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子创立了以“道”、“无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由此老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悟“道”、弘“道”的“圣人”,教育方法是“行不言之教”。老子还对“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以及师道观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为此,可以从探讨老子的哲学思想入手,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内在要义及其影响进行解读,以分离出其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2.
儒、道两家都将“不言之教”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个体自身的“体悟”与“内省”。文章通过对“不言之教”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它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伦理道德教育具有绝对的意义和价值,它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和谐发展之人的根本。这对今天的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德育目标立足于“本”,凸现成人之道;德育内容根植于“仁”,成就完美德性;德育方法取向于“活”,注重内化与自律;德育过程寓教于“情”,追求知情意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辩证法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整体与系统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孔子研究教育活动,从不拘于一点,眼光开阔,能通观其整体与系统,将教育活动放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就有德教与法制的比较,例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国教育史学家毛礼锐教授认为:“孔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在政治、教育、道德这三者整体化的过程中,教育是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的中介枢纽.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此外,孔子还提出过“庶-富-教”和  相似文献   

5.
对老子庄子之道的自为生机与自动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本于老庄道的“无之以为用”的前提,阐释道所以能自本自根,对天地人各界事物发生创化与消解作用,全在于自身是由内在的对待之反所致,即“反者道之动”,使万有事物因“势”运行。在“逝”中“自化”,当“自化”达于相当程度即“远”时,事物便走向反面,完成道的一个周行期。人应体道以生,执道而行,与道俱适,进入周行而运化的自然而然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师道”可说是其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深入研究古代“师道”的理论和实践,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这对今天的教育实践是大有裨益的。笔者本着学习的态度,谈谈初浅认识,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朱熹对《中庸》中的“率性之谓道”的“道”字解释说:“道,犹路也”。“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所谓“师道”,就是指教师应走的道路或当行的道理。如从更深层含义上来理  相似文献   

7.
老子以“道”为本的言意观是道家言意观的基础。他以“道”不可说论为生发的基点,显示了语言不可能与世界亲密无间的倾向。老子认为,意可通于“道”,但言与“道”隔,不得已而用时只能“强为之名”。老子提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否定言之功用,而是要求运用合道之言,即“希言”、“贵言”和“言有宗”,其实质是“其中有信”。而对形式上的要求则是要运用“善言”,要“无瑕谪”,从而达至用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依据、政策及前景分析吴士欣,刘书超,毛毓球,俞润生一、继续教育的理论依据(一)继续教育的界定和作用继续教育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术语,并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运动。我国常有“在职继续教育”、“继续工程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  相似文献   

9.
桐城派的开创者虽以儒家的“阐道翼教”“助流政教”为标榜,但在发展过程中,在审美观及创作思想上,日益受道家特别是庄子哲学的浸润,形成审美性的“道艺合一”、尚“奇”“气”、重“精”“神”的独立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10.
陆象山是南宋时著名教育家。他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哲学、教育思想体系,其道德人格教育观则是他教育思想体系中一大突出的内容和灿烂的闪光点。一、“学有本末”、辨志明心,旗帜鲜明地摆正“尊德性”与“道问学”两者关系。陆象山认为,教育应有本有末。所谓“本”,即尊德性、教为人;所谓“末”,即“道问学”,传知识。如何体现有本有末,陆象山认为应‘洗立乎其大者”,即建立大根本──—辨志、明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陆象山认为,“学者之志不可不辨”。做人首先要辨志明心,建立好大根本。只有认清人生目的,才能朝正确方向发…  相似文献   

11.
道教生态自然观、道德观从“道生万物”的本体论角度 ,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证了自然万物存在的价值和权力 ,具体化为“崇尚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物无贵贱 ,万物平等”、“善待万物 ,尊重生命”、“保护自然资源 ,维持生态平衡”等一系列生态伦理规则 ,其探讨的范围几乎涉及到生态伦理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 ,故道教的生态伦理观有着内在的独特理论体系 ,并且具有较强的道德实践意义。这对于回答施韦策对道教生态伦理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发展性的诘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德治理论是以治者的修身为基础的 ,但同时也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修身和教化的法门是圣功修行。儒、道两家都提倡圣功修行 ,但旨趣有所不同。道家圣功是为了达到“自然”的境界 ,而儒家圣功则在通过静心以破除私欲 ,增进社会责任感。在先秦儒道德治理念的影响下 ,汉代以来的道教也重视道德教化 ,将伦理修养作为入道的重要条件。道教文献所言“圣功”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养生理论 ,尽管其中存在某些神秘因素 ,但所包含的“劝善修德”理念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规训的教育与人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意应是培养人的自由心智,提升人的内在德性,而学校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场域。但是现在的学校越来越成为一个规训的场所,教育则沦落成一个代替强势进行规训的工具。这种异化现象已使得教育在偏离自己方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成为一种“制器”的工具而不再是一种“育人”的活动,这必然导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和人的尊严与自由的丧失。  相似文献   

14.
"因"这一范畴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理论中,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在现实中落实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国语》、《黄帝四经》中多提及"因天"思想,即顺应天道,《管子》中创造性的提出"静因之道"命题,完善了道家的方法论,为此,通过对以上思想的分析探讨了"因"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   

16.
从尊师和为师两个方面入手,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师道”的基本内涵。认为传统“师道”所提倡的“尊师重教”、“尊师重道”以及注重“师表”、“师职”等优良传统,对古代医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分析指出,传统“师道”对解决当前中医教育如何“卫道”、中医学子如何“习道”、中医教师如何“传道”等问题,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列子》的《天瑞》、《黄帝》、《仲尼》等篇,认为人性无智无情,要求达性之人“美恶爱憎不滑其心”,提出“无乐无知”是“无所不乐无所不知”的“真乐知”,反对逐情循欲而求生避死,体现了前期玄学——道家思想的特色。然而在《杨朱》篇中,《列子》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思想。在这里,人性不再是无情无欲的,而是有情有欲、有乐有苦、有爱有憎的,“从性而游”就是“欲无不尽,情无不达”的享乐主义,体现了后期玄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天人一体”的观念主要来自于道家。道家所理解的“天”有“外在之天”和“内在之天”两个层面的含义。“外在之天”指大自然,它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战胜性,人在它面前只能陷入不可解脱的悲剧;“内在之天”指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源于大自然。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与大自然具有同一性。“天人一体”就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自我的“内在之天”,即认识自我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做到从精神上向自然回归,与“天”合一,从而化解同“外在之天”的矛盾,使自我从现实困境中解脱出来。这种观念贯彻在道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道”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是变化发展的,“道”的演变反映出不同时代儒、释、道三教关系的演进轨迹:汉魏时期的儒道互补、隋唐时期的佛道合流、宋元明清时期的三教合一。三教融合成为历史的主流。因此,从“道”的变化视角研究三教融合,在三教关系史上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