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我在南方某省会城市有一位热爱文学的熟人,他多年在一个有实权也有财力的单位担任"二把手"。此人一向有自己的为人为官之道,不论社会风气如何,身边人的品行怎样,他总是按照规矩做人行事,不随波逐流,既不羡慕别人的富贵,也不妒嫉别人的荣耀。他说脑袋要长在自己的脖子上,切不可墙头草随风倒。  相似文献   

2.
王兆贵 《中华魂》2013,(16):62-63
提起齐威王,读者应该不会陌生,因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如,"邹忌讽谏"、"齐魏比宝"、"田忌赛马"、"门庭若市"等典故,都与齐威王有关。他在位三十多年,视人才为国之宝,以得人为政之要,先后办了三件大事:大刀阔斧治吏,察人求真务实;重用优秀将才,破魏称雄中原;创办稷下学宫,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概念三十多年了。对于"藏彝走廊"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运用关联理论对《道德经》选段进行解读,认为其论述了"本色为官"、"有权无私"、"清心寡欲"的为官之道,对为官者修身处事和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前,陈一呜是学校里大名鼎鼎的"混世魔王",喜欢跟老师唱反调,而被"开罚单"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而言,更是"家常便饭"。临近毕业那年到校外实习,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将成为职场人,开始了成长的蜕变:学习岗位知识和职场礼仪、进行自我批评、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毕业后,他进入一家金融公司当业务员,现在正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6.
刘琨 《金陵瞭望》2011,(11):75-76
为官30多年.始终廉洁奉公.一介不取.时论高之:离休后的20多年,他又用生命的余热把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他无私奉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忘根本,就像大亮山的满山翠绿一样,滋润人心。他用自己的不朽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做了最好的注释。  相似文献   

7.
刘长卿蒙冤入狱及两遭贬谪主观原因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卿之所以仕途偃蹇,蒙冤入狱,甚至两次被贬,一生坎坷,其个人"直道"为官,耿介做人的勇者精神和百折不挠、报效国家,体恤百姓的为官之道是重要原因,与其同时代的皎然却批评刘长卿等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甚至把"诗道初丧"的责任归于刘长卿等,以为他们不关注国运民生,对刘长卿来说确实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的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理论体系,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其理论体系和正确道路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正是在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科学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梳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领域以往三十多年所取得的十大成就,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八项拓展路径是行之有效的:1.名作、名篇、名刊向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的品牌资产转化;2.提高入选国家权威机构奖项的概率;3.举办国际大奖;4.编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系》;5.编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理论大典》;6.建立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华文微型小说"网域之间的联动网;7.促进作家、研究家、编辑家、文艺实业家之间的跨国交流;8.建成"电子华文微型小说文献集成库",供世界各地成员间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10.
臧克家同志是我们熟悉的文艺界的老前辈,是一位正直的学者,爱国的诗人,同时也是当代的散文家和小说家。 他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写作生活已有五十五年,是我国有成就的老作家。臧克家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体现了中国革命作家的战斗方向。 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臧克家首先以诗歌闻名于世,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位“著名诗人”,一些文学史家在史书中也主要论述了他多年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对他  相似文献   

11.
由建国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三十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初建和曲折探索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遇到了巨大的挫折。而革命与建设的双重取向贯穿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始终,它有利于一种新的文化的生成,而由此出现的文化极端政治化的特征却偏离了文化发展的正常规律,导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文化浩劫。  相似文献   

12.
周鸣贵 《老友》2013,(6):6-8
真情无价,民心至尊。时隔了那么多年,李豆罗这位退休在家的"平民市长",依然被人们念叨和记挂着,因为南昌这座城市所绽放出来的盛世光华与勃勃生机,与他高品质做人、低格调为官、严要求办事的精神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桐城张氏父子宰相主要家训堪称诸多家训中的典范,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影响广泛。"为官第一要廉"是张英、张廷玉家训中治家修身、经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张氏父子为官之道的成因,不仅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其他良吏和乡里社会的影响,此外还有传统儒家思想中经世思想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摒弃封建社会环境下的制约因素,用发展的观点去探求张氏家训思想中能为现代社会所用的廉洁从政思想和为官之道,对于当今党风廉政建设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前,在一个岛国上住着一个渔民,他一年四季靠打鱼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贫苦,而且风里浪里不知饱受了多少艰辛。三十多年贫苦劳累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他始终住在一个低矮陈旧的小木屋里。这年初春时节,海面上正刮着狂风,惊涛拍岸,大浪滔天,一连几日都不能下海捕鱼。渔民蜷缩在小木屋里,饿得头昏眼花,不能自持。饥饿的折磨和三十多年的悲酸劳苦,顿时在他心中涌起悲愤难抑的浪花,他疯狂地冲出家门,向着苍茫天空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主宰命运的宙斯神主啊,你为什么如此不公平?为什么许多人都能得到财富,而我偏偏这样贫苦无助呢?”  相似文献   

15.
余英时,当代海外新儒学代表之一。余通史、通儒,喜论中国文化史之短长,其著述偏重于"窄而深"的史学专论。余对起于"五四"运动并延宕至今的片面强调科学作用的思潮颇不以为然,认为当代中国片面地以科学为尊,而忽略了人文之德。由此,他提倡一种轻"天道"重"人道"的人文史观。其游学美国多年,智识背景及思想观点与大陆学者迥异,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以"求同存异"之眼观其文化史观之大略。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凸显了独特的"中国气质",汇聚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创造了惊人的"中国奇迹"。不仅全党要坚定这样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增强"三个自信"。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最终完成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7.
韩鑫 《中华魂》2012,(16):35-37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又作幼平、幼元),又字螭若、细遵等,人称石斋先生,福建漳州漳浦县铜山深井村(今东山县)人。他是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世人尊称为"黄圣人",闽台人更尊称他为"助顺将军",供奉祭祀。黄道周少年立志苦读,博览群书;为官时直言敢谏,风骨凛然,为国为民,光明磊落;明清易代之际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因寡不敌众被俘,最终合生取义。  相似文献   

18.
叶永烈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他的纪实文学写作坚持"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的原则,但对其内涵并未解释;评论界论述叶永烈的著作时也多次引用这一说法,对其具体含义也未界定。笔者认为这三个词精准的概括了叶永烈纪实性史传文学创作的特点,笔者还结合叶永烈的创作实际,对"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序,即"大题材"——政治题材的独创性、"第一手"——史学的科学理性、"高层次"——文史结合的兼容性,并尝试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精心创作的《邓小平改变中国》为切入点,分析叶永烈史传报告文学的这三个特点以及叶永烈这三点的创作经验对史传报告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作为北宋著名的文献学家,他在文献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显著特色,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文"、"道"并重的创作理念;二是丰富多彩的创作特点。可见,欧阳修的文献学是他文学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终于泣不成声】没想到,13年后,我会和他的儿子在那样的境况下"狭路相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和他有着紧密血缘关系的男子。他叫陈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眉眼和他有几分相像,气质和神韵却完全不同。那么多年,在我的记忆里,他是温暖的和煦的儒雅的。而眼前的男子,却是骄纵的蛮横的充满愤怒的。他带着几个人,毫不留情地将我赶出了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