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构成中国法治主义叙事基础的现代性理论,受到了来自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本文梳理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理论诉求与认知价值;归纳了后现代法学的理论与旨趣,认为后现代法学的意义在于摧毁了事实、价值、制度、进步、本质、权威、主流的绝对性神话;描述了当下中国法治主义话语与制度建构基础的不确定性与前途的可选择性,及其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间徘徊的内在焦虑与无可逃遁的艰难抉策,并相信后现代法学有助于中国法治主义运动在科学主义、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寻找定位和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2.
关于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西方学术界为人们勾画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不同的阿伦特肖像。基于阿伦特基本著作的文本考察表明: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同时包含了两面:一方面,她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她也指出了现时代政治的危机、文化的危机和人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界一个新的“老问题”,“老”在于自后现代性出场之日起二者的纷争就从未间断,“新”在于现代性虽饱受质疑却不断被激活,内涵也愈加丰富。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批判理论家对现代性持总体性内在批判立场,但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关系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理论家极端的现代性批判立场导致批判理论的后现代性亲缘表征,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第二代理论家以现代性拒斥后现代性,从总体上将两者对立起来,造成二者关系紧张。作为二、三代之间重要过渡人物,维尔默传承批判理论传统,将哈贝马斯开启的语言学转向引向深入,在后形而上学视域中重构辩证法,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关系进行了饱有和解意味的理论重建,开启了政治伦理学新视域,为重塑更加开放包容的现代性提供方案。考察维尔默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关系的理论重建,为当代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和后现代性的关系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化的重新定向及其对"五四"批判再反思之际,"后现代批铲"开始发出了"现代性的追问",并明显地表述为对新殖民主义高度警惕的守成主义特征.在这种后现代的追问下,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合法性一度成为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5.
五四文学思潮的性质历来被归结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从文学现代性的角度看,五四文学思潮具有启蒙主义性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最初的、局部的批判。浪漫主义反抗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的统治,现实主义批判现代化对人的价值的毁灭。五四文学鼓吹现代性,包括科学和民主,而不是批判现代性。因此,五四文学思潮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启蒙主义。虽然五四文学也引进和借鉴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但由于启蒙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选择和改造,使之成为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将现代性的达成等价于科学理性的实现,并置于后现代的天平上予以衡量,其成就必然随主体性砝码的减少而式微。与之相应,当理性与主体性互相抵牾,现代性自身的矛盾就衍化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激烈对峙。其后果有二:首先是现代性秩序的瓦解与后现代批判标准的失范,其次是理性准则的去合法化与主体面对多元价值时的骑墙态度。它们扞格不入的原因,根源于理性与主体性在分别构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时所形成的二律背反。鉴于此,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矛盾的反思,就是对理性与主体性双重悖论的揭露。而弥合理性与主体性间裂痕的过程,又是重建现代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考察了现代性批判的历史,认为黑格尔和尼采代表着现代性批判的两种不同传统,黑格尔代表理性的批判的传统,尼采代表非理性的批判的传统;后现代理论继承尼采非理性的批判的传统,对现代性作了不符合实际的全盘否定。通过历史考察,把握现代性批判不同传统的基本倾向,进而重建现代性批判的理性传统,是哈贝马斯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性以及现代性政治的批判与重构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压迫存在于一切日常生活领域,现代性政治在理性政治、宏观政治、总体性政治的形式下实现了对人的全面桎梏,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应关涉所有的日常生活关系以及个人的思想、行为、身体等。在一切皆是政治的口号下,后现代主义以微观政治、非理性政治、多元政治、差异政治等对抗现代性政治,提出了文本政治、解构政治、幽灵政治、欲望政治、游牧政治、异教主义政治等政治的新形式,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解构策略,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政治内涵的传统视野。对后现代政治观的批判借鉴对于透析西方政治实践、反思现代西方政治理念无疑有着一定的意义,后现代政治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围绕国家、政府、政党等展开,从理论而言是对现代性政治理论狭隘性的补充与超越;就实践而论,后现代政治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政治策略的运用是后现代主义是对压迫型、奴役性的现实政治的抵抗与反叛。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作为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回应方式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就现代性问题的实质而言,它是人性之中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失衡,表现为对理性的过分崇拜。后现代批判以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走向非理性,其结果不但没有解决现代性问题,相反却使现代性的感觉主义发展到极致。后现代与现代性最终殊途同归,归于人类感官享受的满足。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范式对于全球化研究有着独到的视角和方法。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考察,全球化可以作为一个"文本"加以解读。通过后现代主义的"双重阅读",可以揭示全球化文本建构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消解全球化传统文本的中心论思维;通过进一步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可以对全球化的现代性和普遍主义进行批判,"摧毁"全球化这一宏大叙事的内在逻辑基础;在对全球化传统文本彻底解构的基础上,新文本的重构成为必要,而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全球意识和超越普遍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为全球化文本的重构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孙犁的小说追求"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格调".<荷花淀>则突出地体现了这种风格,这主要表现在小说中柔美的语言里.<荷花淀>的语言涓秀柔美,清新质朴.<荷花淀>的语言简洁流畅,舒展自如.<荷花淀>的语言凝炼细腻,神情并茂.她以散文化的笔触描绘出荷花淀湖光景色的诗情画意以及小说中女性的似水柔情.<荷花淀>中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使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唱出了女主人公心中柔美的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情地怀念老教育家、原中南民族学院院长白瑞西同志光彩照人的革命人生,以及他为社会主义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辛勤耕耘。文章指出,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李红颖 《21世纪》2009,(4):20-21
北京金融街坐落在繁华的阜成门,是京城有名的黄金地段。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禁让人联想到无尽的金钱财富。能够跻身金融街一族,可以说是诸多理想青年奋斗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利用扫描仪来阅读试卷 ,通过编写的阅卷程序来自动评改试卷的方法 .文中附出了一个较简单的评卷程序  相似文献   

15.
潘天寿作品的特色是坚硬.潘天寿的喜好、性格、品质皆与"硬”有关.潘天寿性格及作品特色的形成,与他故乡宁海的土地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于 1 999年 1 1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纪念陈寅恪先生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文章涉及关于爱国主义和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重要历史课题 ,在史学界和广大师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对于当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经季先生授权 ,特在本刊发表。在此 ,编者谨向季先生对本刊厚爱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合成四溴双酚A的新方法,用H_2O_2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Br氧化成单质溴再参加反应,能节溴50%,该方法简便,收率高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一种分布于圆周上的多导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一种分布在圆周上的多导体结构。这种多导体结构不仅可能应用在普通微波电真空器件中,而且在高次回旋谐波低磁场回旋管及静电电子回旋脉塞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考虑了多导体厚度情况下详细研究了该系统中的最低波型,即 TEM 波。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出了系统中各区域中的场分布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求出了系统的耦合阻抗与横向阻抗的表达式。横向阻抗是考虑系统匹配的依据,本文对它进行了详细讨论,并进行了普适的数值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讨论了系统诸几何参量对横向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解放思想是我国改革的推动力量解放思想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 ,我国人民的思想水平的提高也经历了一系列解放的过程。正是由于一次次思想的解放 ,一个个禁区被冲破、一种种束缚被解脱 ,才使全党的思想与时俱进 ,使生产力快速发展 ,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 ,也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掀起了四次大的思想解放浪潮 ,推动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 ,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有限长金属圆柱的长椭球等效,结合微扰法和佳点积分法,较好地解决了具有复杂边界媒质中环天线附近存在有限长金属圆柱时的辐射问题.该方法能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