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78名幼儿和家长为对象,分别调查了家长的亲职教育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家庭亲职教育需求水平整体偏高、需求强烈。其中教养知能需求最高,社会资源需求最低;幼儿入园适应整体情况良好,适应最慢的是情绪方面。家长亲职教育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调适和教养知能需求与情绪情感适应呈显著相关;沟通社交需求与生活料理、情绪情感适应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教师和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可分为哭闹型、粘人型、恋物型和生理失控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分析,入园焦虑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过程中所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过度焦虑会严重影响入园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是幼儿入园之后的主要活动场所,接触最为频繁的教师将会在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视阈,以期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出更加有效的应对幼儿入园焦虑之良策。  相似文献   

3.
以278名幼儿和家长为对象,分别调查了家长的亲职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家庭亲职教育需求水平整体偏高、需求强烈。其中教养知能需求最高,社会资源需求最低;幼儿入园适应整体情况良好,适应最慢的是情绪方面。家长亲职需求和幼儿入园适应成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调适和教养知能需求与情绪情感适应成显著相关;沟通社交需求与生活料理、情绪情感适应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验共同养育关系在幼儿气质和入园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PTQ)、共同养育关 系量表(CRS)以及入园适应教师问卷,于新小班开学一个月后调查了来自上海市三所公办一级园的250户幼儿及其家庭。结 果:共同养育关系分别在幼儿气质的适应性、反应强度、趋避性维度和入园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气质的其余几个维 度和入园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共同养育关系在幼儿气质和入园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幼儿睡眠、如厕、进餐、穿脱衣物、语言沟通、主动表达需求、洗漱、整理物品等八个维度设计问卷对幼儿的独立性进行调查,发现城区新入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不是很好,存在着不少问题,会导致幼儿出现入园焦虑,造成幼儿入园适应困难。  相似文献   

6.
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幼儿园生活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初次来到陌生的环境生活,幼儿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安全危机。因此,如何让初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幼儿园和家长双方应共同携手,在幼儿入园前、入园初等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尽快稳定幼儿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互动仪式链的基础和核心是互动仪式。在情境中参与者通过互动仪式来建立彼此的情感连带,进而形成群体共享符号,产生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幼儿入园焦虑可通过情境、情感、符号体现互动仪式链。因此,从以上三个层次出发,深入探析幼儿入园焦虑之“源”,并从情境的适应、情感的联结、符号的塑造三方面提供纾解幼儿入园焦虑之“法”。  相似文献   

8.
幼儿分离焦虑不仅影响幼儿身体健康,而且早期的过度焦虑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一直是幼儿教师、家长、教育研究工作者包括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现场观察、访谈、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归纳、分析了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分类和表现;发现幼儿分离焦虑在强度和表现形式种类上较以前有所减弱,主要以有声的分离焦虑为主;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发生的过程呈现多样化、反复性;根据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从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深圳市某幼儿园新入园小班32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绘本教学活动、过渡环节的绘本分享、读书角绘本自主阅读等方式,进行为期三周的安全感建立、适应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建立的三阶段的干预模式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以绘本为载体的干预方案能有效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并从中探索小班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的特点,形成可为同行参考借鉴的绘本干预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于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质量,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建构了普惠性幼儿园、政府和入园幼儿家庭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分析,解析各参与主体的动态演化过程及相关变量因素对演化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监管中,演化系统最终会实现(政府积极监管、普惠性幼儿园自律、入园幼儿家庭监督)均衡状态,多个外部变量的共同作用决定着三方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在博弈过程中,政府发挥着显著的主导作用,普惠性幼儿园和入园幼儿家庭的策略选择明显受到政府影响,入园幼儿家庭监督对普惠性幼儿园的策略选择存在明显的间接影响。之后从提升政府的监管效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惩罚机制、重视入园幼儿家庭的监督等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适应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前奏,也是幼儿逐渐融入新环境的必备条件。在和谐视角观照下,影响幼儿不适应行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幼儿身心发展不平衡、社会适应能力欠缺、自然适应能力薄弱。据此,教师和家长可依据 “和合观”、“和处观”以及“和生观”等培养策略来加强幼儿适应行为,从而促使幼儿自身身心、幼儿与社会以及幼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及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亟需提升现实需求下,采用多彩光谱中的故事板语言评估项 目评测青海农牧区在园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幼儿入园后在国家通用语言口语有显著提高,但存在各方面 发展不均衡的特点,5~6 岁发展最为迅速;社区因素、语言环境、家庭与语言背景均与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口语发展显著相关, 其中同伴对对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师幼互动是幼儿在园的人际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形成的核心因素。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与被忽视型幼儿的互动存在以教师权威为中心、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情感特征具有较强的消极性,以及教师对被忽视型幼儿的关注程度呈两极分化等问题。为此,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师幼关系,改善教育行为、学会倾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幼儿园应缩小班级规模,为教师减负,从而改善教师与被忽视型幼儿的互动关系,促进被忽视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我有机会在英国伦敦接触了三所幼儿园,对这些幼儿园的办园思想、管理过程、环境布置、幼儿日常活动安排和生活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了解。在接触中,英国幼教工作者的教育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我将我的所见所闻介绍出来,供我国幼教工作者参考借鉴。 一、三所幼儿园的概况 这三所幼儿园分别为“三一”(TRINITY)幼儿园、斯凯利韦(SCAILYWAYS)幼儿园和“五彩盒”(COLOURBOX)幼儿园,均属私立性质,规模不大,一般收30至40名孩子。在英国,幼儿的入园率不高,据英国政府1987年的统计,三、四岁的儿童合在一起也只有43%的人接受学前教育。许多有小孩子的母亲不外出工作:而是自己在家照料孩子,因为通常入园费并不便宜。一位有两名不到5岁的女儿的父亲曾坦率地对我说,孩子母亲工作的收入未必能抵得上这两个孩子的入园费。于是,入园的孩子数量有限造成幼儿园的减少,而幼儿园的减少又使入园费居高不下,造成入园的孩子更少,幼儿园的规划也就大不起来。  相似文献   

