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基本信仰,其初衷是希望尽快地为行政学划定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使其得以从政治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由于学科发展初期的迫切需求,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效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在公共行政实践中体现为对效率的偏爱,而将公平、正义等价值诉求遮蔽在一个易被遗忘的角落.但若因此便将二分法视为导致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原因,则是对二分法极不公允的评判,也是对公共行政先驱者们著作的误读.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由隐藏在政治-行政二分法之中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所导致的学科共识的缺乏,才是公共行政学陷入"身份危机"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理论思想奠定了公共行政的独立学科地位,逐渐推进公共行政研究的科学化。对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越来越多结合政治学研究领域,由此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争议,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研究该不该相互排斥,还是两个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当下已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科体系,对于公共行政、政治学的相关研究不能单纯从逻辑经验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将其放在理论发展历史、时代的背景中等考察。这两个学科未来发展呈现出行、政一体化的趋势,有助于两个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融通互补。  相似文献   

3.
120年前,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它是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一切关于公共行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安排,都必须考虑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框架。但是,威尔逊的行政学成就所代表的是工业社会的政治文明,当人类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候,关于公共行政的新理论及其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4.
西方行政学不等同于美国行政学,它们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伍德罗.威尔逊最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使行政学美国化。其理论支点之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虽然它经受了美国行政学一百多年演变的批判与挑战,公共行政存在着"管理主义"偏离"政治"和"宪政主义"走向"政治"的两种倾向,但仍然不能否定它在行政学成为相对独立学科起始点上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受其启示,政治与行政的分而不离、和谐统一,应当成为行政学中国化历史过程中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自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于 1 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 ,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管理学科至今 ,已有 1 0 0多年的历史 ,其间 ,行政学经历了多次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西方国家政府重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公共管理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作为一种试图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管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而对于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特别是作为其思想精髓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行政思想。亚里士多德、马基雅弗利、洛克、卢梭、密尔等政治思想家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这些行政思想构成了现代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来源。由于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他们的行政思想各有侧重,但围绕公共权力这个中心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构架,即国家理论、政体理论、法治思想和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整个历程中,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调.这种对政治与行政有点天真的区分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多年.围绕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弊端而进行的反思与批判,客观上推进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末到如今,公共行政学在一个多的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此,有学者称之为范式的转型。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学还没有从根本上超出管理行政的范式。在我们看来,就公共行政学本身来讲,它的确还没有出现范式的根本转型。然而,同传统的行政观念或思想相比,它已是对传统行政观念或思想的一种根本转型。目前,全球行政改革运动的深入、持续发展表明,公共行政学范式的真正转型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范式"是基于共同的学科信仰、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而形成的科学共同体。通过对"范式"探源与变迁标准的梳理,可以得出"范式"变迁标准有两个:一是基本理论内核的重建,二是方法论与应用模式的创新。这些评判标准为科学划分公共行政学范式提供了基本依据。依据基本理论重建和实践应用作为综合评析维度,公共行政学范式主要有: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服务范式和公共治理范式。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脉络甚至是政府管理实践应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张康之教授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不仅是构建行政伦理学体系的原创性努力,更是构建公共行政研究新范式的中国化努力。作者出于学科责任感和伦理关怀为公共行政学在中国的发展贡献了不菲心智,不仅回溯了行政伦理的源头和功能,而且依据社会形态的次第变迁论证了行政伦理的本质和知识体系。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为公共行政学研究构建了新的范式,提供了新的思维,为公共行政走出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的樊篱,走向合作治理提供了关键指引。  相似文献   

11.
"二战"之后,公共行政研究进入了理论检讨与反思的阶段,一大批拥有战时美国联邦政府就职经历的学者成长为公共行政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并根据其实践经验而在公共行政研究中作出了新的理论发现。首先,作为许多战时政策与政治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发现了公共行政是与政治不可分割的,并因此而对政治——行政二分原则产生怀疑甚至作出否定;其次,他们在认识到了公共行政的政治属性之后而对公共行政的"价值无涉"观点提出否定,要求公共行政以明确的价值追求为宗旨;最后,无论是公共行政的实践还是研究,都表现出了开放性的特征,在实践上,由于越来越多地卷入到了政治过程而更多地面向研究者开放,在研究中则与其他学科开展越来越多的互动,从而使公共行政的发展进入一个公共性与开放性同步增长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尽管2008年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标志着新公共行政学已经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讨论全球公共行政的走向以及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理论进行有益的替代。但是中国的行政改革却还处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所说的由传统效率行政向公平行政过渡的阶段,所以在此阶段定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政治——行政两分法之于中国改革的理论意义,同时分析政治经济改革脱节以及二元制结构下的社会分化对于中国行政改革的环境影响,尽管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思想是当前世界的主流思潮,然而单就中国的国情来说,新公共行政学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基础之上的现代公共行政,以效率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强调公共行政体系的工具理性,在民主政治中承担间接民主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行政逐渐成为国家治理当中的核心角色,这就使得传统的民主责任链条断裂,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面临困境.重振公共服务精神,并以公民参与为基础,建立现代公共行政更为直接的民主责任,才能化解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在公共行政学的百年历程里一直是盛久不衰的论争焦点。古德诺在著述中指明了政治与行政应有的功能界限,但强调国家意志若想得到有效实现就必须让二者功能相互协调。从他思想的叙事逻辑中可以发现,国家有机体的宏观理念早已内含了这一主题。政府要实现主权者的意志就必须摒弃机构间的绝然分立,促成两种功能在实践上的有机统一。所以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实际包含着协调品质,对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经济社会治理依然具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公共行政经常性地陷入困境,尤其是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引起了政府结构及其运行中众多问题。基于实践中公共行政体制的重重困境,笔者着重解读了官僚制理性化进程中的诸多“悖论”,并从中感悟到官僚制的形式合理性取代和湮灭了其实质合理性,各种摈弃和超越官僚制的理论并不能涉及官僚制背后深层面的问题;官僚制自身的“二律背反”体现为:官僚制管理是必须物的同时又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障碍。在反思官僚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共行政体制的现状,提出应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理论上看,新公共管理有七大原则;而从实践上看,它有五大模式。从公共行政价值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追求效率和目标的西格玛型价值;从公共行政传统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一种威尔逊传统和杰佛逊传统的综合;而从公共行政范式的角度看,新公共管理代表了最新的范式变迁。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行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府责任体制。因此,公共行政的发展应当整合新公共管理的这些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Being a typical type of news commentary, critical news commentary usually spreads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 hot issues and guides public opinions. On the one hand, visual critical news commentary becomes even more popular in the age of Web 3.0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s fast development leads to a great challenge for editorial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Based on the multimodal corpu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ttitude by systematically categorizing and conceptualizing the visual resources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emotion, judgment as well as appreciation, match attitudes with relevant resources, and accordingly construct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al system of attitude in critical news commentary. The system is beneficial both for the editorial practice and the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of such discourses through different visual resources covering the intended targets and platform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ected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8.
西方理性官僚制与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僚工具理性与官僚主义是具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现代官僚制是近代西方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适性价值。当今世界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官僚制的困境,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应用到中国应当慎重。现实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我国公共行政发展可以借鉴西方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的某些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