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出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观阶段;社会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观阶段;人类发展观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我国国情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考察国外发展观演变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指出国外发展观历史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违背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3.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观的两种历史形态 ,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的 ,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一个经济过程 ,从而混淆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造成了发展中内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矛盾。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是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一种综合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既表现出在发展的内涵及其方式、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衡量指标、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区别 ,也呈现出在共时态上的依托性、在历时态上的相继性和重视经济发展的共同性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发展观的演进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历史分析等方法,从三维角度分析了现代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即单纯经济增长论一社会发展论--环境保护论(包括"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和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四个阶段.指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同时又借鉴了世界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传统发展观是理性主义发展观、"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科学 发展观凸显出社会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观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6.
自由发展观打破了"以物为中心"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狭隘发展观旧范式,从自由的角度确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与发展的新型发展观,认为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存在诸多思想相通和理论关联之处,自由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增强对自由发展观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对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国外发展观的演变与中国发展观的确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国外发展观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取代以物为中心的增长观的转变;从对进步的关注,扩大到对发展所引起的问题和代价的重视;从对欧美模式的效仿到追求自主发展的观念转变.十六大确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总结,更体现了对当今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理念的批判继承,具有先进性,能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发展始终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古代中国的圣哲们创立了朴素辩证法的发展观成为中国发展观的源头.在西学东渐的近代社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被西方充满科学力量的进化论所折服,他们曾致力于用进化发展观来论证变法图强的合理性.而到了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相继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赶超"发展观到"硬道理"发展观;从"硬道理"发展观到"可持续"、"协调"发展观;从"可持续"、"协调"发展观;从"可持续""协调"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呈现出的特征为:(1)从发展轨迹上,呈现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2)在发展现念上,实现了从手段论到目的论的革命性变迁;(3)在发展实践上,实现了由更多地的强调经济建设的"片面""单一"发展观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援助的发展受发展观的影响。迄今为止,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经济增长观、社会发展 观、综合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几个阶段。在不同发展观的影响下,国际教育援助也体现出不同的关 注重点和援助战略。此外,受发展观演变的影响,国际教育援助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从关注经济增长转向 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实现了从“硬件支持”到“软件建设”的转型;援助的方式从“项目援助”转向“部门援助”和 “计划援助”。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归宿点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分析科学发展观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理论,而其中所蕴涵的"一核心四维度(价值核心、内容维、空间维、时间维、方法维)"系统结构,就体现了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系统观、时空观、进程观的有机统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理论进行了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加拿大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资源开发在加拿大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加拿大资源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不局限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开发,对临沧市乃至云南省对外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临沧具有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在参与次区域合作开发中,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需要背靠全国,面向东南亚,经贸并举,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等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人均产量的增长,而后者是指经济结构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进步。正确理解经济发展概念,有助于形成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工业化合并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摆脱欧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资源极度开发和高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影响,重新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指标体系,创新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创新社会生活方式,以引导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工业化合并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摆脱欧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资源极度开发和高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影响,重新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指标体系,创新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创新社会生活方式,以引导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 2 0世纪人类经济道德观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的必然结果 ,是人类“环境哲学”的重大进步 ,也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生态产业观、技术观、资源价值观 ,倡导文明生产观、生态消费观、国际经济合作观 ,是构筑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道德新体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透支行政是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事务管理职能的过程中透支行政资源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资源的行为,具有错位行政性、指标至上性、行为短期性、举债盲目性等特点.透支行政造成了宏观经济管理中综合平衡角色的缺失,导致各种资源的不必要耗费,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给政府行使公共行政管理带来危害.要通过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官员素质教育、强化制约、监督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