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埃及从萨达特时期起就一直是美国除以色列之外的第二大受援国。到穆巴拉克时期,埃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美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继续扩大,且具有数额巨大、军事援助逐渐占主导地位、与以色列和中东和平进程密切相关、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等特点。这些援助对埃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是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础之一,论述美以这种“特殊关系”形成的基础:美国对以色列的认同感,以色列在美国中东战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国犹太人的力量。虽然冷战以后以色列的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其它两个基础仍然存在,这种“特殊关系”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3.
中东和平进程的停滞与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已经置美以军事援助关系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军事援助关系之下 ,以色列对有明显的将自身安全托付于美国的“不安全感”和制定内外政策时的约束感。而美国则为此难以在阿以间寻求一种均衡 ,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既助长了以政府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又更加激发了穆斯林世界的不满 ,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尽管在美国内对这一关系的舆论支持呈下降趋势 ,但由于美国在全球和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发生改变 ,以色列企图“安全自助”的致命伤难以消除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美以军事援助关系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4.
1947年,在联合国讨论巴勒斯坦问题时,土耳其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分治决议,但在美国的劝诱下,土耳其承认了以色列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对阿拉伯国家则相对冷淡;60年代后,土美关系出现了裂痕,土耳其在继续与以色列发展关系的同时,积极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在积极支持阿以和平进程,全面发展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同时,与以色列结成了军事同盟;"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展开,土耳其与美国站在一起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时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5.
刘合波 《国际论坛》2011,(1):34-39,80
尼克松政府初期,负责中东事务的国务卿罗杰斯继承了约翰逊时期对等平衡的中东政策,但这并未促进阿以之间的和平进程。约旦危机中约旦和以色列的表现,使美国意识到以色列在实现美国意图中的战略价值,这促使美国改变了对阿以冲突的对等平衡政策,转而采取加强以色列军事优势的威慑平衡政策,从而实现了美国对中东政策的第一次嬗变。约旦危机对美苏、阿以双方的攻防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影响了中东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考察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力量来源、游说方式和效果。美国犹太人利用它们本身所具有的选举资源和组织资源,通过对行政部门、国会的游说和对美国舆论的影响,有效地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加强了美以关系的纽带,推动美国采取一种亲以色列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经历了相互攻讦、谨慎接触以及"9.11"后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伊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在中东和平进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伊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展开激烈对抗,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受伊美国内政治、伊核问题、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伊美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面临日益增长的对外经济援助需求与严重国际收支失衡所造成的两难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肯尼迪政府提出了援助负担分担政策,并推动形成了国际援助体系。美国的这些举措对日本外援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美国迫切需要并采取切实措施敦促日本分担其在东亚的援助负担,使得日本的对外援助一开始就向东南亚倾向;另一方面,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援助体系形成之后,作为开发援助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日本的对外援助在援助数量和质量方面都需满足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冷战时期,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关系。1991年帝力事件后,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在国会的压力下中止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1999年8月东帝汶公投独立后,印度尼西亚军方及其支持的民兵对东帝汶进行了攻击,美国国会对两国军事关系进一步作出限制,两国军事关系跌入低谷。“9·11”事件后,随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及力量平衡的微妙变化,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积极推动恢复两国的军事关系,在印度尼西亚有巨大利益的美国大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政府也都积极游说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和国会。这些因素促使两国军事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美国全面恢复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会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冷战结束以后 ,国会在美国对外政策 ,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握美国国会及美国国内政治 ,成为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国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对美国国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分析当代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发展的两个角度与分析方法 ,以期为我国的国会学与美国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重返亚太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抗衡限制性援助是美国政府贸易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限制性援助的使用 ,美国政府采取了两项主要战略。一是推动并参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关于限制性援助的一系列谈判 ,直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二是设立限制性援助基金 ,直接抗衡限制性援助。  相似文献   

17.
法币平准基金是美国经济援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准基金的成立,与远东战局的发展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美国政府的对华经济援助,一方面缓解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稳定了金融,极大支持了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到二战结束之时,美国已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的宋子文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登上美援外交舞台,成为国民政府关援外交的重要决策人和积极执行者,他在美援外交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援外交思想,洋溢着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意识。其战时美国观集中反映为:中国完全有资格获得美援,美国政府理应援助中国;中国应尽力争取美援,但必须以抗战自强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