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正 《城市观察》2009,(2):33-48
本文对广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有能影响全国的综合实力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即腹地资源。后者恰是广州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作用存在的“软肋”。文章提出借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契机,深化广州与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拓展八大战略腹地,把广州“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成为广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广州实际出发,就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支撑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区域交通发展战略。通过交通现状调查,机遇挑战分析,提出了构建双港双高交通体系的发展战略,即:以世界级的空港、海港为龙头,以内外衔接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为支撑,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立足珠三角、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南方交通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广州在国内城市发展地位的演变,认准与先进城市功能发展的差距,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提出广州要从提升国家经济中心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性功能、决策控制和信息服务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等方面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地铁经济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州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地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选择。文章就此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永亮 《城市》2011,(7):32-34
南沙是广州发展的新发动机,也是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对南沙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寄予厚望,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南沙的定位提高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新高度,将在南沙创造“打造一个新广州”的传奇,为广州今后发展指明了新的战略方向。如何发挥南沙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一个新广州”,实现新跨越,是广州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广州制造业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亟须转变发展方式.本文详细分析广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剖析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研判广州制造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探索对接“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有效路径,通过产能合作破解广州制造业发展难题.最后,本文围绕战略规划、人才建设、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保障“广州制造2025”实现的对策建议,促进广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广州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目标,率先建成“中国制造2025”全国试点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广州制造业面临着新挑战和新机遇,亟须转变发展方式。本文详细分析广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剖析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研判广州制造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探索对接"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有效路径,通过产能合作破解广州制造业发展难题。最后,本文围绕战略规划、人才建设、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保障"广州制造2025"实现的对策建议,促进广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广州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目标,率先建成"中国制造2025"全国试点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9.
上海都市圈的战略定位应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禀赋和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基本原则,基于新时代和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不仅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更要服务中国的全球战略.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目标,上海都市圈需要更深层次推进对内开放,强化上海"四大功能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体制与机制,打造高度一体化基础设施,消除广泛存在的行政壁垒,形成统一市场,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巫细波 《城市》2016,(4):20-25
为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区域一体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广州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而清远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两个城市发展差距明显,广州帮扶清远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推进两个城市的一体化进程,研究广清一体化创新模式有助于探索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一体化新模式。笔者分析了新常态下广清一体化的新挑战、发展基础、面临问题,最后提出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将广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广州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机遇。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总结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伟大意义,然后结合广州发展实际,对广州未来发展定位和城市功能作具体解析,最后抽炼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的五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部署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各类人才发展的政策蓝图,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第六类人才纳入了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举措,这既是对民政部门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鼓舞和强力支持,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永平 《城市观察》2014,(5):159-166
加快推进广州创新文化建设,是广州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举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在继续加大科技硬件投入的同时,把科技软件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郑德珵  孙路  刘璟 《城市观察》2010,(4):125-133
广州被中央定位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明确了广州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广州必须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投资,以实现国家中心城市所具备的指标。因此,如何解决巨额投资资金来源急需探讨。本文分析广州融资体系的现状,提出广州需建立一个传统模式和资本市场新模式双结合的现代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广州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萝岗区建立首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和一家”,面向社区家庭和居民群众个人提供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前,广州已有街道(镇埭庭综合服务中心150家左右。广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城市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也是广州市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和上海服务全国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环境加以判断的基础上,对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与水平予以分析,并借鉴日本东京发展知识性产业服务首都圈发展的经验,提出未来上海服务全国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三虎 《城市观察》2011,(1):119-134
从产业整体结构绩效评估看,广州正在延伸出各种增长潜力巨大的新兴技术和产业,基本趋势是技术创新驱动、服务业高端化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紧紧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广州要推动国家中心城市优先领域发展,促进国际大都市竞争领域发展和奠定国家创新型城市长期发展领域基础。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空间价值链分布,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合理分工格局,加快推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城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视角,就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对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广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解放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要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与越秀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荔湾区原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分别签订了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书,这是广州社工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首度正式“联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