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从表面上看很象一次运用现代逻辑推理的辩论,其实,庄子是要借辩论知鱼与知我的过程中蕴含我心他人难知的问题,庄子所谓鱼之乐是庄子道心之乐向鱼的投射,惠子难以得知。庄子的道心经过了“心斋”与“坐忘”后的自我经验的超然境界,没有经过自身的修证是无论如何难以感知的。这种道心只可以修证而不能言传于他人。此理既合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也合乎《庄子·知北游》中“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说法。所以,惠子想通过逻辑推导的方式证明庄子不知鱼之乐也是可笑的。  相似文献   

2.
一、“因”的认识论原则和形名说的唯物主义观点宋尹学派从他们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认识论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心术上》说: 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这是认为,认识的客体和认识的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所知”,是“彼”;后者是“所以知”,是“此”。同时,两者又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客体需要认识主体,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这种认识论上的重要思想,启发了以后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家。至于“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明确提出要把认识本身当作研究的对象,就更富有启发意义了。显然,  相似文献   

3.
《史记·李将军列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一句中,“知”的词义即是“知道”,这是“知”的古义,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意义。那种认为“知”古义只是“深知、熟知”或“了解”,“知”的今义才是“知道”的认识,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一学术界通常认为,荀子所说的“人性恶”是指人的自然本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素质。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也,是禹桀所同也。”(《荀子·荣辱》下注只引篇名)这些不需要人们的主观努力和积习就有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是人的自然本性。它不分人之尊贵卑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共同本质。我认为,这不是荀子所说的“人性恶”的本意,而是把它作为人类生存的前提加以论述的。即是说,人与一切动物一样,他“有气”、“有生”、“有知”。这种“知”,只是“知食”、“知色”、与生俱来的“知”。这种“知”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与基础。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荀子之所以把人的这种自然之性称为“性恶”,是为  相似文献   

6.
《经传释词》既误以反诗句之“不”“无”为语词,予撰《反诘句相反见意》以正之。王氏凡遇古籍中有“不”“无”字句而稍难于理解者,又多以“不”“无”为语词。此亦不可不辨。夫“不”字为语词者,仅限于《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一类名释,“不”字实无意义可言。故《玉篇》曰:“不”词也。其他“不”字皆有意义。如《书多方》“尔尚不忌于凶德”,言尔曾(《说文》尚,曾也。)不畏于凶德也。《诗·抑》“尚不愧于屋漏”,《楚辞·九章》“尚不知余之从容”。皆“尚不”连文,“不”岂语词,《诗·何人斯》曰:“否难知也。”否即不,上句曰“还而不入”,则其与于谮我情事,不难知也(参《毛诗后笺》)王氏以“否”为语词,(?)未达诗之旨意。《思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知行递变”是新闻写作运思过程的基本规律 ,整体地看 ,运思是由“知”(提出目标 )到“行”(抵达目标 )的过程 ;微观分析 ,各阶段也是“知”—“行”的层层推进 ,前阶段“行”的结果作为后阶段的“知” ,后阶段的“行”实现完成着前阶段的“知”。  相似文献   

8.
郭店儒简非常重视“命”,主张人们要知命。要知命首先就得“知天、知人、知道”,“知天、知人”就是要“明于天人之分”.“知道”主要是了解“人道”。其次要知命还得“知博”,“知博”就要博学于礼。最后知命要“无必”,即不固执。知命的目的是“知行”,要知行首先就得按礼的要求行事,其次还得明于天人之分,最后还要有智慧。知命的主要途径是“反己”,反己还要具备“闻道”、“知本”和“恒心、恒志”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凡诗经属于反诘句型者,毛苌郑玄皆从正面作为解释。例如《行露》“岂不夙夜?”毛传:岂不,言有是也。陈奂日,经反言之,传正言之,可谓善会经旨矣。又如《车攻》“徒御不警?大庖不盈?”毛传云:“不警?警也;不盈?盈也。”郑笺云:“不警?警也;不盈?盈也。反其言美之也。”郑云反其言美之,乃谓毛传之“警也盈也”是从诗“不警?不盈,”之反面而正言之,以赞美周宣王田猎。即将否定的反诗句,作为肯定的解释.但须知此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9,(26):52-53
中国的先贤们在知与行还是行与知的哲学思考上有过激烈的交辩。“知”为知晓利弊。“行”为可行与不可行。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思维与行为程序的颠倒,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知道了是非而不去做,是知而不行,做了之后才知道是非,是先行后知。  相似文献   

