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rmani     
《华人时刊》2005,(6):32-32
中産階段最愛的Armani 王國最近一季受到注意的,反而是男裝便服,白素色長袖襯衣,布裝是純潔柔軟的。褲子用的也是棉衣布袋褲,五六十年代的鈕和設計,配合的街頭風格吊帶,充分流露一份工人階級的街頭風範,看來GiorgioArmani在合力打造服裝王國時,也看到了一種屬於男性外向型的獨特情操,這也是筆者日常看得最多,最喜歡的時裝。因爲服裝放到雜誌上和花生秀上,始終不能和穿在身上比較,服裝是屬於生活的,看來Armani也有這種體會。  相似文献   

2.
一紡織手工業两汉絲織品,以「繒帛」二字为代表名称、猶今人之称「絲綢」,或称「綢緞」。有官府的手工業、有私人的作坊,西汉官府手工業則有少府屬官的織室令丞,襄邑臨(?)的服官;东汉則有織室丞。官府的齐三服官(即臨(?)服官,)作工有数千人,一歲费钜万;东西織室,一歲費五千万。繒帛的种类繁多,根据說文解字加以条理。兩汉的紡織手工業是在殷周秦三代制造技術基礎上而加以發展的。除文献的纪載外,长沙战国时楚墓中出土的有楚国的繒帛書(見一九五五年文物参考资料七期圖版二十四),似为巫祝之語;有絹帛画(見人民日报五三年六月十五日副刊),为弓弩習射之状;又有女巫夔鳳的絹画(見偉大的中国藝術传統圖录第一輯三十四  相似文献   

3.
Miu Miu Dior     
三四月街上看到的中国女孩都是缺乏感性的,可能是春季經濟比預期快,公司接單應接不下,令到我們在街頭遇到的女孩子,都少了些什麽?歐洲時裝是全球女性自我打造的指標?吹阶钔怀龅囊慌员〖啝懼?配以南美珠片的民藝製作,或者刺?圖式、在性感、原始、南美風格之間平衡注釋,是這次看到最突出的女性服裝。歐洲連續三季都走向民藝設計,由非洲民藝,南美民藝,到中國手工藝製作都用上,反映了歐洲時裝界反本歸原,尋求人類始源風格的用意,看到中國時裝設計師也應該看到來自我們傳統的民藝工業,和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製品,也可以成爲時裝設計的靈感所在。說到示威,其實時裝設計師也有利用他們的設計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話說傅柯,九六八年的五月大示威之中,參與的還有當時剛加入法國老牌名牌Givenchy做設計師的日籍時裝大師IsseyMiyake。相信極有可能在示威現場,IsseyMiyaka曾經見過當時也是參加示威的AgnesB。看来在示威場地大可以看到不少名人攒娧b外衣出名的KatherineHamnett也是筆者喜歡的一位,這位設計師也在一九八四年以T恤印上抗議字句,向當時的英國首相戴卓爾抗議,反對核武。來到今季,連老牌x新的Dior也来反戰,一件以"Dior-NotWar"爲主題,反對各依拉克開戰,這當然是才子設計師JohnGalliano在Dior旗下的一  相似文献   

4.
Prada     
《华人时刊》2005,(6):31-31
另一款來自Prada的米黄色西裝,對於經常要外出的年青行政人来說,既方便涼快,又隨時能保持筆直光潔的最好選擇?爻虝r在飛機上看到日本人的所爲,本末倒置的歷史,還能當成金堆玉砌的寶物,文在神壇上,看來日本人不知要走多遠,才能學到尊重歷史。四月到街上示威,到領事館月份,不管是參與的,或者是看官的也有特別的準備浀脮Y而提及到法國歷史哲學大師傅柯,在巴黎發生學生運動時,曾經有一段記錄。當時已經是各結構主義大師的傅柯,穿著新造的紫藍色絲 西裝回到校園,遇到了參與學生運動與警察對峙,傅柯想也沒有想,。就和學生佔領了校園,在屋頂穿著優雅藍絲絨,對峙投石@是一段好多年前哲學家參加示威和他的絲絨西裝的逸事。看來服裝衣不離不開生活。屬於街頭的生活有街頭的時裝。  相似文献   

