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杰 《学术界》2007,(2):226-230
金融业是信用构成的主体体系,金融市场是信用产品运行的市场。金融业是一国经济体系的核心构成,而金融业完全依靠金融信用构成和维持,风险极大。因此,必须保障金融信用的安全,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2.
金融业是以参与者的信用为基础 ,又以金融信用为工具、要求稳健发展的行业。可以说 ,信用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 ,信用制度是金融法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从金融法治建设中的信用制度入手 ,分析实践中金融信用缺失的种种现象 ,并对完善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秦凤鸣 《东岳论丛》2002,23(6):46-48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信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 ,是体现债权债务的一种契约关系。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 ,金融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自于社会信用的短缺。应当以个人信用体系为突破口 ,促进信用信息的商业化 ,确立与契约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信用观念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信用观念淡化、信用体系缺失等。因此,加强信用理念建设,规范和发展社会信用体系是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间金融如何开放、怎样监管、以何种形态呈现在金融市场中,均是当下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立法机关困惑的问题。这种困境的出现,核心问题在于从政府到市场、从监管者到金融消费者均对民间金融的信用心存疑虑,疑惑是对民间金融整体信用环境的不信任,更是对民间金融个体机构的不信任,其衍生出的诸多不信任弱化着民间金融“阳光化”的基础。反思、重释和重塑民间金融的信用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将给予民间金融新的信用内涵和成长根基。  相似文献   

6.
完善金融信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料统计,西方国家所有商业贸易的90%系采用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采用现汇结算。而反观我国的现状,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现汇交易达到80%。由此看来,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已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要树立信用意识,以保证金融业健康发展。 一、金融信用的概述 什么是金融信用?金融信用是指银行借贷或商业上的赊销、赊购,是与市场经济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西方,信用最早产生于美国,从20世纪60-80年代的20多年间,美国制定  相似文献   

7.
刘军 《兰州学刊》2006,25(4):165-167
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备的信用规范体系。信用规范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信用制度和信用道德。社会信用问题的产生与信用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不断完善信用制度,积极培育信用道德。  相似文献   

8.
贵州金融业特点、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金融业发展表现出银行与政府双重主导的特征.同时,金融对全省经济的贡献有所提高.贵州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金融监督与风险分化作用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体系充分竞争不足;金融组织结构存在功能缺陷等.在金融业发展中,存在信用形式单一、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金融创新乏力等问题.因此,贵州金融业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加快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社会信用信息运用最广泛的经济领域,完善的信用体系能够有效破解制约资金流通与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降低金融风险。本文对当前青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景下促进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发展现状,论证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双 《学术论坛》2004,(6):113-115
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是由价值和信用两方面构成,货币本身的价值越来越少,而信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最终在货币本身的价值为零的情况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将完全仰仗信用保证。金融是建立在一定的货币形态和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货币制度主宰着金融制度。货币形态与货币制度的演变必将促进金融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完全依靠信用保证的货币制度下,金融的根本必将是信用。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