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社会哲学范式"呈现的是"规范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人学范式"带有浓厚的"目的论"倾向.以"教化论"为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型,体现两种范式的承续式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个教化的过程,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工具性存在与目的性存在的结合,本质上是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新范式的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革的今天,社会思潮的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全面化和深入化都对学科的新形态和新范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形态与范式转变依赖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转变以及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的革新。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新范式要结合当前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问题,通过深入的探索形成新的研究形态。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出发,综合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形态与新范式,以期推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多种范式。从现实社会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的“空间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其“空间范式”的提出进行了必要的知识积累。“空间范式”凸显马克思主义公共性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的理论特性,旨在透过“空间”的维度,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空间范式”的提出对于进一步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旨趣,凝聚学科共识,培育知识信念,整合学术资源,建构更加专业的话语体系,形成一个影响广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问世半个世纪前的发展传播理论一直属于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从宏观角度把国际传播划分为"传播和发展范式"、"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或全球化范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粗略的线性分析,归纳出发展传播理论的路径转换,即从强调媒介传播效果的功能主义模式逐渐过渡到重视社会主体参与性质的社会属性模式.前者充满现代化的诱导和国家主义的想像,后者蕴含多元现代性的反思和主体间性的期盼,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历史逻辑相平行.  相似文献   

5.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长期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在“新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启发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望取得“范式新解”,从本体论维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概念重构、实践视角切换以及多元学科融合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学科视域的转变;从认识论维度看,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运动与外部环境变迁,全面审视范式困境,有助于强化与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底蕴与生成逻辑;从方法论维度看,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缺陷,以此为突破口精准治理系统缺陷,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优化。借鉴新教育学研究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谋求创新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来存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之争。既肯定思辨研究的意义,又肯定注重经验(事实)的客观性、普遍定律和演绎说明的价值,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研究范式的融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包含的经验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性、独特的意义系统以及假设演绎和解释性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的客观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要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就必须根据具体研究情境,有选择性地实现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范式及其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理论的自然科学背景和长时段特性,需要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应用中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内涵上和较长的时段分析,可分为"政治范式"、"经济范式"、"社会范式"三个范式,三个范式之间的转换动力来自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个范式的界定仅仅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理论概括,只具有"家族相似"的特征,并不具有排他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史与国内现实和国际大背景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本文用科学哲学的理论方法来分析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有新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知论、不可知论以及话语游戏论这三个方面的认识论导向,公共行政研究将呈现出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和治理主义等三种理论范式选择,在范式转换的理论视角下,公共行政活动逐渐从以权力主导为标志的权威管制模式转换到以权利交互性使用为标志的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期几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提出了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不仅寻求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而且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上,进而从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上为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论证,而这就涉及到了哲学上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尽管由于受知识储备及时间局促等条件限制,这些讨论尚欠深入,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转换仍不失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我们把"范式"概念限定在"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意义上,那么,使用"范式转换"的论者,无论是认为这一转换是"从本体论范式向认识范式,再向人学范式的转换","从本体论哲学范式到认识论哲学范式再到价值论哲学范式的变革".从"物"的哲学范式向"人"的哲学范式转换,从追求普遍性知识的、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向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的转换,从"看世界的哲学"向"改造世界的哲学"的转换,还是"由朴素实在论思维方式向实践论思维方式的转换"等等,所欲说明的问题都是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半个世纪的形态演变.将马克思哲学视为一种全新的实践哲学,而将它所批评的传统哲学归结为理论哲学,当能更好地表达马克思本人哲学革命的实质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转换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理学的范式确立与范式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9世纪末“泰勒主义”的出现算起 ,现代企业管理学 (以下简称管理学 )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 ,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 ,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范式确立与稳定到范式竞争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本文着眼于范式的层面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以探讨管理学科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作为引领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理想信念与精神旗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了新的理论话语体系,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层次水平。在推动"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科学把握契合实际的原则,并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方式方法、支撑要素出发,探索促进"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7,(11):53-57
从经典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是否构成科学革命是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随着范式思想的演化和发展,范式转换可以分为硬范式和软范式转换,前者构成科学革命,后者主要指研究视角的转变。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无法构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硬范式转换,只能构成软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3.
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科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模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对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舆情研究呈现出若干热点领域,以教育满意度研究,教育舆情形成、传播与变动机理研究,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高校群体性事件与舆情预警、监测和应急研究以及高校舆情引导与管理机制研究等五个领域为代表。由于研究范式的缺失,该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操作规则等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舆情研究必须实现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等五个层面上的结合与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王树林 《学术探索》2004,2(8):25-28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的现代转型。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价值标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民主政治的价值实现方式,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史家库恩认为,范式研究比纯粹理论反思更能决定性地影响科学的新发展。如果我们用"范式创新或范式转换"一词,来指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方向感或者至少确定性的形成,那么今天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可以发挥某种特定"视角"的作用,它们就像是人们透过它来观察社会现实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透镜。我们也能在其中看到我们的时代之变迁。从原理式的诠释到从文本出发的诠释、从回归现实生活本身以解构两极化的政治思维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寻求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等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总体状况"(即范式)的某些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的范式概念是从科学哲学的理论中转移过来的,它保留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的基本涵义。换个角度说,在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逻辑研究中移用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意味着我们把经济学实际上界定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把经济科学的历史发展纳入科学思想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考虑。经济思想历史发展的动态模式可用如下形式表达:原始时期~范式形成时期~常规发展时期~范式转换~新的常规发展时期……这是一种逻辑推理意义上的分析。若将经济学作为一门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紧密的科学来看的话,范式转换的动力又同时来自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社会实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换脑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要进行范式转换,任何试图以传统理论解释改革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的检视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农村政治学研究有三个流行的基本范式,即国家与社会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但是,这三个研究范式都有其局限性。未来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应当向多元拓展:一方面,它应当从社会视角向国家视角转换;另一方面,它应当从宏大、系统、必然、普遍等系统世界的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中走出来,从科学的真实走向感觉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用微观权力分析、话语分析及日常政治分析范式,对于再现农村变迁的变动性、片断性,呈现农村社会的真实图景十分有益。微观权力分析是一种关系/事件的分析方法,它放弃了现代理论所使用的表层/深层模式和因果模式,以这种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的方式来观察农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社会运作机制在微观技术层面得以显现;话语分析同其他各种"传统的"分析相区隔的是,它并不对特定的问题提供各种绝对的答案,而是使研究者能够认识到隐藏在一个特定"问题"背后的各种状况,意识到该"问题"的"本质"与它的"(各种)解决方案"本身乃是基于它的各种假设,正是这些假设使得那个"问题"得以存在;日常政治分析则着重于从理性回归到生活世界,主张从日常的具体的行动去思考制度与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性质及其哲学前提和历史观基础的观点分歧和理论争论,归根到底源于并归结为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实质、理论性质和历史地位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深入探讨和深度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观与其"实践的人道主义"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是解决上述思想矛盾及其观点分歧和理论争论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对马克思价值观的思想前提和哲学基础的探讨,离不开对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研究范式转换、思想前提变革、思维方式转变和历史观念变革的考察与研究,其实质是深刻理解与科学评价马克思之改变世界的哲学范式、实践的人道主义之思想前提、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而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正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观点为思维方式、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历史观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20.
苏共二十大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错误,拉开了中苏论战的序幕,也启动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由"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的转换。由于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保护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的旗帜下展开论战的,其"以苏为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深深存留着"以俄为师"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