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学术出版领域,在学术论文(著作)的创作、发布、出版、传播等系列环节,可谓"乱象"丛生.认真分析这些"乱象"及其背后成因,对于理清治理思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出版,乱象纷呈 目前的学术出版,主要指涉及学术论文或著作的传统纸质出版形式:一是以出版社为出版者的学术著作的出版,二是以学术期刊为主要出版者的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传播.围绕这两个方面,"乱象"渗透到了学术作品的创作、发布、出版、传播的全过程.而参与者则主要包括学术作品的创作者、学术性的出版社和期刊社.  相似文献   

2.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 ,应当是在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总前提下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或优秀的本科毕业生 ,同时为高一级学历层次输送合格新生。围绕这一目标 ,高师院校的教学管理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上。具体工作思路是 ,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层面上实行“三个两手抓” ,即 :对学生一手抓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 ,一手抓考研 ;对教师一手抓课堂教学改革 ,一手抓课外学术延伸 ;对教学供体 ,一手抓学科建设 ,一手抓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术集刊是学术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与出版社相互合作过程中创造生成的一种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连续性或不连续性的刊物,是出版传播行为在学术依托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创新和学术研究领域的有效延伸,也是一种具有双赢内涵的出版传播。这类刊物具有的编辑特色是:编选论文篇幅大,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高;专业特色突出,学术影响大;刊风端正,以研究内容的学术质量决定稿件取舍。学术集刊形态出版传媒的创构在为文化创新增添新的媒介元素的同时,也生成了一种既有别于书籍也不同于期刊的具有交叉性的出版传播新形态和新类型。把学术集刊与期刊两种文化传媒并重建设,有利于出版传播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点,从而丰富了编辑出版文化的内涵和创新了编辑出版文化的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4.
学者型的出版社社长——彭松建教授的经济学研究与出版实践作为中国大学最高府北京大学的出版社社长,必须首先是学者,其次是出版家,方可承担此重任。彭松建教授长期以来担任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这一职务,他在这一重要岗位上,孜孜石乞石乞,辛勤耕耘,成绩卓著,赢得学...  相似文献   

5.
    
成都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朱英贵教授新近完成出版的《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是一部洋洋学术大作。全书近40万字,并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该书由我国最高层次出版社审读出版,足见其学术水准亦非靠贩卖书号维生的众多杂小出版社所能比。初读该书,觉得有这样一些特点,限于水平与篇幅,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13-16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在深圳大学召开了FISU学术大会。"FISU学术大会"是国际大体联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此举彰显国际大体联将大运会作为世界性文化交流盛会的高端平台,实现一手抓竞技,一手抓学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出版失范现象泛滥,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造成极坏的影响。为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发起了"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研讨活动。学术出版业这种以自赎为内核的自救姿态,表现了出版人的觉醒。尽管受限于学术生态等社会大环境,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实际效用可能大打折扣,然而其补偏救弊之深意不容忽视。随着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势必形成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的良性互动,迎来学术出版业的春天,从而推动我国学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译著。经过对版本信息的考察,发现地理学译著版本有四种情形:同一译者翻译并在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译者翻译,在不同出版社出版;不同译者翻译,不同出版社出版;不同译者翻译,同一出版社出版。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版本变迁的原因可分为三种:一是商务印书馆引发的版本变迁;二是译者引发的版本变迁;三是译著学术影响及销售情况引发的版本变迁。  相似文献   

9.
出版是一种文化,学术出版更是高格调的文化折射。学术出版的文化属性往往体现出一个刊物的高下优劣乃至于成败得失。文章结合编辑出版工作,从文化责任、文化追求、文化使命等三方面探讨了学术出版文化属性的意蕴、要求、表现、走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基本方针,主要内容包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经济工作,一手抓思想工作;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顿等等。小平同志虽然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关于“两手抓”方针的提法和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含义和实质都是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选人用人机制的需要,将学术评价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从定性评价发展到定量评价,进而演变为数量迷信,导致学术评价的再度异化与学术出版质量的不断下滑。要消除学术评价中的异化现象,不断提高学术出版的质量,就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行小同行基础上的大众化评价;建立学术评价的元评价机制,以及学术评价信息公开制度,为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学术出版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学术出版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和要求.讨论了学术出版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从学术出版的属性、历史任务和发展规律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学术出版大众化的路径和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佛禅与金朝文学》(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是刘达科先生新作,我于披览之际,深感其堪称一部有突出学术价值和明显前沿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著。其创新性首先体现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宗教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虽然历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赋予了学术出版新的发展可能。在欧美学术出版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便捷学术生产、参与同行评议、助力开放获取几个方面,同时也存在放大学术偏见、侵犯用户隐私、加剧版权纠纷的风险。审视欧美智能学术出版的发展现状和潜在风险,中国学术出版界应注意促进人工智能与学术出版的有效融合:加大数据开放,拓展数据来源;确保人工智能的运行符合管理规定;凸显人在智能学术出版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从根治“学术腐败”、整饬学术规范、促进学术创新出发 ,论述了学术出版过程中的道德责任、道德管理原则和道德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形势任务和学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也更加繁重。人文社科期刊作为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传播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责任。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社科期刊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情况。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从出版能力、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传播渠道、学术环境等五个方面调整期刊发展策略,通过聚焦实际,服务大局;调整定位,特色办刊;创新思路,学科融合;数字出版,聚合发展;编研结合,以编为主;学术引路,扶持优青;渠道扩展,扩大传播;规范审稿,公平发表;健全评价,健康引导;学术共建,优势互补等十大举措,助推学术繁荣发展,期刊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学术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期刊。  相似文献   

17.
张平华先生与刘耀东先生合著之《继承法原理》一书,2009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不失为在继承法领域颇具学术价值之力作。较之其他大陆学者业已出版之继承法著作,笔者认为,本书有七大亮点颇值关注,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邓小平同志在各个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曾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这里,我们拟从科学思想方法的角度,着重就如何把握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作一点探讨。 一、必须提高对“两手抓”方法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及的面很宽,内容十分广泛,不是就事论事,它是一个基本的战略方针,是一种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是一种科学方法,而且就论述“两手抓”的背景看,邓小平同志论  相似文献   

19.
论文精华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方针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同志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党纪国法都是法,只有一手不行。”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是现阶段我党各项工作的一个战略指导思想,其重大意义有以下三方面:一、它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经历的是从建立、加强、削弱、取消到恢复健全的曲折道路。“两手抓”的方针从理论上对上述经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二、它深刻地阐明了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把实现法治的战略放在改革经济体制和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的基点上,才能逐步实现法治社会。当然,法治和商品经济也是互相促进同步发展的。三、它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确立法  相似文献   

20.
由武汉大学施雪华教授主编的《政治科学原理》一书,经过全国一批中青年学者几年的辛勤耕耘,已于2001年3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自出版以来的短短三四年内,即已赢得了学界同行的首肯,不少高校将之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或重要参考书之一,学界引证率很高。之所以如此,它既与主编个人的学术视野、学术基础和学术品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