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为保障海上浮动核电站安全运行,文章以海上浮动核电站失水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个体、设备、环境、管理4个维度提取13个影响失水事故的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方法分析13个因素的层次关系,结果表明:员工心理状态、员工生理状态、管路状况和电磁排放控制线路状况为影响失水事故的直接因素,法律法规为底层因素,其余因素为中间层因素,针对模型结果,提出了浮动核电站失水事故相关预防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浮动核电站的设计和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核电站组织风险已经成为核电站安全运行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概率安全评价中考虑组织风险因素是核电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建立组织风险因素与PSA之间转换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对组织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组织风险因素受人员行为形成因子的影响,其影响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估这些人员行为形成因子对于事故后操纵员的影响可以计算组织因素对核电站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核电厂人因失误机理并为后期人因失误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采用“组织定向人因失误分析技术”对2010—2020年核电厂208件人因失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获得样本数据,经统计辨识主要的人因失误类型(知识型、规则型和技能型)和影响因素(如教育培训、组织设计、规程、人机界面等),结合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构建主要人因失误场景(如知识/技能经验、注意力、压力和态度等)。由于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因而采用QAP方法(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二次指派程序)对人因失误场景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知识型、规则型、技能型人因失误因果模型,辨识不同的人因失误场景,揭示人因失误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的人因失误类型其产生机理以及场景显著性不同,为人因失误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企业安全生产系统人因失误的可修正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安全生产系统是由物质技术、个体成员与人文社会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导致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人因失误。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可以看出,影响系统中人因失误的因子主要包括物质性因子、社会性因子以及个体性因子三种。这些影响因子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人因失误具有明显的可修正性。参照一定的人因失误修正效果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修正安全生产系统的人因失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煤矿安全的调查研究表明,人因失误是引起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煤矿事故人因失误机理进行研究和加强人因失误的控制是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实证研究,构建了煤矿安全事故的人因失误因素结构图,然后利用AMOS4.0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组织管理因素、矿工冒险与侥幸心理等是导致煤矿安全的关键人因失误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因事故预防与减少综合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量数据与事例来说明了人因失误 事故对系统安全的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失误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人因事故预防和减少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应用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选煤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建立了基于累积负积分的不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实行不安全行为负积分的累积周期方式,导入安全生产主导要素控制方法所对应的人、机、物、环境、作业过程、组织过程、控制过程及其结构关系等相关生产因素、安全因素,变以惩罚不安全行为为主的事件管理为控制不安全行为之安全资源的配置、运营及交换,实现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误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也由个体转向组织,这为人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以往关于组织失误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组织管理因素对人因事故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对于组织内部各因素对人因事故的影响力却缺乏研究。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是由在组织中主要承担战略决策职责的高层管理者所组成的团队,是决定组织发展和影响组织绩效的核心群体,对组织错误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在人因事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通过高管团队起源、假设、研究不足与固有局限分析,从高管团队视角对组织错误展开研究,期待为组织错误提供新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海上浮动核电站项目建设难度大、周期长,对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要求较大,这就使得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多样且复杂。为了对风险进行定量化分析,文章使用G-ANP(灰色网络分析法)方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在构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指标体系后,将灰色网络分析法应用于指标的风险评价,建立海上浮动式核电站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某一具有可行性建设的项目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发现其关键的风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建设项目的风险规避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因失误是核电厂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对电厂安全保障起重要作用。为此,文章对人因失误开展了失误模式、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在文献分析和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核电厂主控室人机交互每个认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模式。如,监视过程的失误模式有目标错误、遗漏、误读、听觉失误、时间延迟等。分析了每种失误模式产生的原因,如,监视过程中的目标错误原因有信息负荷过大、紧张、信息显示不醒目、人机界面结构、经验、显示方式的动态变化性。文章基于主要的失误原因,从整体角度分析了预防措施,包括:经验与培训水平、组织管理、人机界面、任务相似性。这些成果对减少核电厂数字化人机界面下的人因失误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分析了115起核电厂执照运行事件报告(Licensed Operation Event Report, LOER),并对影响核电厂事件发生的人为因素进行分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路径系数,两两比较得到层次分析模型的判断矩阵,进而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同时对核电厂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做排序分析,找到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从而促进核电厂系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核安全文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基于人因视角从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建立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核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另外,为克服专家判断带来的不足,基于Z-number方法建立核安全文化评价技术,考虑了指标评估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真实。建立的核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于加强核电厂人因失误管理、核安全文化建设以及提升核电厂的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调试是核电厂建设过程中由建造安装过渡到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调试阶段存在工期紧、大量交叉作业、团队协作活动多、未知风险多等特点,导致人因事件频发。文章基于WANO根本原因及原因因子分类框架,采用屏障分析技术,对我国某核电企业2009-2018年共155份调试人因事件报告中事件失效屏障及其根本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实践、规程制度与文件、人员本身因素、培训授权、监督方法、语言交流是主要的失效屏障;规程没有得到使用、规程不完善、技能不足、岗位培训和岗位经验不足、进程没有得到充分监督、班组间交流不充分等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核电厂数字化人机界面改变了主控室操纵员的认知负荷,对核电厂的安全产生影响。文章在认知负荷理论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基础上,利用SGE、GTE、注视点个数和注视时长等四项眼动指标构建了基于眼动数据的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认知负荷量化模型。在DCS模拟机上对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束后被试者填写NASA—TLX量表,并计算和收集所需要的眼动数据。对量表得分Pn和四项眼动指标的乘积M进行相关性分析,对量化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对Pn和M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模型指数,并计算Pn与计算值P之间的误差,验证了量化模型的准确性。基于眼动数据的核电厂操纵员认知负荷量化模型的提出,为眼动指标应用于核电厂安全领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爆炸并引发了核泄漏,核泄漏对日本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这次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核电的安全性。在核电行业没有解决安全性之前,大部分国家不再审批新的核电站建设项目,这些国家由此引发的能源需求缺口将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填补。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石油的清洁性优于煤炭,因此,石油的需求将增加,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另一方面,日本工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日本对石油的进口将减少。二者共同左右国际油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16.
核电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核技术在能源和非动力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核产业的研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文章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分类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核电产业的五个关键问题:核电产业的竞争优势、发展战略、影响要素、产业集群和制约因素等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核电产业理论研究上呈现的特点、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核电产业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内陆核电站正处于重启阶段,科学完善的核电厂选址政策和程序是保证核电厂安全运行的第一道屏障。法国和美国是两个最具典型的拥有丰富内陆核电站选址和运行经验的国家,比较分析中美法核电厂选址政策的演化过程以及选址的一般程序,可看出美国拥有更完善的核安全体系结构,而法国却有着便捷的审批程序;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出适合我国内陆核电站选址政策的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