5.
四月·陰晴不定。工作排山倒海,想放假的心情,只有用看天看海窗外的時間來過調節。幸好突然收到歐洲客戶來電,四十小時後,就來到了倫敦客戶位於?虼蠼值霓k公室。倫敦辦公一族向來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打扮,尤其是男裝,都以傅統英式西裝為主,尤其是核心商業地區的上班族。由於工作關係,對於男裝特別注意。這次幸好倫敦回程時路終米蘭,有機會看到春季男裝的最後幾場時裝表演。看來依然是意大利比  相似文献   

6.
<正>坐在洛杉矶蜀葵楼的客厅品一杯醇香的咖啡,走进迈阿密比斯卡亚的衣帽间换一身舒适的居家服,再去华盛顿弗农山庄的餐厅享用晚  相似文献   

7.
"故事"流行于两汉,指"旧事"、"往事前例",据之以行"吏事",西晋被规范为"常事"的"品式章程",而收存它的档案亦称"故事",后又为一种史学体裁的名称。"品式"亦流行于两汉,许多制度都分品有式,品、式结合。"式",样也,一种制度的标准模式。魏晋时"品式"更加盛行,"常事",即一般事务,都有"品式"和"章程",品式与章程往往结合一起。西晋时,赋税被视为"常事",有"品式章程",留下了"品式"制的一个最宝贵的实例。"式"(样),用作"比","依样定户等上下",是西晋"户调式"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品牌"這個字眼是澳門企業界、學術界最爲熱衷計論的话题,從産品、服務、中小企、各種活動;甚至城市都被冠以品牌化稱謂,而當中建言多屬融資方法、人力資源及服務質素等"管理"層面上的觀點;但處在全球知識經濟的競爭下,設計策略、品牌形象與整合行销的"創意"層面才是企業、品牌或城市生存和兢争力的關鍵。因此,爲了提升澳門中小企業、節日活動以至城市的兢爭力,必须重视设計策略规劃舆強化品牌識别系統的意識,藉以提高企業、活動的核心理念與文化内涵,使"品牌"的塑造更具個性及魅力。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典"式语法著作。"文典"式语法著作贯穿着一个基本语法理论内核,那就是"品词"体系。在研究具体的语言对象时,东亚三国学者使用"品词"上各有所侧重,按"品词"分类情况不完全一致。站在东亚语史角度,可以看到,东亚三国"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存在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环流"现象,即由模仿英国"英语文典"等西方"品词"语法理论体系而创造了日语"文典"式"品词"著作理论体系,风行于日本之后,又进入到了东亚中国语、韩国语研究中来。因为特殊的时代关系,日本学者又有机会极力推广"文典"式"品词"著作语法理论体系,对中国和韩国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日两国语法学者对"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局限的反思,是各自国语语法理论体系变革的需要,具有摆脱《英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束缚,进而建立"东方语法模式"的"东方民族语法研究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古礼丧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依据丧期和祭礼的变化多次"易服"。"易服"具体可以分为成服、变服、受服、除服四种情况。"成服"是依据丧制从平时的服装改变为丧服;"变服"、"受服"是成服之后,依据丧期和丧情的变化对丧服进行的改易;"除服"则是丧礼结束后,改回平时的服装。丧服制度中,"服以饰情"、"变而从宜"的思想通贯于整个丧礼易服过程中,同时也是儒家"制之礼义"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蔡邕《乐意》称"汉乐四品",而文中有"一曰"、"二曰"、"三曰",而无"四曰"。自《宋书.乐志》始,俱以"三曰黄门鼓吹"一段中的"其短箫铙歌,军乐也"为第四品。历代史志及论乐者皆承之。本文认为"短箫铙歌"属黄门鼓吹。"汉乐四品"中叙第四品的文字已经散佚。本文论证相和乐在汉代已成一部,汉代有专掌相和清商的俗乐机构,又据蔡氏佚文中提到"清商乐",并结合晋四部乐与汉四品乐次序一致并有清商乐这一旁证,认为蔡氏所叙汉乐四品的第四品即相和清商乐。  相似文献   

