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通过提高企业学习力、发展力、管理力、文化力和稳定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河南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第二产业带动和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的局面尚未改变,这影响着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政绩考评机制等,积极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要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关键在于树立信心、沉着应对,尤其要做好国内的事情。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才是战胜危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重新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又是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以转型促发展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和经验,深化发展时序、发展难点和政策措施的研究,对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按照这一一发展理念,将科技、人才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所在,把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作为“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依托,借助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大科技进步、人才工作力度,并切实转化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我国2007年经济发展仍将具有一个相对宽松和不断向好的国际环境,高油价和高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新减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明显增加。为此,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有快有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民族地区,难点也在民族地区.这是由我国民族地区的战略区住、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本文从民族地区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基于这些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也为宏观调控法的发展提供契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应对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规划法、产业调节法、财政税收法、金融法给予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就业压力和环境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新的发展战略,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和长期的发展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然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是最终战胜危机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危机时代,我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同时,将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有效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平息,2009年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世界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目前的认识还很模糊,面临当前国际及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迫时期,辽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围绕结构调整的主线,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对科技创新与辽宁经济结构现状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构建辽宁经济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辽宁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宁波市中心城区——江东区为例,在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及其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社会的实际,指出全面发展服务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并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行动落实到全面建设服务强区的全过程,加快转变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对开放度较大的中国影响自然不小,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机会,如善于应对,并非没有变害为利的可能。总的说来,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有助于中国克服自身问题,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中国改善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危机也为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话语权提供了机遇;危机还有助于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吸引国外高级人才;也为中国有效使用巨额外汇储备、储备战略资源提供了重要机遇;危机的爆发更为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透析其危害提供了机遇,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善于把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让沿海地区经济模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重庆经济却逆流而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崭新引擎。重庆经济以其特有的发展模式抗击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重庆模式”深受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在分析重庆模式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将重庆模式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重庆模式是一种政府主导的、以发展内需为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强调创新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和不断提高的政府质量是保证重庆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要认请我国的发展优势和巨大潜力,紧紧抓住"扩内需、保增长"这一政策机遇,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根本途径,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动因及如何引发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过于宽松的房贷政策种下了危机的种子,资产化将房地产市场风险传递到整个金融系统,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最终导致这场危机爆发。而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的严重滞后、金融市场投机者的贪婪与社会责任的缺失、消费过度但储蓄不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这场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是这场危机迅速传染扩散的体制基础。为应对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应高度重视并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注重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呼吁并积极推进建立世界性机构协调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放慢步伐,而中国经济在危机的影响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金融危机对中阿经贸合作的影响主要有:金融危机加强了中阿经贸往来;加深了中阿之间的相互认知程度;推动了对经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为中阿贸易合作创造了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应充分利用机遇,加快合作步伐;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从互补型向战略型转变;推动合作机制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学还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本轮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得出,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开放体系,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但无论怎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其本身有缺陷需要引入政府调节这一基本信念没有根本改变。危机只能宣告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但却不改变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危机对目前我国的过度依赖投资和贸易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