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学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是高等学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支部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提高支部工作水平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基层支部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如何有效地搞好基层支部建设,发挥党组织的良好作用对于当前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结合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实际,阐明了基层党支部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组织应该发挥的纽带、堡垒作用以及应有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斗争》(西北版)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主办的机关刊。该刊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刊发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文件与决定,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文章,指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支部建设应重点做好动员群众、培养支部独立工作能力、开展好支部的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党员队伍。该刊虽存在时间不长,但为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今天办好党刊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探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高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发展骨干、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未来接班人的高校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高校基层党支部承担着特殊的现实任务。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高校基层党支部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基层党支部应加强支部班子和思想理论建设,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建成学习型组织,开创支部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基层支部工作实际出发,着重论述了高等院校研究所一级党支部发展和建设的基本想法和工作思路,阐明基层支部书记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基层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要创新思路和模式.中共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支部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以组织建设为龙头,提高竞支部战斗力和党员培养质量;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党员永保先进性长效机制;以组织文化建设为平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社会实践为栽体,强化党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面对高校教师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教师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建在教研室有利于教师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薛锋  张妍  张国胜 《金陵瞭望》2011,(27):57-58
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秦虹街道工委抓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推行了“任务支部旗帜岗”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根据党员群众的社会行为、服务意愿、兴趣爱好,积极把党的工作融人社区建设管理和社区群众团队中.努力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现代社会的工作思路与指导方向,中年同志是处在各级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他们既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有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把握支部管理的合理化,能使党支部作用得到持久发挥,才能真正使基层党支部工作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吴海鸣 《金陵瞭望》2010,(23):69-69
今年年初以来.雨花台区商务局工委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系统基层支部实际.理清建没思路.突出“牢记宗旨.增强活力.提升能力.突显作用”的建设主题,扎实落实各项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5.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6.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