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青年应当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现代生活方式”,这是近年来青年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语.青年人在努力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同时,都向往和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现代生活方式?有的青年认为,身着牛仔服,脚踏耐克鞋,腰挂BP机的生活方式,嘴叨555烟,出门坐“的士”,这就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如此理解,显然只注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内容.完整地讲,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也就是说物质生活中有精神的内容,精神生活也需要有物质的条件.讲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当然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另外还要看到,“现代化”是中性概念,它既可以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如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样,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应当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①正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物质需要,构成了个人物质生活需求的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包括对待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观点)和实现物质生活需求的正确手段(尺度)两个方面。一、物质生活观点物质生活,包括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精神断想     
这诺大的世界,什么都有.但却不外乎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物质"的东西;一个是"精神"的东西.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东西往往总比只可"感知"、只可"寄托"的"精神"的东西实惠得多.其实,殊不知这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统一体.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神经正常的人,没有哪一个人是只需要"物质"的东西,而不需要"精神"的东西.我们不可否认,物质上的进步、富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飞跃,然而,精神升华的推动力量更能使人们获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创造世界,美化世界.必须承认,如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以儒学延绵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重新反思儒学,我们能更清醒地认识到儒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的巨大而深刘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的,也包括消极方面的,对其积极方面的精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其消极方面的糟粕,则应予以抛弃和否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展到过剩经济时代,物质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但在精神生活方面,中国的文化供给远远落后于文化需求,因此还处于"短缺"状态。但精神生活的"短缺"与物质生活的短缺不同,不可能仅仅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克服。文化需要的满足方式全然不同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方式,试图以后者代替前者必然导致需要的异化。需要的异化乃至欲望的病态化,是主体化资本对人的身心实行全面控制的必然结果。只有以需要经济学代替"偏好"经济学,我们才能看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于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转型的潜力,为转型时期的理论创新奠定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年8月对贵阳市1 518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在经济支持、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居住安排6个方面生活需求的满足状况,并将它们作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经济支持的满足程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强变量,居住安排没有影响,其他4个方面的影响强度依次是: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社会交往、精神慰藉。从城乡来看,经济支持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强变量,但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最强的变量则是生活照料。  相似文献   

7.
一任何生活方式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它的历史的形式,称之为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交往活动等这些生命再生产的特殊的历史形式,则称之为生活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包括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消费方式和时间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8.
史学生活即人类与"史学"相关的精神生活。先秦是中华文化的发端和初步发展期,包括史学生活在内的国人精神生活,在这一时期打上了深刻而特有的印记。中国古代史学生活的一些突出特征此时皆已凸显,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中国史学生活首先从这一阶段着手,既是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精神生活"研究的深入拓展。除历史鉴戒意识、法先王思想等论题之外,先秦史学生活研究还应包括"故实"观念、历史预参与意识、历史著作的阅读与接受等较为薄弱的方面。由于"生活化"特性,史学生活也应把视角更多地引向普通民众。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先秦史学生活,有助于重建中华民族精神殿堂、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走访、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对世代居住在位于云贵高原东坡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苗族村落现代化与文化变异从概况、物质文化生活变化、精神文化生活变化三个方面作了比较详实的调查研究 ,提出了建设和发展该地区民族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和比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统一体,是提高农户获得感的根本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在省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带来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水平的梯度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显著影响。在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农村居民生活富裕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门槛"效应。在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富裕层面,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省际内部差异相对较小,但农村居民物质生活富裕对其精神生活富裕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活史是研究历史上人们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外在现象和内在规律的专门史。它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出行、娱乐、风俗等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其中,衣、食、住、行是人们能够生活并且进行“创造历史”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深入研究之,有利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文艺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艺术生产,在本质上必然和只能是为了人民和属于人民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本质的特征。显然,这种崭新的、不属于少数贵族和剥削阶级而属于全体人民的文艺,正如作为它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一样,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有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考察和描述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规律并展望其前景,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这里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艺术的发展也如此。在原始社会,一方面,一切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即在部落、氏族的范围内归全民所有;另方面,一切生产中的物质环节和精神环节也并未分离,物质生产者同时也是精神生产者,反之亦然。除太小的孩子和年老体衰者外,全体原始部落的成员都参加劳动生产,并共同占有其生产资料和产品。差不多每个原始人都同时是制造劳动工具、打磨石器、制陶和编织的能手,他同时还可能是一位好猎人和优秀舞蹈家,是能维妙维肖地模仿动物神态的戏剧表演家和在陶器上描绘图案的造型  相似文献   

13.
美术风格同哲学、宗教等一样是文化的一个领域 ,是作为精神的存在 ,以一定理念为指导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因此 ,美术发展必然同文化的演进、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的演进和发展促使美术及其观念风格发生转变 ,美术的风格发展也正体现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并渗透于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他们决定了文化的水准精神上包括道德、宗教和社会其他组织方式。种种知识结构以及经济以上的价值体系这些我们可以称为精神文化。人类的精神改变了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4.
民族生活方式,是指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日常行为模式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体系,包括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三大方面。民族生活方式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而不断变化。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改革对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使民族生活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物"与"历史"概念的解读,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本质,以及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过程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从其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解析着手,剖析人类现实历史发展的进步性与现实性,可以让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出来。其中,对"物"的解析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活的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其贯穿于"历史"中的客观规律客观法则。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涵义的分析,涵盖了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过程、物质生活的生产赋予和实现人类存在发展可能性的过程、精神生活依赖物质生活展开的过程、人类社会各层面各领域矛盾运动的过程,以及人类社会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儒家美学在这三个问题上都对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8.
社区咨询     
《社区》2004,(23)
什么是社区社会保障?问:我是一位山西的读者,平时比较关注国家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及具体措施。目前,在街道、社区都设立了社会保障平台。请问,什么是社区社会保障?社区社会保障有什么优势?它都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答: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因素造成的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也包括在此基础上所提供的面向全体居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社区社会保障是整体社会保障中的一个直接面…  相似文献   

19.
徐振国 《山西老年》2009,(10):52-52
养生,人们的注意力一般放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其实,精神养生尤为重要,特别是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控制,乃是养生的第一要着。因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并用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的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民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建筑业作为物质生产部门,首先就要满足人民住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