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能调节、控制人的行为活动,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是心理的表层,因此称它为“表层心理”。而“深层心理”是隐藏在心理深处的一部分心理活动。深层心理是在伦理、道德、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不能或不敢公开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它在表层心理的控制下埋藏在人的心底深处。表层心理与深层心理是辩证统一的,表层心理控制着深层心理,但当人失去理智或理智减弱的短暂时刻,深层心理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下进行的。实习是工科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教师应该从对学生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入手,调节、控制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实习发挥最佳功能。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与实习教学有关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使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质的注意,方能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呢?  相似文献   

4.
浅谈意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这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心理活动不能直接观察到,主要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人的个性特征,离开行为就无法了解。因此,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不能无视行为。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在行为上的表现,都是要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的,心理学不能忽视意识的研究,是不言而喻的。怎样完整地理解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认识无意识过程、前意识过程和下意识过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谈谈我对意识问题的粗浅认识,舛误之处,请同志们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5.
所谓“注意”,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就是入以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这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们只感知、思考或识记某一些事物,而不感知、思考或识记另一些事物,只从事某一些活动,而不从事另一些活动。集中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深入到所指向的对象中去,并且撇开了其他对象,这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些事物,并对  相似文献   

6.
意识问题是在心理学界经常讨论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复杂问题。当前,关于意识的意义和特性,以及它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识是心理活动,但是它不等于一般动物和人的心理活动。它是高于一般心理活动的、综合的认识活动;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也会产生上述过程的心理变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要对商品的品质和属性有准确的了解和认识,这需要经历』动理活动的初级阶段,即认识过程;在对商品有了认识之后,就会产生相应…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征。所谓动力即是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而稳定的特性。气质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显明的个人色彩。 最早提出气质学说的是“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C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他根据人体内的不同体液所占优势的不同,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后起的心理学家又相继提出了体型学论  相似文献   

9.
人的活动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自觉的活动叫有意识的活动。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数学中的解题过程也是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在解题过程中意识起着调节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意识使人在头脑中进行活动,并在头脑中产生概念、思想、计划来指导自己的解题行动,使解题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使解题过程有效地完成。本人在多年(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发现在许多解题之前的思维中,是人的意识起着决定作用,由此找出解题方法。1判断意识和预测意识在解题过程中,反映出的判断、预测意识是人主观能动作…  相似文献   

10.
<正>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也一定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状态。为适应现代运动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掌握心理训练的机制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使运动员在竞赛中能自我控制、调节心理活动的强度、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活动的能量,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其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 零售商业企业在组织商品的购销经营和服务工作中必须重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象。人们的心理活动是社会的产物,它表现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人们在购买商品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和规律表现出来的,它形成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现象。研究消费者心理就是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各种内外在因  相似文献   

12.
人事管理是对组织中人与事两方面的管理和协调.人事管理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组织结构;二是组织人;三是事务.组织结构是人事管理活动开展的外在依据,组织人则是人事管理的内在动力.对人的管理始终是人事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而人的一切外在的行为均离不开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因此,要搞好组织中人的管理,必须加强人的“心理管理”.人事管理中的“心理管理”,是在分析掌握人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用科  相似文献   

13.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受气质的影响,不同气质的人,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在学生管理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了解气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对学生予以正确的诱导或因材施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无论是在日本文坛,还是在世界文坛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心》是夏目漱石的小说中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至今仍跻身于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部作品之列。虽然《心》的文笔不华丽,但却有着独特之处,多角度多方位深刻地刻画了人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表面活动与其心理活动作对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错觉。  相似文献   

15.
室内环境设计是为人设计室内生存活动的环境。在室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活动,通过理论探讨和对环境设计的分析,着重强调了室内设计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文艺的鉴赏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它与心理活动之间究竟构成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本文特就此作些思考,以就教于同人。一、文艺的创造与鉴赏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心理活动当人们提起“文艺鉴赏”这个名词的时候,似乎总带上一点高雅而又肃然的意味。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文艺的创造与鉴赏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心理  相似文献   

17.
美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多种心理因素的整合 ,是一种复杂的、多元化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论述了对审美感知、情感、想象、感受与感动等美感意识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搀合了人的种种心理活动,要形成英语教学的最佳形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认真研究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活动。本文认为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了心理学原理,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IN结合的学习理论,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就是说,学习过程必须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统一于全部心理活动中。前者是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后者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智力因素参加,也要有非智力因素参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学习的成功一智力十非智力因素。这就是IN结合的学习理论的核心涵义。如果用符号表示,则这个公式可表述为A(成功)=1(…  相似文献   

20.
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是个体在清醒状态下同时存在的两种心理活动。有意识是指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自觉认识和内心体验的统一。无意识则是指主体对客体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不自觉认识和内心体验的统一。有意识活动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心理活动;而无意识活动则是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是一种非理智的、不在进行集中的思维,无特定思维目标的心理活动,是对某种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认识,如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人的情绪色彩,如心情愉快、心旷神怡、抑郁不欢、蒌糜不振等即属无意识活动。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有意识活动是大脑皮层上形成的一个优势兴奋(?)的反射过程,无意识活动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