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0~200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群的统计分析发现,年龄在26~45岁的作者占83.74%,职称以高级和中级为主,分别占45.55%和34.42%,且有66.07%的作者为在读硕士、博士或已经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作者分布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还有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作者,来自高等院校的作者占85.61%;论文平均合著率和篇均作者数分别为94.35%和3.78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合著类型以同单位合著为主,占59.35%,但跨省(市)合著和跨国合著有增加趋势;根据普赖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102人,其中16位高产作者基本上都是我校几个主要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因此,《学报》拥有一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素质较高的作者队伍,是进一步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选取22种学报为对象,对其近5年的信息量、稿件来源、基金论文、合著、作者情况、时滞、关键词、参考文献、文摘率等项展开调查,并与《中国社会科学》等中外名刊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双十佳学报刊均年载文量137篇,2/3的稿件来自本校,93.83%的稿件源于高校;基金论文比9.73%;合作度1.23,合著率19.31%,高职称、高学历著者占80.81%;时滞176天,篇均关键词3.5个;平均引文量7.37条,其中引用图书占72.88%,期刊占20.63%;年平均文摘率15.90%。相比较而言,双十佳学报在发文量、审稿时间、标准化著录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肇庆学院学报》2001—2009年作者群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肇庆学院学报》2001-2009年所出版(共52期1308篇论文)学报的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就作者的行业分布、职称结构、发文量、活跃程度、合著情况、学科分布和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学报》已建立一支拥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的作者群,校内作者在投稿和重复发文的几率较高;社会科学学科虽有重点,但却不够突出;作者分布区域呈广泛性但分布不均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力相对不足,在学术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学报未来的发展中。应扩大优质稿源,创建精品栏目,争取政策扶持.发挥编委职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1-2010年共60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刊10年来共刊载论文1 800多篇,平均年载文量为180篇,篇均页码为5页/篇,篇密度平均值为0.2篇/页;《学报》的基金论文率稳步提高,至2010年达到了48.44%;2001-2010年共有作者3 376人次,分布在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94.43%来自高等院校;以31-40岁年龄段者居多,比例占45.86%,职称以中级和副高级为主,分别占29.09%和21.82%,且有68.41%的作者为在读硕士、博士或已经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平均合著率和合作度分别为59.47%和1.87,合著类型以同单位合著为主,比例占67.79%;论文的引文质量较高,篇均引文8.11条,中文引文占87.22%,引文中属于期刊的占50.14%。  相似文献   

5.
为求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5年来所发文献作出评价,运用文献统计分析和相关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其载文、作者、引文、引证等作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载文总量为941篇;平均基金论文比为24.12%;作者总数1 340人,第一作者总数为941人(校内564人,校外377人),独著有624篇;第一作者中正高职称238人,占25.29%;副高职称332人,占35.28%;硕士以上学历409人,占43.46%;73%以上的作者年龄在50岁以下,40岁以下的青年作者占到31.88%;引文总量为6 789篇(本),中文6 335篇(本),占93.31%,英文378篇(本),占5.57%,专著3 805部,占56.05%,期刊1 893篇,占27.88%;据2003,2004年的文献,44%的被引期刊为经济管理类期刊。结论认为其载文质量逐步提高,高素质作者群逐步形成,西部经济之特色明显,影响力正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05年作者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东大学报作者群年龄、职称、所属单位、论文基金资助情况以及合著率、合作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报已经形成一支高素质、较稳定的作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应着手建立作者数据库,加强刊物与作者的联系,进一步壮大学报的作者队伍,为学报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05年刊载的388篇论文为基础,对作者年龄、学历、职称、单位和论文基金资助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作者主要是年龄在31~50岁的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占总人数的71%;第一作者中8.5%具有博士学位,39.4%具有高级职称;7.7%的论文有基金资助。研究作者群结构,旨在学报的发展和作者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2年的刊文数量、类别、引文量、篇均引文数、篇均作者数、合著率、基金论文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2年分别刊文157篇、196篇和231篇,其中以动物科学类论文最多,2000~2002年的引文量分别为1594条、1960条和2610条,篇均引文数分别为10.15条、10.00条和11.30条;2000~2002年载文的篇均作者数分别为3.50人、3.75人、4.01人,合著率分别为94.90%、93.88%、94.37%;3年来的基金论文率分别为70.7%、74.5%、65.4%;2000和2001年的篇均引文率、篇均作者数和基金论文率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发文量及作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0~1999年数据为统计源 ,通过对其论文发文量、各级科研项目论文篇数、论文作者的年龄、职称、学位、地区等分布 ,以及合作现象的分析研究 ,揭示《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现状、发展趋势、期刊质量、作者队伍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学报的发文特征与趋势,有助于科学准确地把握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脉络,为办好地方高校学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6年刊发的404条有效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结合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除2013年外,研究生在其余各年的发文量都占主体地位,其中校内研究生发文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占比高达71.9%,逐渐呈现出以本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团队为发文主体的特点;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量居前四位的机构皆来自校内,校外发文较多的机构分别来自于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发文量占比居前三位的学科是地理、数学和工科,生物和化学次之;高被引论文中地理、数学和生物学科较多;基金论文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100%,其中国家级项目占比约79%.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00-2005年引文信息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商洛学院学报》2000-2005年发表的844篇论文为统计样本·统计结果显示,708篇,论文有引文,占论文总量的83.89%;引文总数为3942条.引文最多的为194条。篇均引文4.67条;中文文献3548条,占引文总量的90.01%,英文文献394条,占引文总量的9.99%;中文引文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期刊,占引文总数的90.16%;73.7%论文引用文献在5条以下;自引率为2.46%,自引篇率为6.04%。分析了学报的优势与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刊物可持续发展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1年 6期 1 44篇作者为分析对象 ,得出作者群的年龄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 ,以 36~ 40岁年龄段者居多 ,其次为 31~ 35岁年龄段 ;作者群的职称分布为右偏态分布 ,以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者居多 ,其次为硕士研究生和中级职称 ;作者群的单位分布以本校为最多 ,占 1 44篇的 70 %以上 ,其次为包括台湾中兴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国内 31所大学 ,仅有 5篇作者的单位为科研院所、行政单位、集团公司和银行 ;课题资助析出的论文较少 ,仅占论文的 1 0 %以下 ;作者系数为 1 .2 7。说明本刊作者群结构合理 ,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伴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广填陕南”的移民运动,大批居住在以今广东嘉应州为中心的客家人从广东辗转迁徙至今陕西商洛境内。他们居住的地方仍以“广东”命名,以示不忘其祖。商洛本地人称他们及其后裔为“广东人”,称他们说的方言为“广东话”。考察历史文献资料,对照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可以看出商洛境内的“广东话”其实是客家话与商洛本地话进一步融合形成的客家话的变体。  相似文献   

