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进行研究的标准、理解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认为,理解的客观性是作为理解活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检验标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做一个包涵各方面内容的“复杂事件”或“综合性问题”,分层次地为其设定评判标准,才有助于科学地解决其检验标准问题,才能有效克服把实践作为唯一标准所带来的各种困扰。  相似文献   

2.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解放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利器,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去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新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排除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六大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学习理解机制、解放思想机制、实践机制、民主纠错机制、与时俱进的创新机制及文化整合机制。六个机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再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是一个立足当代解释学视野才能提出并获得解决的问题。从哲学解释学角度思考,任何文本要获得理解,都必须既由文本的性质和特点、又由理解者的生存境况所决定。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言,一方面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给出了其“被化”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实践发展要求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实现其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理论基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内容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决定性影响。考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内容的理解和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对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理解、接受、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个体价值维度。从社会价值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过程;从个体价值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却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优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主体能力的过程。据此,准确理解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观点的研究是科学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讨,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发展的观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以整体的视野理解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历史、创新规律,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发展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8.
宋一 《中南论坛》2009,4(1):66-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从文化自觉的内涵看,文化自觉是从文化与实践的关系角度上的理解,是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角度上的理解,是从文化与创新的关系角度上的理解。从文化自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文化整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文化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当前,需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以文化自觉为途径,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以文化自觉为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既是时代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时代特征,焕发出时代的气息,才能使其中国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落脚点,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指出对二者的结合要辩证地理解。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这一活动能否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亦离不开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阚可以看出,科学、正确的国情观既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的必然结果和生动体现,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基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对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问题的解决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实际或国情,而且也离不开对世界历史大局与大势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因而也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终其一生,不仅注重了解中国,而且非常重视了解世界,具有强烈的世界历史意识和广阔的世界视野,在他处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这种意识和视野处处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因为具有了既对中国社会实际的了解又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识,毛泽东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的实现路径,认为惟有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维路径,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发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非哲学化,无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哲学观和哲学思维方法。改革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哲学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本清源,才能保障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永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反对主观主义错误,实践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正确开展党内斗争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最重要的是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五四”前后,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促使中国思想界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瞿秋白迈出了全面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步,首倡辩证唯物主义,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全面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与理解、对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初步探索,虽然带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大钊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程前宝贵的探索道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解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具有十分重 要的启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视域融合是发生在异质文化互动中的。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域 融合使历史文本的作者与读者之间不仅存在着时间差距,而且存在着空间意义上的文化差距。对于实现这种 视域融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实践中把握视域融合过程的问题逻辑。只有深入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过程 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通过视域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性和价值追求存在多样性,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特别是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论断。从马克思主义行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时代化,在时代化的过程中也相伴着中国化。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