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并发程序设计语言ConcurrentC ̄(++)。在ConcurrentC ̄(++)中,进程就是一种特殊的对象─—并发对象,因而具有抽象性(abstraction)、封装性(encapsulation)、继承性(inheritance)以及同式多型(polymorphism)。并发对象可以动态地产生,动态地消亡。进程之间的通信与同步依据并发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ConcurrentC ̄(++)为实现复杂的并发问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手段,为仿真神经网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程序执行行为的不确定性导致其调试工作复杂化,以至于无法用传统的调试工具进行调试。CASE-DDB是一种基于事件的调试工具,用于调试用分布式C++语言编写的分布式应用程序。文中介绍了CASE-DDB的设计思想和基本结构,提出了一种调试执行行为不确定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矩阵的广义逆,研究了含两个未知矩阵的四元数矩阵方程AXB+CYD=0,给出了该方程的通解表达式及其只有零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VP”1和“有+VP”2二者存在区别:“有1”是动词,VP1只能是少部分单双音节动词,担任“有1”的宾语,“有2”承担三种语法功能,VP2不受音节或性质的限制,结构类型丰富。“有+VP”2结构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有”的隐退与“了”的出现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了”的专职身份使得“有+VP”2格式在主流语言中隐退。“有+VP”2复出受方言、外来语、传媒、语言机制、自身优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上古汉语中这类“有+VP”句式和闽方言“有+VP”句式在动词的陈述性、结构类型、“有”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都具有类似的特征,应是闽方言“有+VP”句式的起源。除语法学上的论据外.闽方言“有+VP”句式的起源还可以寻找到社会历史学角度的依据。西晋末年汉人大规模迁徙入闽,为闽方言输入了相当数量的上古汉语的语言成分。而闽地相对闭塞的地理、社会环境使得这些上古语言成分得以保存至今。方言学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也可作为辅证。  相似文献   

6.
“对+NP”的“对”的隐现陈信春1.1“对”这个介词在语言运用中是很活跃的,可以自由地同名词性词语(也可以同某些动词性词语)组合成介司结构充当句法成分。介词“对”多用来表示动作的对象,有时也表示对待.同“对于”相当。“对于”主要用来表示对待,凡用“对...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语言学界对“NP+的+VP”结构的认识和争议,详细分析了“NP+的+VP”的结构类型,并依据配价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考察了此结构的语义、语用功能,认为能够进入此结构的VP一般包含较多与动作有关的信息,二价三价动词数量占多数,“NP+的+VP”形成是语用上NP与VP相互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单片机和CRT显示器控制芯片CRTC为主的微机化视频图形发生仪的设计方法及原理.对用MC6845CRTC产生视频信号的方法及图象分辨率作了详细介绍,给出了将此视频图象发生仪作图象刺激仪的软件框图.  相似文献   

9.
彭三城 《肇庆学院学报》2013,34(2):17-21,26
提出了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案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案例教学过程的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能提高c++语言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上"和"下"在"V+上/下+N"格式中出现的有关不对称和对称的一个具体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形式不对称、形式对称但意义不对称、形式和意义均对称等现象展开研究,运用"视角"、"凸显"等概念,从语言要素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分析,为"V+上/下+N"格式中"上"、"下"出现的不对称与对称性提出了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分布式实时系统的特殊性,对分布式实时语言DRTC++编写的分布式实时应用程序,利用DRTDebug的设计和调试原理,提出分布式实时计算中不确定性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得到分布式实时程序运行信息的收集模型。该模型简便、实用,可以直接用于分布式实时程序的调试中。  相似文献   

12.
旧体诗特殊的非常态语序兼表是把常态的并列主语句处置成“前主 谓 后置主”的形式,特殊的非常态语序兼及是把常态的并列宾语处置成“前置宾 谓 后宾”的形式。“前主 谓”与“谓 后置主”的关系有并列式、因果式和比喻式三种;“前置宾 谓”与“谓 后宾”的关系有并列式和比喻式两种,用“兼表”和“兼及”理论可以分析理解有些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诗句,可以把复杂的内容容纳于有限的诗歌形式中,兼表和兼及还是旧体诗句中对仗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东亚金融合作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韩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背景和战略措施,进而分析了其参与该项合作的主要动因.文章指出,韩国致力于实施其"东北亚经济中枢国家"战略,所以其关注的区域重点是东北亚.鉴于东亚金融合作的长期性和松散性,韩国将通过培育本国健全的金融产业,确立其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同时将继续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内的各种金融协调与合作.在金融体制改革、证券市场培育及外汇储备调整等方面的举措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语法中,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互变,就是把主动句中的宾语变为被动句中的主语,或被动句中的主语变为主动句中的宾语.但这个法则并不是一概通行的.由于有些动词性质和宾语性质的不同,有些主动句与被动句是不可互变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虚拟现实的方法来设计球形机构,并把VR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接口,可在三维空间中实现球形机构的设计和论证。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设计球形机构,该方法可使设计者随意在由固定物体构成的设计环境中放置移动物体的几何模型,固定物体作为机构的基础和可能的运动干涉体,从而在考虑机构与环境干涉问题的同时,实现机构的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在此利用批判性思维设计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分析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在本系统中的关系和地位.作为主体的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借助教学过程中的新手段、方法和评价机制,促进作为客体的学生实现主动反馈,实现主客体间的有效信息交互和主体驱动下的客体主动反馈,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事物形容词作为形容词的一个小类,其主要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其语义特征是固定性和静止性;有时它也可作状语,但是往往要采用重叠形式或转变成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以后才能充任状语。这类重叠式形容词或具有能动意义,或表示伴随状态。无论作定语还是状语,事物形容词的语义总是指向人或事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衰老的加剧,文学老年学应时而生,它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衰老主题与作家生平,探讨应对衰老、批判文化中的衰老歧视、提升社会养老质量、提升晚年生命意义。文章在综述文学老年学的前期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文化取向、理论建构、学科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结合当代作品中关于老年书写以及死亡、便溺失禁、老年婴儿化、衰老成本等衰老创痛书写模式,指出了衰老书写中以老年人这意义客体为描写对象的缺陷,强调老年人必须走向意义主体的叙述自我救赎,追求低成本、高质量、充满创新意义的老年人生。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典美学感兴论的研究中,阐述者大多对感兴论中所包含的重视外物触发作用的内涵格外关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机制的主导理论,感兴论的确是以感物和偶然为基本内涵,感兴就是审美主客体偶然遇合的创作冲动,是艺术精品得以产生的重要契机。然而,感兴论的全部内涵不止于此,在其完整的理论框架中,创作者的胸襟品格和艺术禀赋是至关重要的主体条件。关于审美主体的丰富阐述亦是中国古典感兴论中不可忽视的理论内容。审美感兴不仅发生于创作之始,而且贯穿于作品物化之前的整个创作过程,尤其是在艺术构形阶段,它是形成主体内在视像的重要审美情感。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主体的胸襟、性情、学养、敏悟等方面的理论论述都与感兴论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是建构完整的审美感兴论所不容忽视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逆向思维使译者在表达原文的同时也可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曲意法、语态切换、动词主动与被动内涵的变化等都是逆向思维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