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制约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体制障碍是: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效率低下,财政体制不完善,制约着农业工业化发展;现行金融体制导致农业工业化“贫血”;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滞后、农业工业化科技创新和应用体制不完善,不利于农业工业化发展。要加快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必须以扩大县权为目标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培育营销组织体系为重点完善农业工业化经营体制,建立以多元化社会投资为支撑的投融资体制、支持农业工业化发展的财政体制、有利于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城乡统筹化管理体制、以城市现代产业改造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工业化科技体制,加快促进湖南农业工业化信息体系建设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应兼容农业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农业制度创新可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有效激励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制度创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重要的制度目标。在农业制度创新与安排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快建立和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市场竞争及价格机制 ,发育农产品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 ,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与调控  相似文献   

4.
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位置不是"牵引车"和主要发展目标,而是其经济崛起的基础.因此,中部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全力争取来自产业外部的大力支持,强化区域性特色农业的商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而在战略布局上则应明确区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型农业、有区域性特色的商业化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应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为支持中部农业发展,国家须在粮食生产补偿和利益协调机制、财政与金融支农模式、经营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有序转移,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在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把全面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立足于给予农民工以国民待遇,着力破解农民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壮大县域为重点的多元化城镇化路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依法保护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权益,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模式,从而推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波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其主体是农业科研机构,有政府和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中心作支撑,多种环境要素构成了发展的动力,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飞机型”结构模式。这个系统具有政策设计、研发实施、中介服务、研发融资和教育培训等多项功能。我国可借鉴波兰的经验,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下,理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将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保险深入持久发展作为逻辑主线,以保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制度迁移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实现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保险发展的现实困境、高新技术挑战、农业保险扶贫的战略要求、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最后,结合时代背景,对农业保险的深入创新发展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与农业增长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增长及其增长的制约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增长的几次快速增长源于土地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收益,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农业增长缓慢的问题,说明我国存在着制约农业增长的因素,本文认为制约因素主要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推行反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受到阻碍,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构偏差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城市,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政策因素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业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使工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出现大量的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所以,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和就业从农业部门向现代部门间流动,是解决农业增长和工业增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高层次的学术论坛,2009"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于2009年11月1-3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17个国家的133名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参加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以"农村发展:科技.金融.政策"为主题,安排主旨发言15个、分组报告61个,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农村金融市场与组织创新"、"农村环境保护"、"土地综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服务"、"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主题从微观、宏观层面对如何通过科技、金融和政策的创新,推动农村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与交流。本届论坛的一致共识是:科技与金融是当今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制约当今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是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要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以及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业风险的规避与农业保险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农业风险的外延与内涵扩大,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还包括经济、技术及制度等方面的风险。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众多,而农业保险制度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有独立的运行空间,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营造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合理定位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创建农业保险的多元化组织体系等均是构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签约双方地位的非对等性、契约本身的非完善性以及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败德问题.将合作制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增加农户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收益.但同时,合作制的制度缺陷促使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即集合作制与股份制特征于一身的股份合作制的引入,它不仅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促使公司和农户增加资产专用性投资,稳定契约,减少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在于通过股份制的利益机制联结农民,通过合作机制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重塑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逐渐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它由若干个内在运行机制所组成。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实际,对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观,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民权益的一条路径。要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重塑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体系。基于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界定,进一步探寻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困境,进而构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主体互动体系,并上升的法律范畴对各主体的合法权益予以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和农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和实践都证明,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而农业产业化又必须以品牌化作为途径。因此,本文运用农产品品牌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增城菜心这一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现状及其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从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重要参与主体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但是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制度欠缺。为此,运用理论创新的方法,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视角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体包括:倡导包容性增长理念、强化包容性增长责任、落实包容性增长措施,出台专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从主体地位、管理体制、主体间关系、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农村“三化同步”的经验及其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既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又是相伴相随、交织在一起的发展过程。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日本1961年制定《农业基本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功地解决了三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缩小了农工间不平衡发展和城乡差距。日本经验证明,建立健全农村"三化同步"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且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陕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陕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高科技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高新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地市农技推广组织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建全农业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行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已不适应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呼唤体制改革和创新。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在广大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家庭经营和农户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有利于农村经济实现“第二个飞跃”,有利于农业生产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发展农业的合作经济,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一方面是发展城市工业化,更重要的方面是发展农村工业化。西部地区以农村工业化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路径是:延长农业产业链;进行体制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创造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信息化推动和创新农村推广传播体系,是农村发展的要务。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分别进行这项工作,已卓有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部联合科技部、农业部组建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正是针对具体情况、端正指导思想、整合集结各方力量、创新农村推广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将会在四个方面支持和推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