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反腐败是世界性课题.腐败使许多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冲突频繁,政局动荡,同时,还使经济生活受到许多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探寻遏制腐败的良策.中国政府一直把反腐败作为经济建设的润滑剂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腐败越来越呈蔓延和扩张之势.对此,就中国道德化特征的反腐方式进行一些理性的、批评式的探寻与思考,试图予反腐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批腐败高官受到惩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和商业贿赂得到进一步治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反腐国际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的反腐败体系得以建立.这一切使中国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从以惩处为重点向以预防为重点转变,从经济、行政领域向政治领域拓展.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要实现战略突破,还必须提速行政和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打击对策的有效性和威慑力,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和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国家可以选出若干城市作为行政特区进行"廉洁岛"的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但我国的反腐败形势却持续严峻。足球领域的腐败和反腐败,是我国总体腐败和反腐败的一个缩影。文章以我国足球领域的腐败和反腐败为案例,通过分析足球领域的腐败并对比2002年反黑行动和2009年反腐风暴的过程及结果,从腐败后果的再认识、反腐的政治决心、反腐策略和反腐措施四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对我国整体反腐工作的标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腐败案件恶性升级。严惩是反腐败方略的首要选择。严惩的主要功能在于打击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尚需社会系统性反腐败措施加以配合。按照社会系统性反腐方略的要求 ,应将具体的腐败过程进行系统性透视 ,在腐败意识层面加强防范 ;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反腐方略 ;应从官员与非官员互动的视角设计反腐方略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侵蚀人类社会肌体的“政治之癌”。世界各国的反腐败斗争有清官反腐、重典反腐、运动反腐和制度反腐四种主要方式。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必须寻求科学的反腐战略和反腐制度,制订和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包括积极完善和推行家庭财产申报制、金融实名制、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公民信用号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侵蚀人类社会肌体的"政治之癌"。世界各国的反腐败斗争有清官反腐、重典反腐、运动反腐和制度反腐四种主要方式。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必须寻求科学的反腐战略和反腐制度,制订和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腐败法》,包括积极完善和推行家庭财产申报制、金融实名制、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公民信用号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在是腐败与反腐败之间定胜负的“相持期”。为什么会有当前反腐局面的出现?原因有三:1.苏联的解体使我们党越来越明白这样一个简单道理:为了不重蹈覆辙,必须反腐。2.腐败对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越来越大的破坏性、危害性,以及民众对腐败的痛恨,使我们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将反腐败作为执政行为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腐败问题有损我国公共部门的形象与政府的公信力,在国家公共治理的过程中,腐败行为严重的制约着公共部门与政府形象的维护。本文通过对现有反腐败制度建设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寻建设措施,加快我国反腐制度建设,以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惩治。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编     
怎样判断当前的反腐形势 ?邵道生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 ,现在是腐败与反腐败之间定胜负的“相持期”。为什么会有当前反腐局面的出现 ?原因有三 :1 .苏联的解体使我们党越来越明白这样一个简单道理 :为了不重蹈覆辙 ,必须反腐。 2 .腐败对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越来越大的破坏性、危害性 ,以及民众对腐败的痛恨 ,使我们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 ,将反腐败作为执政行为的重中之重。 3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一直在苦苦摸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败框架和体系” ,应该说 ,这个“反腐败框架和体系”在十六大之后已经初步形成 ,具体地…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根本不相容的。当前,腐败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腐败现象遍布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而思想道德建设缺失,公共权力的稀缺性、代理性,封建社会陋俗和传统用人制度,官员升迁的"问责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新旧体制转轨,预防、监督、惩治等反腐机制不健全,官场"保护伞"使腐败官员难以及时被查处,是当前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德治防腐,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干部自觉从内心不想腐败;依法治治腐,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预防惩治机制;依群众反腐,加强公众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重典治腐,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依国际合作反腐,构建反腐败工作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产生致命的危害,反腐倡廉迫在眉睫。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着重揭示了腐败产生的根源和类型,然后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剖析了我国反腐现状及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国家廉政体系构建策略,以实现对腐败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急需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机制。加快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对有效化解和消除腐败的危险,形成廉洁的政治局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急需保持惩腐之“势”,增强刮骨疗毒的政治定力,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整治腐败之“源”,扎牢反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补足精神之“钙”,构筑拒腐防变的廉政防线,形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众清廉感知是近年来廉政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议题,然而,现有研究忽略了社会公众内部的阶层差异性。对2016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公众的社会阶层地位与政府清廉感知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总体上呈现出倒U形特征,中间社会阶层的公众对各级政府的清廉感知水平显著更高。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腐败容忍度、反腐败满意度、腐败经历和感知信息来源渠道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其清廉感知差异的重要内在影响机制。近年来政府反腐败努力得到了绝大部分中间社会阶层群体的认可,但下层社会公众对各级政府清廉感知水平更低的情况说明,必须进一步优化反腐败策略,更加注重解决基层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反腐实践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社会化与官员腐败的互动问题,由于偏执崇高而造成现实道德危机问题,因价值观错位而出现的反腐观念上的困境问题,非法制、非原则的人伦关系造成的腐败链问题,官员的腐败心理与腐败行为问题,因市民意识欠发达而未形成普遍的市民意识与反腐败的艰巨性问题,均与社会文化因素相关联。因此,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除了需要加强政治制度层面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层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反腐倡廉的实质就是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实现对政府权力滥用的有效控制是当前中国反腐败战略的基本命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当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综合采用民主化、制衡化、法治化、程序化、公开化、问责化等机制和策略,以实现对政府权力滥用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政府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依法反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反腐败法律体系是其前提要求。我们要积极加入或签署反腐败国际公约或区域性公约,集中力量制定综合型反腐败法典,适时修订和完善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推进反腐败的地方性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是加速发展时期,都会面临着腐败的侵蚀与影响,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世界各国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而新加坡作为以廉政著称于世的亚洲国家,作为与我国有着共同儒家文化基础、有着颇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发达国家,其完善的肃贪倡廉的制度设计与除恶务尽的信心与决心,对于我国的反腐倡廉、治理腐败无疑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反腐思想。他们的反腐思想既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主要体现在:高度重视惩治腐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加强民主监督、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同时他们的反腐思想又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对腐败现象根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反腐败的策略日趋成熟和完善,反腐败的途径选择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