14.
核心期刊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参考而不是论文评价标准,基于这一认识,普通高校学报应立足于自己的特色,与科研管理部门联系,共同制定出适合本校的论文评价标准,同时加强对核心期刊的宣传,引导作者理性投稿。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大陆学者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1—2010年收录的78种管理与运筹学期刊上发表的4 262篇学术论文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大陆管理与运筹学的发文情况,量化探析了我国大陆管理与运筹学的研究态势和热点领域。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是我国大陆管理与运筹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发表论文还是集中在少数几个期刊,而且在TOP期刊上的发文数量还很少。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2001—2010年作者层面的合作度和合作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机构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合作度和合作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此外,我国大陆学者发表论文中有近一半的论文没有被引用。根据关键词列表,我国大陆管理与运筹学领域研究最为广泛的主题包括调度、线性矩阵不等式、遗传算法等。  相似文献   

16.
考试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从试卷的改革入手。政治理论课考试,如何走出纯考记忆的误区,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部分教师出的哲学试卷,做了很好的尝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同的文学研究机构和区域的学术影响力是有差别的。基于CSSCI数据平台,就2000-2004年中国文学研究机构和区域的不同学术影响来看,此间每年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发文机构大约在500个左右,主要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其次是社会科学院系统。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学术机构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被引量最多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在篇均被引量方面,非高校机构则有不俗的表现。就影响力而言,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术影响力也比较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青岛科技大学1998-2012年论文为例,对论文的产出能力、作者队伍、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表明,该校人文社科论文的产出能力与水平在不断提升,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高,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基金与资助论文的级别和数量都在不断攀高。同时也揭示出,该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与水平还较弱,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较少,科研队伍中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还比较缺乏,一些与学校发展较为密切的学科还比较薄弱,论文的基金资助级别相对不高,且数量不多。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SCIE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建10年来SCIE论文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截止2008年12月(12月的数据仍在继续增加),SCIE共收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905篇,被收录的论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08年有256篇论文被SCIE收录,创10年来最高记录;期刊论文781篇,占论文总数的86.4%,其主要分布于在320种SCIE源期刊中。从期刊影响因子来看,收录论文较多的8种国外源期刊的影响因子都相对较低,其范围为0.691-2.532。10年间有1000多名作者只发表了1篇或2篇SCI论文,而为数不多的作者却硕果累累,发表了几十篇或近百篇论文。SCIE论文很大一部分分布在低被引区间(423篇)和零被引区间(462篇论文),有445篇论文有被引用记录,高被引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而低被引论文发表在中国国内期刊上。论文涉及85个学科,其中排名前10个学科发表论文743篇,所占比例为81.74%,基本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34个科技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共474个机构有多方科研合作,合作排名在前15名国家和地区共发表论文337篇,说明学校正处在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期,在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式SCIE科技论文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