12.
《二十四诗品》以其意蕴丰厚、文字优美而令人着迷。经对其文本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二十四品"实非并列的二十四种美学风格,而是一套创作论,是对创作一篇佳作的数种要求。以"雄浑"起,作者赋予理想中佳作以中国传统文化之"道"、"气"二元素,然后按照内在逻辑接续写出,各品递进,中以"自然"为关节,再以"流动"终了,指出真正的标准是顺其自然、变化不息。第二,除首尾两品,其余二十二品可大致分为佳作创作的十品纲要("自然"又为其中之重)和十二品表象。作者如同建筑房屋一般,按照次序树立纲要,再以表象辅助,逻辑鲜明,情趣生动。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思品课教学中,传统的课堂,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等,这些现象仍影响了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思品课成为一种简单的"告诉",机械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词性转品是词的动态使用性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现代诗语的转品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特殊量词和个别虚词的"活法"。词性转品,内因于汉语词汇本身具有很高的弹性度,同时也有赖于张力的暗中"给力"。转品看似一种"雕虫小技",恰恰是多种多样的"雕虫小技",成就了一首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品钦小说的"熵"定律视角和寓言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钦的小说从"熵"定律视角说明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处于巨大的封闭体系里,从而无可挽回地走向衰竭。品钦的小说同时试图用寓言化叙事构建起新的意义文本,寓言化叙事也就成了品钦破解"熵"定律的文学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您好!這里是南京菲亞特客户服務中心,歡迎您來電,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親切甜美的問候語將客户帶進了温暖如春的熱线服務天地,接线員循循解答客户的各種疑問,為客户排憂解難。南京菲亞特客户服務中心於日前正式開通,集產品,銷售、服務、配件咨詢導購、意見建議、道路救援、投訴、客户回訪等功能於一體,熱线8008289801或025—2100000,温馨相伴客户一路行程。  相似文献   

17.
结婚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婚服是婚礼中的重要元素。在传统的婚服中,人们对服饰色彩有特殊的要求,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禁忌。婚服的色彩与历朝政治、经济、风俗习惯、阶级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代"纯衣纁袡"、唐代"红男绿女"、明代"凤冠霞帔"、民国"粉色旗袍"是其中富有特色的几个阶段。婚服色彩的嬗变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封建等级制度、天人合一的国家观以及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詹明信1986年论文《多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将鲁迅作品《狂人日记》定义为民族寓言的典型,并论断"第三世界文学都是民族寓言",弱化鲁迅作品中的文学内涵。本文在梳理鲁迅作品在美国的接受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民族寓言说"的内在文化逻辑,并进一步指出其谬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性诉求所作出的有意识的误读,以及对这种误读行为的无意识效仿,表现为"被忽略的现代性"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西晋赋税不入"律"、"令",视作"常事",制订有"品式章程"。"式"即"样",一种制度的标准模式,用作"比",与"品"制结合,谓之"品式"。《户调式》是西晋赋税品式中"式"方面的规定,与"户品"等配套,作为划分户等、按等纳税时"比照"和"折算"的基样,包括"户样"和"调样"两项内容。杜佑写《通典》,不知"品式"为何物,把西晋《户调式》中"占田"、"课田"规定误为土地制度,从"式"中抽出,放在其《田制》篇中,剩下的内容生硬缝缀,当作赋税的"令",归入《赋税》篇。《通考》沿袭杜佑的错误观点,仍视"占田"为国家授田,虽认为"课田"系"租税",按户缴纳,有一些进步,但无法解释"式"。现今治史者或是遵从杜佑的思路和方法,或是遵从马端临的思路和方法,也有进步,却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万事在人,如何选人用人往往关系到一个家族、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孟子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由此可见,先秦儒家充分认识到了选人用人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那么,儒家到底主张什么样的选才之道呢?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哀公问孔子:"何为则民服?"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