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为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本文就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以及正确发挥真理的作用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 真理是否包含谬误,谬误是否包含真理,这个问题现在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我们认为,作为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真理和谬误不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不依赖于主观形式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和一致,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相似文献   

2.
<正>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个问题已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然而这不等于说,人们对它已经理解了,认识就完全一致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真理中可以包含谬误”、“谬误中也可以包含真理”。我认为这种“相互包含”论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认识领域中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所谓真理,是人的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不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对于确定的客观的对象来说,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分明的,是不能混淆的。我们既不能把真理当作谬误,也不能把谬误当作真理,否则便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坑。真理与谬误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依存上。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哲学界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而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的区别注意得很不够,甚至有人在教学和科研中混淆了这种区别,把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说成是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因此,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加以区别是完全必要的。 关于真理与谬误互相转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性质上的互相转化,一种是主次地位上的互相转化。而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内只涉及性质上的互相转化,以便于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相比较,因为所谓“认识上的变化”也只涉及到性质方面的问题。 真理与谬误的互相转化不同于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从真理与谬误的互相转化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确是真理的东西变成谬误,即由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变为不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谬误向真理的转化是说,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真理是否包含错误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对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赞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而,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0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这段话存有不同的理解。而能否  相似文献   

5.
纪树立同志发表在《复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六期上的文章《科学史:真理与谬误》,内容丰富,读了很受启发,但文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愿提出来与纪树立同志商榷。认识等于真理吗? 纪树立同志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科学真理中会包含谬误吗?回答是:不但会包含,而且一定包含。”其根据是恩格斯下面一句话:“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  相似文献   

6.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命题,我以为这一命题可以成立。一、事实的例证所谓“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指的是真理中包含着谬误,谬误中包含着真理。这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而是科学史上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就曾经以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为例,说明过真理和谬误对  相似文献   

7.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哲学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是否包含错误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真理包含错误的观点的几个主要论据,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一有的观点认为,既然真理“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反映”,而客观实际中的对立面是相互渗透的,那末反映这种客观实际的真理和错误也是相互渗透的,真理之中包含有错误,错误之中包含有真理,“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的辩证性质正反映了客观事物相互渗透的这种辩证性质”。  相似文献   

8.
谈相对谬误     
相对谬误是一种认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它又并不完全错误,而是多少包含有正确的成份或因素.因此,被称为相对谬误.简言之,相对谬误是一种不完全错误的认识.关于相对谬误,恩格斯有许多论述,现举几例如下:(一)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个人的认识成果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形而上学观点时说:“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恩格斯这里讲的相对谬误,显然不是指相对于整个宇宙的错误认识而言,把对整个宇宙的错误认识叫绝对谬误,把对宇宙的一个部分的错误认识叫相对谬  相似文献   

9.
关于真理和谬误关系问题,我国哲学界自50年代至今,讨论过几十年了。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发表了许多有益的看法,所有各派的观点,大体上可分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其一,主张真理包含着谬误因素;其二,主张真理不包含或不能包含谬误或谬误因素。我们是赞同前一种观点的,试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真理论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论中一对基本范畴。因此,搞清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和研究。 一、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原则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如果人的认识能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及其规律,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这样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如果在实践中由于主观和客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大多从两层含义来阐述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是从绝对真理的第二层含义出发,在谈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时,人们普遍认为,“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然而,近年来,哲学界有同志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了一些新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这个命题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绝对真理”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质疑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争论并不是从现在才发生的。早在五六年就有不同意见,当时《光明日报》组织过讨论。以后六二、六三年又在学术界讨论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伯达等人在他们炮制的六六年六月四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借批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了“阶级的真理”的谬论,以后凡是主张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就被作为修正主义观点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有的同志在批判“四人帮”极左路线、批判“阶级的真理”的同时,重新提出了真理的阶级性问题。一部分同志认为凡是真理都没有阶级性,而另一部分同志则有不同意见,认为“四人帮”的“阶级的真理”是应当批判的,但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真理的阶级性,同自然真理没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于是又展开了争论。  相似文献   

13.
(一) 关于真理发展的动力问题,一般认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推动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又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简而言之,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说明,“根本动力”和“动力之一”的关系。这个“动力之一”是从属于“根本动力”的呢?还是在“根本动力”之外的另一种“动力之一”呢?由于没有交代清楚,便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有的同志从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对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的原理提出了质疑。从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14.
权威与真理     
权威与真理,这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来是十分明白的。但是,林彪、“四人帮”大搞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颠倒理论是非,在真理问题上制造种种谬论,把这一个十分明白的问题弄得十分混乱。谬误被冒充为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被  相似文献   

15.
相对真理与谬误之间有严格的界线,即相互区别,彼此独立,这与绝对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真理是过程等都指认识和理论的发展,而不是指真与假的相互转化,不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严格界线。  相似文献   

16.
真理和谬误的互含问题的讨论,颇有一些时日了。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互含的,真理之中有谬误,谬误之中有真理;有人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还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的互含,只是指因素、成分意义上的互含,而不是真理、谬误自身意义上的互含,王  相似文献   

17.
引言马克思主义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真理论方面提出和解决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有没有客观真理,即真理是否包含有客观内容的问题;一是人们如何认识客观真理,是无条件地、立刻地和绝对地认识客观真理呢!或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认识它呢?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即是真理中辩证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张践明学术讨论、争论、论辩对真理的确立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①。为什么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呢?真理是由主观达致对客观的规律和本质的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揭露和表现形式是主观的,这个主观形式不是感...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著名的西欧哲学史学者,并对认识论、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很有造诣的奥伊泽尔曼在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1999年第6期上发表的《是否存在抽象真理?》一文指出,黑格尔断言:真理总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不是真理。奥氏认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黑格尔看来,什么是具体?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明确:具体是各种规定、原则的统一。这样,具体真理就不是认识的直接结果;它是被认识的客体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的过程。换言之,真理是具体的;具体在某个客  相似文献   

20.
关于真理发展的规律,通行的看法是:“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有关著作在评述这段表述时指出:这一概括深刻地阐明了真理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人类认识发展史出发,提出和阐明了真理是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的,为人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指明了方向。我认为,这种表述就其总结了认识发展的某种事实,揭示了真理和谬误的矛盾斗争,特别是把认识发展同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相联系,有它合理的地方,而且,这确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但如果对真理发展的规律仅仅局限于这种表述似乎不够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