神的把握又有益于我们理解古代神话.古代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与自然、神与人、神与神"的关系上既表现出神话的某些共有特性,又表现出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又孕育、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京族神谱,记录京族民间信仰的核心部分。神谱,是民族神话学和民间信仰学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进行民族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中国神谱,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即从中国各族神话和中国各族民间信仰习俗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神话是由中华民族大家庭里56个民族及其先民的神话,各自发展并相互交流、影响、融合、发展而来的。其中既有狭义神话中的神,即人们在原始社会,通过原始思维不自觉地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人格化的神,又有广义神话中的神,即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发展起未的仙话传说中的神仙、民间宗教和人为宗教中的神、本民族民间神、受外民族神话影响而又本民族化了的神、民间信仰中将一些有功于本民族本地区民众的  相似文献   

3.
中、希神话利益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利益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不同趋向的利益观。同时,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各自以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利益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作为各自民族的文学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中西方文化研究、历史探索和人文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认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是拥有高超神力的神族,其特点显著,性格张扬,追求个性自由;中国神话人物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则以个性的完美和"尚德"为标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两个独特且富有魅力的梦幻世界,编织着两种不同却相通的美丽梦幻,表现了丰富永恒、内涵意义略显差异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俄狄浦斯处在希腊神话的英雄时代,身份是半人半神.他不仅讲我们熟悉的人类语言,也讲着我们不熟悉的神的语言.以往的研究忽视了俄狄浦斯的神语,从而造成对剧作解读的偏差.俄狄浦斯的神语,是剧作本身超自然和仪式因素中最难理解的方面,对它的理解必须回到神话与宗教本身.纵览本剧的批评史,这样的解读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希腊神话从产生到定型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和演化趋势。笔者认为群体本位是中国神话的思想基础,诸神的"神圣化"是其发展方向;个体本位、人本主义则是希腊神话的精髓,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诸神的"人化"方面。地理环境、文化氛围、民族精神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劳动创造神话,劳动造就神和英雄。本文从劳动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劳动观。他们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都给予了劳动和劳动英雄高度的赞扬,人类在神和英雄的激励下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根据德国神话学家埃希利·诺伊曼对夜空母神原型分析理论,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创世神话故事进行解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议题展开论述:一,分析夜空母神与各族创世神话中母神的一致性;二,分析夜空母神的精神象征一月亮的实质含义;三、分析星辰母神的本质意义.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对西南少民族地区流传的创世神话中的母神形象给出新的诠释:创世母神是各族信仰中的生殖之神和保护之神.  相似文献   

9.
劳动创造神话,劳动造就神和英雄。本文从劳动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劳动观。他们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都给予了劳动和劳动英雄高度的赞扬,人类在神和英雄的激励下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茅盾(1896—1981)小说中的神话创作境界—意指由神话意识、或是由诠释这个世界及其演进的潜意识结构所催生的创作,是他在1924到1929年之间,对世界神话广泛而深入研读的结果。这些神话包括中国本士神话、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以及源自自然和创世的神话。神话创作在当代文学以及各时代文学创作中都很普遍,而且我们可以在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中,清楚的观察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1.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民族神话,一种叙述和思维方式,与世界主要族裔的日耳曼神话、埃及神话和印度神话,在民族文化特征,叙事视角与主题的展现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比较神话学的视野下研究希腊神话,立足广阔的文化世界,将能够看到世界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共同因素,并由此认识人类原始记忆中的共通点和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希腊神话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论题。国内早期的研究者主要从希腊神话中的人性意识、中希神话的比较以及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和文学的影响等视角对希腊神话的内涵进行解读。到了21世纪,受西方新兴思潮的影响,母题学、女性主义理论等介入到了希腊神话的研究中,为希腊神话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外,希腊神话的研究主要包括母题学、神话学、哲学、考古学以及族系学等。对国内外希腊神话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有利于我们把握希腊神话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也能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神话作为一个民族的童年,对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希神话英雄对这两个民族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的形成有重大意义:中国上古中的神话英雄,给人们带来一种温和宽厚的安全感和纯朴的信赖感,同时对这个民族温柔敦厚的性格有重要影响;希腊英雄带来的影响则是该民族崇尚个体,引导人们寻找自在自为的意义,在与命运的斗争中寻找永恒。神话英雄的影响同时也给这两个民族留下了某些价值缺失:中国神话的伟大英雄在带给这个民族希冀与寄托的同时,也使这个族群相对忽视个体性的磨砺与塑造;西方的神话英雄则使西方价值观念里有根深蒂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神话对民族之潜在影响使之对于当下社会仍有启发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志资料表明,侗族称"万物之母"萨玛神为"玛"(Means/mah323)①,古希腊神话亦称"大地女神"该亚为"玛"(Ma/ma31)两者读音相近,意义相通约,都指祖母.不过,作为古希腊文明源头的"大神母"神话,譬如"玛"神化身的"大地之母"神话,因古希腊文明断隔的原因,其意义蕴含亦随之消歇;而偏居我国西南一隅自称"干"(Gaeml/k m55)的族群社会的神话记忆基础,尤其是有关"大神母"萨玛神的"无意识"记忆基础,却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这个民族的认知行为及其所指认的意义世界,譬如影响着这个民族对人类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与男女地位的差别的思考,对女性话语与"女性书写"(Ecriture feminine)②的持守与选择.基于此,以文化自觉的责任意识,重新审视具有阐释性功能与反映人类社会历史信息的"大神母"萨玛神隐含的"意义体系"③,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④.  相似文献   

15.
从生死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生死观。它们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间接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对死亡的各种解读,以此领会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神话,是人类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童年时代的艺术结晶。神话中的英雄和神一样是初民丰富想象力的产物。中国神话中的英雄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一样,都取得了许多非凡的业绩,然而在面临人所固有的种种欲望时,不同神话中的英雄们却有不同的选择,因而也有不同的结局。人有种种欲望,这是人的天性。人的欲望在文明的历史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毫无疑问,人的欲望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人的欲望的膨胀必然与文明发生冲突,因此文明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对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基本精神,揭示了神话中表现出的不同民族文化精神以及神话所折射出的不同民族性格,指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条件导致希腊和中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希腊神话题材比较沈芸中国和希腊的初民似乎对高山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迷信,中国的昆仑山是以黄帝为主神的群神之下都,而奥林匹斯山则是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首的神国的大本营。宙斯和黄帝分别为两个神之主宰,这仿佛是两个虽无往来,然而又十分相象的神话家族,双方的...  相似文献   

19.
"太一神"属于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本原性神话。本原性神话描述占有最高地位的神灵,在神话谱系中属于至上存在。其是先民以形象的方式解释宇宙万物的产物,为人类前理性时代最后一个阶段的认识,可见形而上思想的萌芽。先秦的思想概念,诸多从神话和巫文化中发展而来,带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此与西方哲学的范式要求有异。从"太一神"到"太一"思想、再到"道"概念的演变,典型地说明了这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及其实质,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促进文化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