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不是思想的声音记号和工具,而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无意识的集体心理,从而构成了思想得以可能的先验基础。语言有着不同于"思想的逻辑"的深层道理。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把思想与事物的外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对立,而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决定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的对立关系,从而语言的理性把思想意向对象的普遍必然性还原为思想想象现实的"社会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索绪尔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能指-所指"的二元对立。但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反映或表达的关系,即"所指"被理解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或对预先存在的概念的表达。然而,近年发现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手稿》充分证明:索绪尔符号学的认识论基础既非唯物反映论,亦非先验理性论;他所说的"所指"既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是先于语言符号的概念的表达。为此,索绪尔严格区分了"内在现象"与"外在现象",其中,"外在现象"指客观事物和先于语言符号的概念,而"内在现象"才是其"所指"。索绪尔认为,能指与所指在语言符号之外或语言符号之前并不存在,它们是语言任意创造的,因而它们是同质的,都是"内在的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散文"术语"所指"是支离与分散的,不同研究者的视阈中其内涵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所谓"散文",只是"骈散之散"的语体概念,隶属于"大文章"范畴;而文学性的文体"散文"概念,则是"五四"之后,伴随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而被引入中国的;接受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学者,在对中国古代书面语言进行梳理时,并未还原到古代书面语言的历史场域,而是对西方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挪用"与"横移",造成"大散文"全面覆盖"大文章"的格局。古今"散文"术语"所指"亟待厘清。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哲学、诠释学和宗教现象学等视域加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言"的天与西方基督教中"言说"的上帝存在着以下不同:由于天"无言",使其所指隐含着多义性和随意性,而由于上帝"言说",使其所指被限定为独一的位格神;"无言"的天"出场"的时间性极其模糊,而"言说"的上帝"出场"则具有清晰的时间性;人与"无言"的天之间是"我与它"的共生关系,而人与"言说"的上帝之间则是"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无言"的天更多的是"直观地"启发人,而"言说"的上帝则往往"临在地"启示人;对于"无言"的天,人主要通过感悟和体会去认知,而对于"言说"的上帝,人只能借助信仰和激情去体认;"无言"的天以"道说"而澄明,"言说"的上帝则因其话语不断"冥化"而隐蔽.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语言学能指与所指的学理关系为思考平台,讨论庄子关于概念("名"或"言")和与之对应的事物("实"或"意"),亦即能指与所指相对存在的问题,既能考量庄子思想的有效性,也能实证西方理论的有限性。在庄子那里,在能指与所指的关系链中,能指与所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指在能指的下方悄悄滑变,形成"漂浮的能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成为在滑动的能指中不断寻找所指意义的问题。正是由于语言的这种不确实性,不停地言说着的主体就是一个不知所云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被历史赋予特殊内涵的文学口号,"写真实"已构成现实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演变的一条显性线索.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写真实"作为科学理性精神的表征及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而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视野: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它作为拯救的武器为获取文学的独立话语权而抗争;在80年代初,它又作为"再启蒙"的理论起点对现实主义进行"还原".而在80年代末,随着历史语境的转换,西方"所指"概念对传统认识论中"真"的概念的颠覆与重构,"写真实"终结了其历史使命,从而走向退隐.  相似文献   

7.
夏禹为巫祝宗主之谜与名字巫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人文杂志》2007,(4):142-149
夏禹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巫祝人员视作宗主,称为"神禹"。禹因"半枯"而形成瘸子步伐"禹步三",被巫师用来作为震慑鬼魅的特殊步伐。禹为什么被巫祝尊奉为宗主?这是因为禹在平治水土过程中"主名山川",古人还进一步认为世界上山川草木以及各种动植物之名都是大禹所命名的。这种现象就是"名字巫术"。在早期先民看来,名与物是不可分的,语词具有神秘而巨大的力量,谁知道事物之名,谁就享有支配此名词所指之物的神秘力量。正因为禹被认为在治水之后主名山川百物,所以他便有控制世界上万事万物以至于妖魔魍魉的神力,于是"神禹"被尊为百巫宗主,而"禹步三"也就成了巫师扮作大禹压胜鬼怪的特殊方术。  相似文献   

8.
"河伯"与"冯夷"虽古意相通,而随岁月流迁,意义嬗变,古意已无,新意衍生,且匪是二者之意义并行迈进,实完全朝着两条不同的道路演化,故其意义不是越来越相近,而是愈来愈疏远。《九歌·河伯》中"河伯"作为祭祀之地祈,是楚国人敬仰祷祝的神灵,具有诡秘怪谲的神话色彩,其所指不可坐实。而《天问》中所指"河伯",实保留了上古神话传说之原貌,故其与"河伯"本来所指几相接近。  相似文献   

9.
近年以来,国内文论界围绕"中国文论"的学科发展现状及走向等问题多有研讨.反观其议题所指,有两个问题堪称近年国内中国文论界最主要的思虑方向:第一,有关中国文论研究的价值追问;第二,有关中国文论研究思想资源的反思.当下的"中国文论"教学,应对这两个思虑方向予以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0.
以蛙为崇拜对象,是壮族先民较早的一种图腾崇拜。作为崇拜对象的"蛙"的所指随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了变化。考察壮族蛙图腾崇拜的历史,可以发现其所指应该将"蟾蜍"包括。  相似文献   

