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校深入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转型的重要内容。以甘肃政法大学为例,分析该校学生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创业项目培训、高校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把握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打造精准化学习模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背景下的学分互认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互认是大学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在要求。大学城各高校在实施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中深入推进学分互认制度,使大学城各高校的学生可以跨校修读其他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讲座、辅修专业、双专业等,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又促进了高校校际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的创业人才重任.基于“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变革;从战略规划角度分析“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目标规划和功能规划;从应用层面系统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框架,包括创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块、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块、信息资讯与成果宣传模块、产学研合作与项目对接模块、师资建设与学生交流模块、创业教育服务保障模块.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深远影响,立足“互联网+”背景深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课题?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医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重要性,提出以创新文化培育为基础构建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筑新型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通过分析我国高 校目前所采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尚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高 校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明确“四维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创建 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来满足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难点,高校本科生计算机网络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及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前模式设置、课堂教学策略、课后拓展及反馈、加入沉浸式课堂教学、成绩考核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提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结合沈阳农业大学的具体情况,探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新型教学模式,阐述课内和课外实验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得到同行和大学生的好评,对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驱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存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教育管理“互联网+”程度不高、“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等新问题。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应积极优化教育管理环境、加大教育管理投入、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以“互联网+”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互联网+”素养人才的重大责任。通过对上海39所高校的网络信息搜索及整合,发现当前上海高校“互联网+”素养培育模式整体上是以竞赛为主、课程建设为辅的模式。这种培育模式激励了心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对“互联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互联网+”素养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因此,高校应根据素养培育的渐进程度,形成由普及阶段、提升阶段和践行阶段组成的,系统分层的“互联网+”素养培育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互联网+”各层次人才的极大需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BOPPPS模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和辽宁省金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SPOC混合式教学课堂,即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参与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的整合、发布学习任务和线上测试等,辅助大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同时结合大学生的信息反馈和线上线下的学情统计,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的开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师生间的沟通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分组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BOPPPS模型拓宽新工科建设教育改革路径,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和高效,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多维度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度。BOPPPS+SPOC交互模式混合式教学,提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适应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方面."微时代"背景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调研数据来看,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等网络交流微平台并非"洪水猛兽";如果加以良性引导,"微时代"背景可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我国应当创新高校法治课程的教育模式,探索"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新兴模式,实现由"粗放普法"向"精准普法"的深度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数字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优化创新高校财务服务模式与财务管理方式提供了可能。传统高校财务服务与管理存在职能部门彼此独立,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财务服务程序繁琐,财务工作效率较低;管理运行机制不科学,内部控制不严谨;财务人员技能有待提高,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等特点与局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既面临制度、技术等方面的机遇,又面临成本、安全性和信息对接等方面的挑战。应通过构建高校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优化高校财务服务模式、变革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和提升高校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等策略促进高校财务服务模式转变与管理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2.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金课”(一流课程),既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高品质,从教学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精度及温度等七个维度综合衡量教学价值;更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用“思专创”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为了促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本研究将“思专创”融合模式引入高校新闻理论课程的金课建设,围绕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目标,聚焦课程知识属性,通过对授课对象、课程价值、课程开发、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的针对性设计,进一步梳理了新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并通过基于“三平台+三段式”的混合智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借助智能信息技术手段、多种媒体平台校内外合作等方式,在“学中练、干中学”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重要契机。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为个案,探讨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服务国家战略,创建互动合作机制”、“服务地方建设,深化校地协同模式”、“服务高校发展,强化多元学科融合”等建议,以期强化高校智库的协同创新,完善智库建设,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师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骨干力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专职比例不高、教师缺乏创业实践、教师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培训体系不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缺失等问题。新时代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夯实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强化协同融合,守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责任田;理顺机制,合力打造复合型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完善培训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师知识更新;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教师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适应"双创时代"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取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打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要积极剖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缺陷,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平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打造多方协同人才培养系统;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融合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优势首先在于能够激活实践基地内生发展动力,突出了实践基地的价值引领作用;其次,线上线下双平台实践基地的开发,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支撑更加丰富有效;围绕“互联网+”实践基地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基地的综合性建设和多方联动机制的确立,使基地实践导向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是农村贫困现代化治理的实践载体之一,通过梳理“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体系的内涵,分析其可行性,阐释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的治理应然性,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基于此,通过重构贫困区“互联网+农业”格局,“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归入主流扶贫体系,建立信任机制,强化贫困地区“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多元的增值服务平台等多元化治理路径,以获得“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科院校要明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人才目标定位,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构建育人新模式,培养具有信息时代互联网思维性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调整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探索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提高认识、完善队伍建设、扩展载体、强化课程建设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河海大学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坚持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重点强化“3+2”开放实践教学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强化分层开放实验课程建设,强化综合创新教辅团队建设,强化教学辅导资源建设,强化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安全开放、和谐共享、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已成为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