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移动式智能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数字出版的儿童读物市场日益凸显出较大的影响力。儿童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更加具有科学性的阅读内容、呈现形态和技术支撑,儿童数字出版路径探索的不断深化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以儿童需求为立足点,结合儿童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和数字出版技术现状,深入分析当下儿童阅读领域中以有声读物、网络游戏、开发应用程序及视频书为代表的多种数字出版形式,配合儿童读物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基于儿童分级阅读的理念探索儿童读物数字出版的路径。研究以新的理论视角重新考察儿童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形态和延展方向,探索出一条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成长不同阶段阅读需求的数字出版之路,使数字出版在儿童市场细分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出版的兴起与出版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网络出版是伴随着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电子网络出版的探索阶段 ;电子出版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与网络技术的结合阶段 ;网络出版与多种媒体大融合形成所谓“大媒体”的阶段。网络出版和传统出版在载体、传播型式、传播工具和手段、功能、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范式 ,目前出版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数字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即从传统阅读和现代阅读向后现代阅读方式转变。本文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后现代阅读方式的主要特征。尽管后现代阅读方式具有一些负面作用,但它正在改变目前流行的出版模式,促进了出版形态从现代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变。我们必须正视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出版转型的影响,以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应对后现代阅读方式对出版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从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生存方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的关系;二是人的现实关系和虚拟关系。人的自然生存方式和人的文化生存方式都是一种现实的生存方式。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网络化趋势的扩张,使虚拟实在成为人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或者说新型的生存方式。如果不能处理好现实的生存方式与虚拟的生存方式的关系,不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生动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将被淡化,而且由于失去了这样一种活生生的物理现实的根基,未来的人类生存方式也可能走向枯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媒介的阅读,历来就存在着数字阅读与文字阅读两种方式.中国古老的"八卦"与"河图洛书"的阅读,中世纪西方"塔木德"学派对<圣经·创世纪>的阅读,都含有数字与图像相互推演的理路,可以视为传统文本阅读中潜隐的某种原始形态的数字阅读.如今作为数字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媒介,部分地装备了传统阅读中缺乏的象数思维工具,使文本阅读比率相对于数字阅读比率逐年下降,传统的文本出版也相对萎缩.但是,数字出版对文本出版来说,只能是一种补救而不是一种取代.创造和使用多种多样的媒介是编辑出版人创造本质的全面发挥,当代的数字智能阅读器只能方便和丰富人类既有的阅读和出版方式,无法完全取代人类传统的文本阅读与出版模式.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当教育学生既能从事数字阅读又能从事文字阅读,并且培养出掌握两种出版技能的新型编辑出版人才.为了数字媒介的快速普及,也为了文本出版的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全面加强编辑出版学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出版策划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崭新出版观和新实践形式 ,其发展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 ,并体现着和反映着出版产业的进步程度 ,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互促互动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 ,出版策划学说理论的创建 ,是我国出版理论创新和出版产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 ,只有正确认识出版与策划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在实践中来拉近出版与策划之间的距离 ,才能释放出策划的巨大能量 ,创造出新的出版价值 ,形成各具特色的出版品牌  相似文献   

7.
出版策划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崭新出版观和新实践形式,其发展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并体现着和反映着出版产业的进步程度,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互促互动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出版策划学说理论的创建,是我国出版理论创新和出版产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出版与策划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在实践中来拉近出版与策划之间的距离,才能释放出策划的巨大能量,创造出新的出版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出版品牌.  相似文献   

8.
出版生态学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的出版生态对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出版生态入手,提出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及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出版生态学应当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层次研究出版生态规律,而以出版生态系统为研究重点,探索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图书"自出版"是指由作者编辑、制作、印刷、营销、发行、仓储和售后服务并承担全部出版费用的图书出版业态。图书"自出版"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基本模式特征,形成了美国全民写作与出版的出版景观。与传统出版相比,"自出版"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其在美国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一种崭新出版业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虚拟城市就是人类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的最具规模的虚拟现实 ,主要指谓塞博空间和塞博时间中的城市 ,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化城市。它能为现实城市创造更多的新空间 ,包括新的工业园、科技园、电子产业基地。在虚拟城市中 ,由于电子通信系统的发展 ,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许多质的改变。它将推动未来巨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给人类创造更多、更美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1.
网络化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版业与网络有着天然的联系。现代出版业必须借助网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出版网络化包括出版截体网络化、编辑工作网络化、发行工作网络化以及销售网络化等。目前,我国出版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必须在思想认识、人才储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保护上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移动出版等民族出版新业态赋予了民族出版业在数字媒体时代新的内涵。但是,“数字化革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能抓住数字化机遇,民族出版有可能更加边缘化甚至被淘汰。目前,我国民族数字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等限制了民族出版的数字化发展。出版社经营管理观念落后、数字化转型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低,数字化品牌产品缺乏、个性化特色不鲜明、创新产品单一。新媒体时代民族出版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在于:宏观上公益性出版和市场化出版“两条腿走路”的整体性考量;微观上改造旧有的产业链,实现出版产业链的生产、营销推广、发行消费、衍生产品开发等各环节的数字化,创建新的出版模式和打造数字出版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版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在网络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如何开展才能适应这一新兴出版模式,是当前出版行业和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从实际工作出发,概述了网络出版时代编辑急需强化的版权意识、内容把关意识、全程策划意识以及交互意识,并阐述了加强上述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技术条件下的编辑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电子出版技术条件下的编辑规范问题,论证了建立和推广与电子出版技术相适应的编辑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面对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和出版产业的变革,应当以更加开放的精神去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在数字时代,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却容易致使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遭到损失.从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探寻现代图书馆在数字阅读环境下的角色定位,进而平衡数字阅读下的现代图书馆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探索阅读行为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以探究出版行业以及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时代所受冲击及其适应方案,在此基础上发现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时代的应有精神及其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并找到合理经验对其进行解决.冲突的实质是公众阅读权利与著作权人财产性权利之间的冲突,一方面是公共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事业;另一方面是为文化产业而献身的著作权人的利益.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非无法调和,可吸收与借鉴英国公共借阅权制度以及相关商业服务的有效经验,对我国数字借阅制度加以改造,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借阅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印刷时代,出版物是人类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媒介,出版机构也成为人类创造知识、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的枢纽。与此同时,出版机构也是一种商业机构,它需要获取足够的利润以维系正常的运作,满足其人员的各种需求。正是这两重属性决定了出版机构必须在商业利益和社会公益之间做出完美的平衡。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机构中最杰出的典范,它为中国的现代启蒙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的出版事业开创了一个优良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版业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实力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效果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从2006年至2008年全球出版销售排名50强格局看,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路途尚远,因此需要从世界出版巨头的发展路线及动态中汲取经验,改变出版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拓展国际市场,这样才能提高销售收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阐述编辑出版企事业单位编辑出版人才流失的负面影响,剖析出版业编辑出版工作人员流动的原因,给出出版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提出新时期出版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