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幽默作为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艺术手段,一直受到广告制作者青睐。为了能深入了解广告幽默语言,本文尝试概括其主要特征,用Coulson等的框架转换理论和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对广告幽默话语的理解过程进行语用分析。语义跃迁和最佳关联有机结合为接收者理解和接受幽默广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理据。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幽默语义的理解和幽默言语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认知语境制约着幽默言语的理解,同时幽默言语的解读也依赖于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4.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体现思维跳动的言语幽默。这种思维的跳动体现了典型的语义框架的转换。文章旨在分析框架转换角度下的英语脑筋急转弯的分类,并结合前人研究,探讨英汉脑筋急转弯的表达异同,以期启迪读者更好地理解跨文化幽默。  相似文献   

5.
从关联论和空间复合论的角度探析了语言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通过对语言幽默语义形态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理解语言幽默的过程中,当新信息与已知语境假设发生冲突时,人们需要舍弃原有的语境假设,寻求新的、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并将它与新信息进行概念复合,以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对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具有很强的阐释力,是理解幽默效果和语义跃迁过程的重要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6.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幽默话语对“合作原则”中的四准则有意无意的违反常常会产生幽默 ;前提理论中声言向前提的转换以及前提的可撤销性也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 ;关联理论在其框架下分析了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的双向交流过程。由此 ,运用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的致笑机理 ,就为理解、欣赏和创作言语幽默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集中于幽默言语本质研究的诸多理论在阐释幽默产生和消解的底层认知运作机制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两大认知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给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过程提供了较好的认知模型。关联理论认为对幽默言语理解的心理认知机制来自于寻求幽默的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及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反差。概念整合理论从心理空间映射的角度解释了幽默言语的解读过程还牵涉到概念合成和层创结构。研究表明,两大理论具有互补性,二者的理论整合可以更好地揭示幽默效应的认知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其关于话语理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等主要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声幽默言语是一种特殊的最佳关联性话语,对其的深入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的层层递进,同时也是一个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幽默言语解读的在线认知机制阐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点 ,考察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在线认知机制 ,并借此探讨概念合成理论可资借鉴以及需要充实的内容 ,指出幽默言语的解读还牵涉到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等认知过程 ,同时强调 ,推理这一思维形式贯穿于幽默言语解读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的角度,利用概念合成理论较清晰地将言语幽默生成这一动态的过程呈现出来,一方面丰富了国内关于幽默言语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幽默言语的理解.另一方面证明了概念合成理论对幽默的生成机制有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概念合成理解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一种常见普遍的语言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语言的表现力。幽默效果产生的前提是接受者理解了话语的深层意义。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解释语言意义的理解过程。阐释该理论的运作机制的同时,结合英语言语幽默的特点,概括出四种网络模型分析英语幽默话语。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生机灵气和情味韵致即散文之趣,是散文的一种审美境界。张爱玲的散涉笔成趣:其一,在市井的琐屑微末及声色气味中追寻着“通常人生的回声”,洋溢着世俗人生的情趣;其二,师承E ssay的风致,在文学、艺术、文明、文化、男女等话题中,议论风生,真知灼见,鞭辟入里,富有精警的理趣;其三,语言陈言务去,不落窠臼,奇特的比喻、隽永的幽默、反讽及许多“陌生化”的词语,使文章充满了新鲜的语言之趣。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作为学贯中西并接受过中外高等精英教育的学者,在幽默中尽显学者式的睿智洞达。韩寒作为“80后”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新人,以幽默展现新时代“愤青”对现实社会的讥讽嘲弄。钱钟书的幽默是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俯视芸芸众生,极高的学识修养使他能够对世事与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出理智、冷静、豁达的幽默风格。韩寒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空间中尽情展示自己另类与不羁的才华而成为众多年轻人膜拜的偶像,体现出犀利、洒脱、冷峻的幽默风格。韩寒有意摹仿并追寻钱钟书式幽默的风韵,辛辣有余而冲淡不足,但却夹杂着一个文学青年对当今教育弊病与权力腐败等社会乱象的痛心与鞭挞。  相似文献   

14.
情景喜剧是美国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该类节目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幽默是喜剧的精髓,作为表现情景喜剧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言语幽默在情景喜剧的传播和流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近年来刚播出的情景喜剧《破产姐妹》为蓝本,选取言语幽默对白,从语音、词素、词汇、修辞和先例等推理线索对对白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言语幽默翻译中必须遵循三条翻译策略———保留原语推理线索、保留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落差、保留译语观众同原语观众相同或相似的处理努力。  相似文献   

15.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他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剧本、曲艺,还是杂文,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浓浓的幽默气息,闪烁着强烈的幽默光芒。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蕴涵辛酸的幽默;饱含同情的幽默;婉而多讽的幽默。  相似文献   

16.
从英汉言语幽默看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幽默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多种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如何借助英汉言语幽默的文化特性来帮助人们成功交际,已经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分析英汉言语幽默的不同特点,包括言语幽默的民族性、宗教色彩以及价值观分析,旨在通过这种跨文化比较研究加强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使跨文化交流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隐喻理论把隐喻看做是认知现象。英语中同音异义类隐喻可以引起很多幽默,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增添了几分乐趣。文章充分地分析了用于英语幽默中的同音异义类隐喻,同音异义类隐喻在新旧事物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以轻松的幽默形式加深了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英语中产生幽默效果的同音异义类隐喻的有音同形异异义类隐喻,音异形同异义类隐喻和完全音同形同异义类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