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哲学界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而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的区别注意得很不够,甚至有人在教学和科研中混淆了这种区别,把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说成是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因此,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加以区别是完全必要的。 关于真理与谬误互相转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性质上的互相转化,一种是主次地位上的互相转化。而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内只涉及性质上的互相转化,以便于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相比较,因为所谓“认识上的变化”也只涉及到性质方面的问题。 真理与谬误的互相转化不同于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从真理与谬误的互相转化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确是真理的东西变成谬误,即由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变为不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谬误向真理的转化是说,  相似文献   

2.
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意义,而在学术界又多年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拟结合争论就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探索:真理和谬论是否“相互包含”;真理和谬论的转化;真理同谬论的斗争。真理和谬论是否相互包含?如果就真理和谬误的定义而言,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违反逻辑。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则是它的反面,二者截然对立、水火不容。说真理包含谬误、谬误包含真理,就象说水包含火一样荒唐。但一些同志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就定义而言,而是指被人们认为真理的认识是否包含谬误,被人们认为谬  相似文献   

3.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命题,我以为这一命题可以成立。一、事实的例证所谓“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指的是真理中包含着谬误,谬误中包含着真理。这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而是科学史上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就曾经以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为例,说明过真理和谬误对  相似文献   

4.
真理和谬误的互含问题的讨论,颇有一些时日了。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互含的,真理之中有谬误,谬误之中有真理;有人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还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的互含,只是指因素、成分意义上的互含,而不是真理、谬误自身意义上的互含,王  相似文献   

5.
分析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思维与认识的至上和非至上、相对和绝对、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论述认识与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6.
<正>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个问题已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然而这不等于说,人们对它已经理解了,认识就完全一致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真理中可以包含谬误”、“谬误中也可以包含真理”。我认为这种“相互包含”论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认识领域中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所谓真理,是人的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不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对于确定的客观的对象来说,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分明的,是不能混淆的。我们既不能把真理当作谬误,也不能把谬误当作真理,否则便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坑。真理与谬误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依存上。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7.
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如何作出合理的理解和规定?这是目前国内有关真理论的研究中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真理作为正确的理性认识所具有的具体性、历史性特点入手,确认“有条件性”是真理的一个基本内在属性,也是理解和规定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所必须坚持、贯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由此,本文不赞成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解说为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的传统观点,而认为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确定性、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不确定性、非至上性,二者都是有条件的;也不赞成把绝对真理作为与相对真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而认为相对真理的对立面其实就是相对谬误。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自我扬弃的历史性过程,任何具体真理本质上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又包含着向相对谬误转化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转化中,真理愈升愈高,日益接近着客体世界。  相似文献   

8.
为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本文就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以及正确发挥真理的作用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 真理是否包含谬误,谬误是否包含真理,这个问题现在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我们认为,作为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真理和谬误不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不依赖于主观形式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和一致,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相似文献   

9.
关于真理和谬误关系问题,我国哲学界自50年代至今,讨论过几十年了。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发表了许多有益的看法,所有各派的观点,大体上可分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其一,主张真理包含着谬误因素;其二,主张真理不包含或不能包含谬误或谬误因素。我们是赞同前一种观点的,试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10.
拉康认为,真理是由言语创造的,而非符号内固有的某种东西;言语在打开真理维度的同时,也打开谬误的维度;真理与谬误纠缠在一起,寄生在谬误之中,往往借助谬误的显现而显现;所以,只有在矛盾中,只有在某种时间性中,真理才能摆脱谬误的控制,使谬误恢复其本来面目,从而使自身显现。  相似文献   

11.
在认识论中谬误是与真理相对的范畴。对这一范畴进行深入地研究 ,将有助于我们对真理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然而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对谬误的辩证性这一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认为谬误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难免性和可免性的统一。理解这一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技术座架的加载之下,网络意识形态日益烙印了虚假谣言遮蔽真实信息、情感驱逐理性的“后真相”特征。真假待辨的拟态环境失焦、真假不辨的数字鸿沟加深、真假难辨的信息传播熵增等是网络意识形态典型的后真相症候。追问网络意识形态的失“真”因由,主要存在情感至上的非理性化、个体驱动的去中心化、负面取向的偏向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外来侵扰的迭代化等。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后真相症候需要对症施药,坚持创设有益拟态环境、管控数字资源、甄别意识形态问题等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还需讲究宏微策略,于宏观层面做到正面回应、负面限流、侧面引流;于微观层面推动全媒体时代的迭代更新、融合发展,做好“正能量”“管得住”“用得好”的议程设置,释放行业协会、头部媒体的自建自治效能,培育个体延迟判断、理性冷静、查找证据的媒介素养等。  相似文献   

13.
偶像崇拜始于原始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排他、自大、独恋的盲目性愚妄性心理现象,偶像崇拜有有形与无形、显性与隐性、真实与虚假等不同类型。历史表明,偶像崇拜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其救治之道在于培育科学怀疑和求真探本精神。  相似文献   

14.
庄子"终身不仕",是先秦诸子中"独往独来"的"独有之人".他既不教授弟子,也不游说诸侯,只是偶尔做做白日梦而已.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他担心,"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就实质而言,是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庄子要做逍遥游,"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为此,必须明白齐物的道理,齐是非,同生死,"道通为一".从独断论到相对论,其间相距甚远;而从相对论到逍遥游,只有一步之遥.但愿以此化解"人相食"的悲剧,而不仅仅是庄子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5.
肖伯纳的<卖花女>是一部反差幽默讽刺艺术的典范之作.作品情节结构的真假较量与台词语言的虚实结合,形成了反差幽默的直观性呈现;作品简单的故事、复杂的理论、激烈的观点的系统结合,形成了反差幽默的隐喻性呈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毛泽东深刻地揭示了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完整的真理发展规律理论.首先,真理的发展是在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其次,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是真理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再次,真理是在不断地克服和解决自身一系列的矛盾中向前发展的.作者指出,毛泽东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善于从哲学高度予以概括和阐发,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铸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审美崇尚,意境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心理之中,并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状态而随时可能渗透于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电影求其神似,求其意境,追求影片内涵的抒情写意性和镜头画面的诗化意境。我们知道,意境的形成是从“情景交融”开始,通过“虚实相生”接通有限与无限的,所以,意境具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象外之象”等三方面审美特质,它们相互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本质和内涵。意境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里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无论是哪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追求意象和意境的审美体现,注重通过意象的组合,感物兴情,情与物融,营造出浑合无垠以至两忘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8.
据所掌握的《韵镜》的各种版本有关资料 ,讨论了北京大学影印本的版本归属 ,指出其并非直接根据宽永十八年刊本影印 ,而是它的一个复制本。还指出了北大本与原本的各种差异 ,并对是非正讹作了考订。澄清这一问题 ,除对《韵镜》的版本研究具有意义外 ,对于进一步认识《韵镜》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真理:即绝对形式的“相对真理之总和”与相对形式的个别真理.不能把每个真理中包含的绝对真理的成分,当成这个真理本身,所以不能说任何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