11.
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会变化无穷而不困窘。  相似文献   

12.
养气 孟子讲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话,也被一些论者认定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其实,这顶帽子并不恰当。且看原文: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相似文献   

13.
李布青先生编著的《金瓶梅俚语俗谚》一书 ,曾引起学界的注意。披阅之余 ,觉仍有疑义 ,如“割股的也不知 ,捻香的也不知”、“水米不打牙”等有望文生义之嫌。断句也有可商榷之处 ,如“没时运的人儿———漫地里栽桑”、“睡里梦里 ,要知山下路”等。另外关于俗语的界定也有不准确的地方 ,如把“说出来的话 ,灰人的心”等不成其为俗语的词条列入。  相似文献   

14.
“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原始义为“不虑而知”。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良知”本体和“致良知”工夫紧密相连。王阳明虽然在其义理体系下对这一概念重新加以诠释,但是这一概念“不虑而知”、“不虑而能”的原始义没有随之而被消解,“良知”概念的底色被保留下来,并且规制着这一概念的意义诠释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安女士程金凤在《己亥杂诗跋语》中称“天下震矜定庵之诗,徒以其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夫人读万卷书供驱使,璀璨瑰丽何待言?要之有形者也。若其声情沈烈,恻悱遒上,如万玉哀鸣,世鲜知之。抑人抱不世之奇材与不世之奇情,及其为诗,情赴乎词,而声自异,要亦可言者也。至于变化从心,光景在目,欲捉已逝,无所不有,所过如扫,物之至也无方,而与之为无方,此其妙明在心,世乌从知之?凤知之而卒不能言之。”这些话,既涉及龚自珍诗歌艺术风格的某些方面,又言“世乌从知之”,而她自己也“知之而卒不能言之。”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朱晓鹏孔子历来都被看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他也懂得知进知退、主张“不可则止”。正因此,孔子的有关避世思想长期被淹没不现,在学术研究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可喜的是,近来已有一些研究者注意以了这个问...  相似文献   

17.
也句来语气词“也”字是否具有表疑问的功能?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有两点:(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  相似文献   

18.
曹琳 《山西老年》2012,(10):59-59
一德明代文学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三戒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全指出,养生之法一日寡欲,二日慎动,三日法时,四曰却疾。五知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发;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六节明代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七宜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老人饮食宜早,宜缓,宜少、宜淡、宜温、宜软、食后宜以温茶漱齿。  相似文献   

19.
熊十力区分了哲学与科学,在此基础上,严辨哲学之知与科学之知。他认为两者分属不同的层次,哲学之知属于“性智”,科学之知属于“量智”。“性智”是对宇宙人生本体的认识,“量智”是对功用的认识。在为学上,熊十力认为思维的方法、建构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密切关系,他强调思维与修养的交互作用与统合,也即所谓“思修交尽”。  相似文献   

20.
“知’塔指认识或知识,“行”是指行动、践履,更确切地说是实践。毛泽东的知行规,是他继承和发展传统哲学观点的突出标志,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一、毛泽东的知行观是区别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有的旧物主义者已经提到了行的问题,但是他们不了解行的本质,不了解行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他们的知从根本上来说是排除行的。老子在知行问题上强调知,否定行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偏,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老子》四十七章)老子否定“行”的作用,在认识论上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