11.
对弗雷格的涵义和所指理论进行了分析。在语词方面 ,弗雷格认为所指是指一个特定的对象 ,而涵义则是所指对象的呈现方式 ,涵义决定所指 ,语词可以无所指 ;那么语词是否都无所指呢 ?对于语句 ,他认为所指表示真假值 ,但实际上把指称理解为所指的事件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一哲学"意义上,莱维纳的"他者"具有极强的伦理所指;"存在"被分为"相同者"和"他者",这实为终极的结构;由于"我"向"他者"的延伸,"我"成为"我"所是的"自我",而"他人"的领会是与"他人"的祈祷分不开的.在"现象学"和"犹太教"方面,德里达对自己与莱维纳在哲学上的认同并非完全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恰恰是"第一哲学"瓦解了"本体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徐蔚 《北方论丛》2021,(2):112-117
"意象"是中国美学、艺术学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其萌芽于中国原始思维中的"感物—象数"传统,"数"与"德"构成了"象"所承载的原型意义;魏晋至唐代是哲学意象论向审美意象论滑移的过渡时期,"境象不一"由艺术领域的泛化所指,向文学领域的确定所指靠拢;文学意象论完成于明清,意象在文学批评和理论言说中被普遍使用,对其主客统一、情景交融的认知已经全面渗入日常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明中叶以后叙事文学中"形象"的凸显,以及西方话语的冲击,导致五四以后学界一度以西方视角审视意象。辩证地看,也为这一范畴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史就是关于"形而上者"的思想史;而其它思想史则是关于"形而下者"的思想史;但思想史还应有一个更本源的视域,那就是关于那种先行于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观念层级的视域,也就是那种未被理论化、甚至未被意识到的、类似于所谓"集体无意识"的领域.这种视野更为宽阔的思想史,可称之为"观念史".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的历史"乃是基于"主一客"观念架构的,而这种观念架构及其双方则均渊源于当下的生活感悟,"思想史"由此而可能.  相似文献   

15.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与影响,但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切入索绪尔与德里达两者之间的思路,我们发现,索绪尔与德里达对能指与所指之间谁决定谁的动力因关系的理解恰恰是颠倒的.索绪尔依凭一位语言学家的视域,是站在逻各斯自律性言说所构造的形而上学本体论之外,认定能指决定所指以分析印欧拼音语言;而德里达必须承认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营构的在场形而上学是所指决定能指,在承认超验所指为本体的终极意义上建构起他的解构主义思想.所谓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动力因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权力关系.一位解构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必须首先是在场形而上学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16.
包装是消费社会中最为明显的标志之一,因而可以以"包装"现象作为切入口,研究传统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的状态和意义.传统文化正是包装中无限延伸出的所指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由此,传统文化在消费社会中一方面被解构、被遮蔽,另一方面又生成着被彰显的契机.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我们要有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安  吕蓁 《学术论坛》2004,(5):174-178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化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实。视觉文化传播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发的"视觉转向"或者"图像转向"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依赖语言的理性思考让位于视觉的感性思维,图像取代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并改变了人类观察社会的视角,语言在这种改变中被放逐;由媒介技术所支撑的文化的模拟和复制形成了"超真实",形象与现实分离,能指与所指分离,视觉景象所制造的"超真实"重新构造了现实,它比真实还真,真实在"超真实"的语境中被放逐;身体在媒介与视觉形象的包围中丧失了存在的意义,空间因"形象的延伸"而改变了固有的空间差异,改变了身体得以存在的范围,身体被放逐。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形成了视觉压迫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8.
认为《远游》非屈原之作的"最坚"证据之一,即"韩众"为"秦始皇时之方士"。然前贤时彦辨析"韩众"所指时,多未能注意到"三个前提""汉人所说之韩众有二"等关键性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不少漏洞。对影响该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多维度的整体观照,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远游》中的"韩众"断非"秦始皇时之方士",而必为先于屈原的得道者无疑。通过《远游》中的"韩众"这一被学者认为"具有很强实证性的材料",无法动摇王逸提出的《远游》为屈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华语小说《我爱比尔》被作者王安忆定义为一部"关心现实的小说",其微妙地呈现出一场东西方之间的话语争锋——致力将对方纳入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参照谱系。"全球化"作为无法逃避的文化经验,为各民族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遭遇机会,同时折射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时如何自处的文化主题。在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一切有关民族主体性的诉求都有可能指向"他人"。这为第三世界以"主体间性"为基石?在既成的差序二元格局中"反客为主"提供了机遇。而同时?本土文化作为东方的发言立足点,在全球化浪潮里已被策略性地"他者化",反被西方的消费文化内化为亚洲人自身的文化共识。作为"自我东方主义化"的东方主体,主人公"阿三"与恋人"比尔"的爱情构成了现代东西方文化间的隐喻。而"中国性"所指代的东方本土经验也成为这场"主体"(他者)争锋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论语》文本中五处"和"的所指,由本义的"声音相应"引伸到"贵和"中"社会人事的和谐、恰当",这和先秦乃至两汉经典诸多关于"和"的论说颇为一致,这些所指间不相同而相通,而此不相同而相通正基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之诸义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仍鲜活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