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学生的语用能力,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和交际能力,阻碍了翻译教学的发展,以致学生的语言运用、翻译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不足.新的英语教学是根据语言发展规律总结而来,主要涉及写作、听力、阅读、口语以及翻译五种基础语言,其操作方法是通过翻译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把翻译作为一门教学方式正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提升写作、听力、阅读、口语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作为一个治国方略的提出,反映了我党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但"以德治国"最终付诸于实践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政治权力行使者为政之德,又涉及普通老百姓的为民之德.故抓好这两个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治国能力的培养是"以德治国"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作为一个治国方略的提出,反映了我党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但"以德治国"最终付诸于实践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政治权力行使者为政之德,又涉及普通老百姓的为民之德.故抓好这两个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治国能力的培养是"以德治国"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招生、培养、分配,是高等学校完成国家教育任务的几个重要工作环节。其中,毕业生分配是学校培育工作的终端,是学校向社会输进专业人员的“出口”。在这个“出口”上,既涉及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又涉及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还涉及到毕业生的个人利益,影响着千家万户。因此,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对于促使学校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对于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往往只注重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改变这一状况,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选用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教材;转变教学观念,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意义的历史及其追问或回溯,是胡塞尔在《几何学的起源》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它既涉及到意义的起源及其普遍性问题,又涉及到我们是否具有理性的能力,并通过现象学的还原,即回溯或追问的方式来通达源初意义的问题。因而,意义的历史性、理性的能力、现象学回溯方式,以及生活世界,不但构成了后期胡塞尔现象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解读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在语言技能培养到一定程度后从交际的内容入手,改革专业外语和公共外语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法,在培养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大信息的输入量,让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建筑学硕士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回顾了硕士教育阶段对学生学术理论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过程。提出了在课程论文、开题报告、选题方向及毕业论文研究写作阶段的经验和不足。强调建筑学硕士生的培养既应重视建筑设计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其学术理论研究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到高校外语教学实践中,既可以促进高校教师积极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思想,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大学生英语学科竞赛能力培养中引入产出导向法,应从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以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辅之思辨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竞赛能力。  相似文献   

10.
警察学院的英语教学担负着培养既通晓警务知识又熟练掌握外语的警务人才的重担。既要使学生掌握警务英语语用知识,又要使他们有较强涉外事务处置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注重翻译法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研究翻译法,本文就翻译法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融入中西文化比较的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写作过程应该关注对中西方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形式以及语言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对比研究。将中西文化比较融入英语写作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文化差异意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批判精神和逻辑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英语教学要求既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般知识,又力求培养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在研究其它英语教学法的基础上,对英语综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方法运用的有效性,既涉及到如何看待形而上学和当代哲学发展中的新转向,又有赖于对方法运用有效性的基本原则的贯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辨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唯物辨证法具有重要意义。把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社会经济现实,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差距;客观认知世界,让学生客观分析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既看到困难又看到希望;培养学生掌握唯物辨证法,具备基本的正确处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重新评价隋炀帝上 ,史学界经历了探索、认可、发展等三个阶段。隋炀帝研究实际上是求异思维、创新价值和领先精神在教学科研中的运用 ,既更新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又扩大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范围 ;既使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又促进了海峡两岸和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听力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既涉及听者的心理因素和认识能力,又与听者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听力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对语言的感知阶段,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译、理解阶段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阶段。本文拟通过对听力过程三个阶段的研究来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英语教学法综合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对比研究 ,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将两种教学法综合运用 ,以期达到既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然涉及一些弱势群体,需要加以特殊保护,以示公平和正义。女性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既属于失去土地又处于自主就业能力较低的特殊群体,应当对她们给予特殊关注。国家要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需求;政府要提供就业渠道,培养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机会,推进失地女性充分就业;社会要营造关爱失地女性的氛围;失地女性自身更需要主动提升能力,自我赋权,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9.
高校工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校工科教育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要使我国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出既肯动脑又能动手,既不缺乏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最新理论、模式,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课堂教学质量Fuzzy综合评判的教学实验,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