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应遵循团体动力学原理,符合活动课中幼儿心理成长的机制,体现活动、体验、分享、感悟、练习的设计理念,做好活动主题、目标、内容和过程的设计,同时注重活动的游戏性、趣味性、生活性,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2.
“分享·体验·内化”教学模式,是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效性所做的探索。该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情境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和特性及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特征为现实依据,通过创设情境、分享交流、体验感悟达到知识重构,通过实践应用达到知识能力内化的一种多向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操作程序、实施对策以及实践成效的分析和讨论,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心理活动课是以活动为载体 ,促使大学生在心理实践与体验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活动课以其生动性、感性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而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佳途径之一。本文着重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特点及应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作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实效和动态反馈,分别"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知识。结果显示,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曾国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2):116-117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关键在于家长和教师的通力合作,实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 途径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幼儿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总结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引起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之一,在其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自助式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关注活动和体验的自然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和引申问题的解决方式;引入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完善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使学生养成自助习惯,学会主动关注自己心理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课程地位边缘化、内容设置混乱化和责任主体模糊化。针对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应抓住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配套资源的系统开发和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等关键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对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教研活动是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在国家政策战略引导、幼儿园教育实践需求、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通过调查法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存在教研知识有待充实、教研过程有待规范、教研成果有待分享、园本教研制度有待落实的现实困境。提出夯实教研知识、规范教研过程、构建教研分享体系、完善教研制度等推进策略,以期实现农村幼儿园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凸显农村幼儿园教研活动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目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主要形式,但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辅导目标宽泛化、辅导内容片面化、辅导过程机械化、辅导活动形式化等现象。为了切实提高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文中总结出一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应具备"七性":辅导主题的针对性、辅导目标的适切性、辅导内容的生活性、辅导方法的体验性、辅导过程的开放性、辅导形式的多样性、辅导对象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在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迎来了生计转型的契机,但生计资本限制、心理阻碍、产业发展瓶颈制约等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搬迁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力,影响着生计转型的进程。要克服这些阻力,政府应重塑关键生计资本,提升搬迁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能力;加大心理资源供给,激发搬迁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实现旅游生计方式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自主作为教师的基本心理需要,是教师在职业活动和专业发展过程中,基于内在兴趣和价值观,独立作出判断和选择,并能执行自己的决定且为之负责的心理倾向.自主作为专业特质,是教师职业群体在从事教育事业时,将不受来自行政部门和督导制度的直接监督,将不屈从于来自领导、同事和家长的压力和影响,能够做出相对独立的操作和决定的行为倾向,并通过教师个体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得以体现.从个体需要和特质观视角来理解教师自主,将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发展水平提供新思路和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促进全民健康,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特别是指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一团体心理辅导课“体验快乐,分担不快乐”活动过程为研究素材,通过对辅导目的、内容和动态过程的分析,提出评价团体心理辅导课必须考虑的4个重要视角:第一,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心理素养;第二,辅导活动的情境应该体现人——人互动、人——物互动的特征;第三,应该让学生成为感悟学习者,使学生更多地获得亲在性的体验;第四,活动中重视教师和学生给出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公共体育设施共享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缓解我国体育设施建设相对匮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必然路径。公共体育设施共享包括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主体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的行为,以及公众协同、有序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行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现实矛盾以及公民体育权利保障的合理诉求共同构成了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需求动力,使用时间的交错性及空间配置的互补性则构成了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供给动力。通过梳理我国现行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相关法律,发现在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机制方面仍存有缺失。从法律保障机制层面看,主要表现为公共体育设施共享法律保障力的匮乏;从法律规范层面看,主要表现为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直接规范依据不足和配套性规范的约束效力不足。在共享价值指引下,应从构建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法律保障机制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法律规范体系两方面着手引导规范实现:在建构法律保障机制时,应以信息传导、责任分担和绩效考核三大机制为切入点展开建构,进而逐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共享水平;在完善法律体系时,应通过“立、改、废、释”的法律手段实现配套法律规范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的单行法规范,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共享相关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探析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辟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合同风险分担条款是影响承包人公平感知的重要参照点,合理的风险分担条款能够提升承包人公平感知。在契约参照点理论范式指导下,将风险分担机制划分为风险责任、风险补偿两个维度,采用情境实验的方法,揭示多元参照点体系下,合同风险分担具体条款对承包人公平感知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风险分担条款的合理性与承包人公平感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责任条款与承包人公平感知的关系不受社会参照点的影响,但是当行业平均利润水平较高时,风险补偿条款会进一步强化承包人公平感知;风险责任、风险补偿条款与承包人公平感知的关系受承包人当前财务状况参照点的调节作用,其中处于亏损状态的承包人对条款的合理性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中国家庭的心理需求,对1 139个家庭的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家庭的心理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差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别是存续、安康、和睦、荣耀和兴旺。此外,主导需求层次处于低端的家庭,低级需求的满足对家庭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主导需求层次位于高端的家庭,高级需求的满足对家庭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需求层次理论对建设中国幸福家庭具有独特的意义。基于这一理论,中国的幸福型家庭建设应围绕多个方面展开:在各级政府的评价体系中引入民众幸福;倡导基于责任的婚恋关系;大中小学尝试开展幸福课程计划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被重视。拓展训练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让个体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信任,体会合作。通过信任、合作、分享和任务的达成,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个性品质。对拓展训练发展历史和心理过程的分析发现,拓展训练的实质是提高信任与合作水平,促进人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