15.
笔者1993年4—5月赴港,参观了香港数所幼儿园与幼稚园,所见所闻,感触颇深,现介绍给广大同仁,以供借鉴参考。 一、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及行政管理体系 香港幼教机构分属于社会福利署与教育署两个部门。幼教机构形式多种样,大致可分为幼儿园、幼儿中心、幼稚园。一般而言,幼儿园与幼儿中心由社会福利署负责管理,幼稚园由教育署管理。前者主要是福利部门和教会主办,目的在于帮助经济收入偏低家庭的幼儿入园,带有较强的福利性,需要政府资助,条件、设备较差;后者大多由私人开办,带有较强的商业性,幼儿入园交纳的费用较高,园内设备齐全,条件好。目前从数量上看,私立园逐渐增加,数量已超过社会福利署办的园,原因在于幼儿园与幼儿中心不断增多,使政府越来越难以负担,政府只好减少其数量,压缩投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香港大力鼓励私人办园。  相似文献   

16.
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研究者选取了武汉市某一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观察法与访谈法,重点考察了大班幼儿谦让行为数量、谦让者性别、谦让对象、谦让行为动机、谦让行为主题内容、表现方式等,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大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呈现如下特点:幼儿谦让行为的动机以非功利型为主;幼儿谦让行为的主题内容以玩具谦让为主;由女孩发起的谦让明显多于由男孩发起的谦让;幼儿谦让行为主要发生在关系较为亲密的同性同伴之间;幼儿谦让行为表现方式以非言语型为主。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活动因素、教师因素。据此,研究者提出促进幼儿谦让行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北京市3所幼儿园中的师幼互动过程进行多次半 日观察,并对各种类型的教师互动行为和幼儿互动行为进行编码。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绘制行为序列转换图,探究师幼互动的 行为模式。结果发现,认知激发在教师互动行为中占比最高,任务导向在幼儿互动行为中占比最高。师幼互动中存在较强的情 感和认知积极循环,教师和幼儿通过互动在情感和思想上的相互促进;师幼互动也存在管理的消极循环,班级秩序难以改善;此 外,同伴互动和教师的认知激发是促进幼儿参与任务的重要因素。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增强师幼互动敏感性,营造 温暖关爱的园所情感环境;打破师幼互动消极循环,采用建设性协调策略;发挥同伴和教师的作用,促进幼儿参与任务。  相似文献   

18.
择园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的教育热点与社会热点问题,而时代特征明显的八零后一代已经成为新一代家长,其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入园问题也愈加关注。调查显示:城市八零后家长择园观存在较大差异和一定的误区,而通过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幼儿园保教关系、掌握正确的择园策略,可为家长科学择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水平不高,具有零散性、浅表性、单维化、直观性、主观性的特点。幼儿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发展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特点,小班到中班年龄段发展迅速。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是在受伤、触电、中毒的认知方面,男幼儿较女幼儿水平高。园所之间有一定差异,城市园幼儿的认知水平整体上略好于农村园幼儿,特别体现在概念认知和事故原因认知方面。影响幼儿意外伤害认知的因素有思维发展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生活经验、事故类型、地域环境、教育质量。研究建议,转换安全教育视角,遵循并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水平,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完善安全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针对年龄、性别、园所、事故类型的差异特点进行专项教育。  相似文献   

20.
立足贺兰山岩画文化构建园本课程,就是将贺兰山岩画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以非制度化的方式转换为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内容。将贺兰山岩画文化资源要素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有机融合,构建包括园本课程理念、课程资源、课程体系、课程评价制度等多个要素协调发展的园本课程。通过提升教师的本土文化自觉、增强幼儿本土文化体验、拓展园本课程的时空范畴、开展主题课程等实践途径来实现贺兰山岩画文化的园本课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