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有一个共识就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是博士学位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志,抓好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成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文章在介绍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在岗位的实际工作,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制度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等方面出发,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接教育部教技司关于批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05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通知,根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办法》的有关规定,经过专家评审,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05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采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与质量,但仍然存在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与学术影响力偏低、高水平的学术大师较少、创造性人才队伍规模偏小、分布不平衡以及人才引进工作有待改善、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人才引进机制,超常规、高起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动态化、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柔性化、创新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具有淘汰和退出通道的人才聘任机制和战略性、动态化的人才安全机制,以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内涵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提出了适合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立体"、"四维一体"与"跳跃型"的有效成长路径,最后从政府与组织支持、高等教育加快创新三个角度提出了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人才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人才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对于女性人才来说,除了受这两个因素影响外,性别文化对女性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性别文化三个维度探析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且提出高层女性人才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和相对广泛的社会资本,同时高层次女性人才较少地受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性别文化环境亦相对宽松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高校人事制度 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逆淘汰”现象,提出了通过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和培养优秀高层次人才,同时注意充分发挥现有优秀人才的作用,从而吸引和稳定优秀高层次人才,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并进一步论述了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必须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动态、开放的用人管理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需求不断向高层次迈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基地,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何选拔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油助力,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作者在赴巴墨高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介绍了巴墨高校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做法,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可资借鉴的地方,以期为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公布了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彭锋、徐振波2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胡小波、周郭许、王阿忠、施雪涛、肖炜麟等5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首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的22篇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总结出优秀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几个基本特点;针对目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术环境、博士生指导教师、博士生和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促进女性人才成长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充分关注高校高层次女性人才[2]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北京市为例,就高校女性高层人次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障碍性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有意义的建议,以期为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队伍是重点,学术带头人是核心。本文围绕国家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科队伍的结构、学术带头人的标准、创新人才选拔和聘用机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术期刊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信息技术革新不断加深的今天,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存在着英文期刊数量偏少、中文期刊质量参差不齐、对论文质量把控不严等问题,国际影响力难以有效提升。为了不断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我国高校学术期刊需要做到: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持;通过外引内联提升国际知名度,努力吸引优秀的国际论文;严把论文质量关,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新媒体合作,共享最新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学术期刊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学术质量,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实现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跃升。  相似文献   

13.
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为监测目标,通过运用灰色相关分析认为在高校"211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因素中,重点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对其影响最大;承担"973"、"863"等国家级科技任务影响次之;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再次、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和人才培养的增长率影响最低。应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可对211项目实现动态管理,对其影响因素实现实时分析。该方法是一种对高校211项目管理的新方法,可有效及时地推进高校211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最新阶段,利用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总库作为检索来源,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主题词,检索到211篇核心期刊论文,并将其作为样本文献。从共词分析的视角对样本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研究,并采取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运用SATI、SPSS、Ucinet等软件,绘制出国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可视化图谱,从而归纳分析出国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08,28(5):111-11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什么突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此学界有"策略"说、"社会结构变迁"说、"苏联影响"说等代表性观点。实际上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是"多因决定"而非"单因决定"。其中,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是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的关键性原因。那种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转变中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显然夸大了毛泽东个人主观因素在这次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胡适、罗隆基等人发起一场要求“人权”与“约法”的运动。学界一直以来大都视之为中国学人争“人权”的运动。然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视野下,“人权”、“约法”本为其题中要义,其时中国学人相关诉求的背后,更是他们之于现代国家的理解和建构规划。在这一意义上,他们批判、重建国民性,亦是为现代国家准备相应的国民性基础。因此,这场“人权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公民自我确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到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系脉之中。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育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是一件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异质独特性、积累整合性、系统支撑性、社会时代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特点.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的基石,也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汪瑗关于"屈原投水说"的辩驳和屈原去楚而隐的观点是《楚辞集解》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了解汪瑗处世思想的关键。汪瑗在论证屈原去就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在汪瑗看来,死不可惧,但其条件是要对国家前途命运有益,对自己的身名有益;汪瑗强调仁智并重,并将屈原塑造成仁智并行的圣者形象和有道者形象。汪瑗的学术思想与处世观念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远来积淀以外,个人的身世经历与时代风习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时代中国学术出版国际化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化时代,出版国际化涉及的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境内出版的学术期刊存在着部分因英语语言错失导致的涉及危害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建立中国学术出版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机制,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发挥关键和核心的作用,负责建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监督平台,协同在本系统内拥有相关学术出版物的部委对出版质量进行制度化实时监控。此外,还应采取层级管理思路,加强第三方质检机构的参与力度,促使学术出版机构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论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可理解为与学术研究相关的机构及其个人利用权力故意实施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的行为.判断学术腐败的两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是:是否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和是否利用权力.基于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终极目的而对"真"无止尽的追求和严格恪守即是学术研究的最高真谛,一切有悖于促进人类社会前进、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真"、有悖于人类良知的工作机构及其人员的制造虚假、违背学术道德的心理和行为即是学术研究的外缘性空间,也是学术研究产生腐败的外缘性空间.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主要存在于对学术研究进行管理的各类政府机构和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各类学术媒体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