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我国失业形势严峻 ,尤其是失业者中的弱势群体处境更为艰难。本文分析了失业者弱势群体的特征及其再就业面临的特殊困难 ,并提出一系列对策 ,旨在为解决这个群体的再就业问题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失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 ,减轻和克服失业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当前对失业的界定存在着一些缺陷 ,应当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功能 ,从单纯为失业者提供生活费 ,发展到资助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以激励和促进失业者尽快就业。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失业问题的认识往往片面地关注失业者经济来源的中断,在治理失业问题时也往往只注重对失业者进行经济的补给。失业的实质是一种全口径意义上资本循环的中断与无法接续的状态,相应地,再就业过程在本质上是将中断的资本循环重新接续的过程。治理失业问题,固然应给予失业者以经济资本的补充,但更重要的是应当为失业者转换提升人力资本和扩大社会资本提供帮助和支持,从而尽快使其中断的资本循环得以接续,顺利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4.
失业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面临的共同性难题,它不仅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生活,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各国均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顽症。其中法律对策可谓是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对策,对此本文略作分析。一、制定专项法律,治理特殊群体失业在技术飞速进步,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知识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些特殊群体因受教育的状况、年龄、性别、专业技术、健康状况等因素而不能找到相应工作岗位,从而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失业群体,如青年失业群体、妇女失业群体、残疾人失业群体等。…  相似文献   

5.
失业是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商品经济运动相联系的社会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过于求.用人为方法实现充分就业,使企业中出现了大量隐性失业者.改革就业制度,隐性失业显性化,会给失业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损失,但对提高效率,强化企业管理,降低工资成本,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经济结构等有一定积极作用.为消除失业带来的问题,除了要千方百计增加有效率的就业,还必须从保险范围、基金筹集、待遇标准等方面完善和改革我国现行待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伴生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经济、社会现象。失业不仅是市场低迷的直接后果,亦是经济增长的刺激因素。缓解失业者的困难有选择性的人道主义社会救济与普遍性的制度化失业保险两种方式。西方社会大多有较为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内地正在建立、健全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香港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则为社会救济。加大失业保险和刺激经济发展双管齐下,应是解决失业问题的系统举措  相似文献   

7.
失业女性就业再就业难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现实。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制约失业女性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就业岗位短缺、经营主体趋利化的行为选择、社会公共品的缺失和失业女性人力资源存量不足等。推进女性就业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特别是失业者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日记追踪法对100对失业夫妻进行了14天的追踪研究,并采用混合模型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夫妻支持在中国失业群体压力-应对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面对不同的压力,失业者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而且面对失业压力,感受到较多夫妻支持的个体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即或采用积极认知再评价,或采用求职应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战争、自然灾害、不平等条约与世界经济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失业问题愈来愈严重,失业者遍及全国各行各业,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以贫穷最为突出。失业群体在穷困的折磨下,有的家庭破裂,有的选择自杀,这些行为威胁到了国家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0.
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在以解决大萧条时期美国失业问题为最根本目的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在随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美国失业保障制度在整体理念和政策内容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而又显著的变化.由此可见,失业保障制度对于缓解失业者痛苦、帮助失业者恢复就业、加快美国经济复苏起了关键性作用,值得其他国家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城市--长春市失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运用均值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差异进行辨别,发现对有再就业意愿的失业者而言,搜寻工作的思想观念与方式、失业期间的活动能力、失业者的心态、当地公共就业服务质量都是导致失业者再就业行为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由此笔者分析了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内在机制,探讨激励失业者积极再就业的措施,以期为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游民化及其社会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多年累积,大学生失业人员呈现出"群体化"、"游民化"的特征,共同的教育经历、就业挫折和负性的心理感受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群体",他们在承受生活窘困、身心痛苦的同时也可能对社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失业大学生的应激管理、社会支持、心理疏导体系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失业保险递减支付与固定支付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化的Shavell and Weiss失业保险优化模型基础上,运用具体失业登记数据模拟保险金随时间递减支付的失业保险模式,其结果显示:在相同失业保险成本下,递减支付模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就业;而且增加了短期失业者的福利,相对减少了长期失业者的福利,从而可以抑制其长期失业行为,使其尽快就业。所以在我国如果施行递减支付模式,其结果必定会优于固定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正在记录不景气环境下中国职场人的悲欢经历,每一个失业或准失业者,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温暖,找到共鸣,找到支持,甚至机会。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重点对上海16个区残疾人失业者的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表明,失业残疾人就业意愿与个体一般特征、残疾等级、就业能力、失业时间及家庭经济有关.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区、年龄、失业时间、家庭经济对就业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男性、残疾等级、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对就业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残疾类别中除精神残疾外,其他残疾类别间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本研究对提升失业残疾人的就业意愿,推动实现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看法与态度,作为社会舆论导向将影响失业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状态。调查结果显示:(1)62%的公众与失业大学生有接触,失业现象较为普遍;81%的公众在关注大学生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热点;84.6%的人认为大学生失业合理,是公平竞争的结果。(2)失业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阻碍大学生成长、干扰家庭和睦、影响国家稳定。(3)87%的人对失业大学生群体持体谅、信任等积极态度,60%的人认为失业者遇到的最大困境是发展受阻和信心失落等精神层面的打击,而经济窘迫并非主要挫折。(4)大学生失业的首位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包括就业要求及期望,其次是学校教育、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更新。(5)超过50%以上的公众认为,应该对失业大学生实施帮助,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层面。  相似文献   

17.
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生产要素,全社会的产出水平就能得以提高;对于失业者个人而言,失业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失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降低失业率是任何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什么是失业呢?失业是指劳动力人口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而又无法找到工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年龄在16~60周岁之间的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在我国,下限与之相同,上限则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准)又把劳动年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和社会歧视双重威胁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社会网络的构成、特征.并探讨其与维持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方便抽样方式获得样本并以结构式访问收集资料,对进入无锡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277名吸毒者进行社会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与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人群普遍感到社会歧视的存在,其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网络仅限于父母、家人、朋友等非正式群体;与社会间互动的缺失以及吸毒者的标签化导致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正式群体在其治疗、维持及社会救助中未起到主要作用。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社会网络的特征将影响维持治疗的效果.加强该人群与正式社会网络的互动对恢复其家庭和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失业后的应对方式对失业者的再就业情况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与失业人员关于下岗后的应对方式所做的深度访谈,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失业者的应对方式有三类:问题应对、情绪应对和无为应对.(2)这三类应对方式出现并存现象.(3)我国失业人员与国外的失业人员比较在应对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试工制度 在解决失业问题过程中,英国政府把重点放在长期失业者身上。所谓长期失业者,是指失业已6个月以上的人员。对于这些人,政府采取了一种“试工”制度,即失业者在领取失业津贴的同时,他们可以去一些企业展示自己的本领。企业也乐于不花钱而享用3个星期的免费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