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本文略述了安徽省地方志的概要 ,分析了地方志为现实服务的价值 ,介绍收集地方志的原则、方法和手段 ,提出地方志的收藏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2.
九姓长官司是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的"汉人"土司,设置于洪武五年(1372),由长官任氏世袭。有明一代,除《大明一统志》《四川总志》等史书中对九姓司历史、建制的零星记载外,任氏自身并未留下关于九姓司历史的文字记载。自清乾隆年间任氏篡修《九姓司志》始,关于九姓司历史的记载开始大量出现。在方志中,任氏不仅书写了九姓族群的祖源历史,更是直接否认了自明代以来史书所载任氏的"土人"身份。但直至民国时期,任氏的身份仍然未能得到时人的一致认同。本文通过《九姓司志》《九姓志略》《泸州九姓乡志》三部地方志,对九姓历史与任氏族属进行考证,并通过社会变迁与任氏历史书写的动态考察,揭示出历史书写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变迁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又称方志,亦称地方志乘。它是地方性的百科全书。我国具有编修地方志的悠久传统。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编写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地方志的热潮正在各地兴起。但是,当前地方志编纂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对如何编写具有  相似文献   

4.
学界在地方志起源时间上一直没有定论,原因在于判定地方志的依据不同。文章在分析之前学者关于地方志起源依据基础上,提出判定地方志起源时间的四个标准,推定地方志起源时间可以上溯到郡县普遍建立的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5.
绍兴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的地方。绍兴的地方志,也象它的历史那样源远流长,在中国地方志的发展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现就绍兴地方志的发展历史概述如下: 汉代绍兴出现最早的地方志绍兴最早的地方志是东汉时的《越绝书》。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志演变发展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的反映。由于我国社会经历了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我国地方志也经历了古代地方志、近世地方志和现代新方志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地方志是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形态下产生的地方志;近世地方志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产生的地方志,现代新方志是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11~13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陪同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贾帕尔·阿比布拉在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轮台县完成综合调研后,专程赴库尔勒、和静、博湖、焉耆、和硕五县市调研地方志工作。廖运建对巴州各级党委、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巴州地方志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肯定。他强调,巴州地方志部门要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修志、坚持质量第一,不断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他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全力做好4月将在库尔勒市召开的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和自治区第二轮修志现场会暨篇目设计经验交流研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新疆全面推动第二轮修志工作,着力开创地方志事业新局面、地方志各项工作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新的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区地方志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修志编鉴、方志理论研究、信息化和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得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第二轮修志工程已经启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书质量的规定》,明确把索引纳入地方志体例,要求新编方志必须编制索引。而目前我国还缺乏地方志索引标准,这势必给方志索引编制工作造成无规范可依的窘境。因此,制订《新编地方志索引标准》提上议事日程。文章从制订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对制订标准进行可行性分析。文章最后还就标准内容提出一些技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地方志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一九八○年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为代表的两种起源说。《辞海》认为,地方志起源于《禹贡》、《山海经》,即起源于古地理,因而今天有人把地方志等同于地理书,故有所谓地方志即地理之说。《辞源》认为,地方志起源于《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方志如《晋乘》、《楚祷杌》、《鲁春秋》,即起源于古国史,因而今天有人把地方志等同于历史书,故有所谓地方志即地方史之说。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西昌县志》是凉山地区重要的地方旧志,在体例和内容上对清末的几部志书《西昌县志》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该志在地理、食货、产业、政制、教育等志下均有新类目出现,志书体裁和门类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体现实用性。此外,民国《西 昌县志》更设“武备志”“兵寇志”“夷族志”,这与西昌所处地理与政治环境相关,也与修志者对于战争、少数民族的重视程度有 关。由此反映出民国《西昌县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真实地展现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的西昌社会经济 状况和社会历史变迁,是研究西昌以及凉山彝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中舒在系统考察西汉时代《左传》流传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申论了作为古文一系的《左传》之可信,有力批驳了晚清以来今文经学家刘歆伪造《左传》的谬说。在经学史学化的影响下,徐氏发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以《春秋》、《左传》为史,其意义不仅在于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经学传统下的《左传》经史之争,同时也为新的学术背景下,回归原典《左传》学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徐氏由此重新考察《左传》与《春秋》、《国语》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徐氏根据《左传》所用有别于《春秋》周正的夏正和《左传》中预言资料推测,《左传》就是魏国霸业鼎盛时代的作品,其成书年代在公元前375年—公元前351年之间,《左传》的作者可能就是子夏一再传弟子,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假说。徐氏的某些推论得到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春秋事语》和湖南慈利楚简《国语·吴语》的印证,结论的科学性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此同时,徐氏《左传》学的学术价值亦在长期的学术争鸣中日渐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文学批评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好谈文章义例,主要表现为金石学中的碑志义例探讨与古文理论中的以“例”论文风气。这种现象可溯源至《春秋》义例之学中丰富的文法内容,而在清代蔚然成风则出于匡救文弊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文章写作不断追求规范化的结果,标志着传统文章学中形式规范理论的又一发展阶段。清人论古文义例在文体上偏重源于史传的叙事文,这体现了叙事文文体地位的空前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抒情言志传统下的文学批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明代末年,计成在仪真县的西南部钥匙河上的新济桥附近设计、建成了“寤园”,“寤园”在清代已经被毁坏。由于河流改道和其他原因,“钥匙河”“新济桥”以及“寤园”的位置长期以来无法确定。考证结果表明:今天的金斗河东段就是古代的钥匙河南段,“新桥”的位置就是明代的“新济桥”的位置。“寤园”的位置应该是长江北侧、新桥以西,从“花园庄”向北直到“美人石”“花园跳”的一大片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仪征刘氏家族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以《左传》名家。从刘文淇开始,历经三代,共同编著《春秋左传旧注疏证》。该书蕴含着作者非常丰富的《左传》研究思想,集中体现其研究特点,是清儒《左传》注疏研究的整理和总结之作。在分析该书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其《左传》研究思想为三个方面,即“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公羊》、《毂梁》之义理不能尽信,《左传》之褒贬存于贾逵旧注。  相似文献   

16.
《清德宗实录》是清代官修的编年体历史资料长编 ,体例严谨 ,内容丰富 ,是研究清代历史最重要、最基本的史料。然而 ,其中不免存在部分错讹之处 ,由于编纂者的笔误以及所依据的部分档案的不准确 ,关于蒙古问题的五则记载有误。根据清代原始档案予以订正 ,以免传讹。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与宪政思想在中国的宣传与传播,中国民众在思想观念上逐渐觉悟,对沿袭了两千多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合法性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动摇与否定,推崇西方民主制度。这样,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清王朝为挽救这种合法性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但这些改革却事与愿违,引发了更深层的社会矛盾与冲突,终究无法挽救最终覆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以来却不为方志研究者所知。分析其内容和写作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志书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方志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文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美育的理想境界历来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唐代王昌龄提出的诗的"三境"说,经宋元到明清的学者的研究,发展到晚清学者王国维集其大成.王氏创立了诗的境界理论,这一理论对当今的语文美育的理想境界的创设,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城南五公里处的木兰溪上,创建于北宋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现藏于福建莆田市图书馆的十四家本《木兰陂集》,则是人们了解木兰陂的重要依据。《木兰陂集》收录了历代关于木兰陂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莆阳木兰水利志》与相关序文、传记、书志以及诗词歌赋等,对于木兰陂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