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载关学思想的要旨在于,提出了"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进而论证了"气"不消灭的物质永恒论;以"太虚即气"为理论基石,提出并论证了"天人合一"思想;用"一物两体"揭示和论证了宇宙万物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和论证了"太和之道"、"仇必和而解"的中道观、方法论;提出了"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论;创立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6.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歌诗叙述"的出现,既丰富了巾舞、长袖舞的情感表现能力,又为巾舞、长袖舞以"形体叙述"而演绎"故事情节"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叙述"的"角色化"转变成为可能。"戏楼"的"前台"和"后台"的设计,为演员在表演空间上的转化提供可能,作为"专业性"的"表演舞台"意味着舞台条件的成熟。东汉中晚期巾舞、长袖舞艺术表演形式,已经具备了向"歌舞戏"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演变的态势已然出现。  相似文献   

7.
陈英 《社区》2011,(24):26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习溪桥街道居民迎来了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艺术节除成功举办了开幕、闭幕晚会以及"永远跟党走"、"爱在社区"、"共建风采"三场专场文艺演出,还举办了"红色故事会"、"红色电影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激情广场大家唱"、"社区才艺表演"、"戏曲欣赏"、庐陵文化大讲堂、书画摄影展等共16项活动。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了健康高雅、文明和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景观。文化艺术节,成为干部职工的"加油站"为把社区文化艺术节打造成社区文  相似文献   

8.
稼轩词中的用典具有丰厚的情感意蕴.辛弃疾凭借典故的运用,抒发了"热爱"、"怀念"、"豪迈"、"歌颂"、"勉励"、"仰慕"、"惬意"、"离别"、"困惑"、"鄙夷"、"悲慨"、"忧虑"等各种复杂的感情,为运用典故抒情开创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礼"、"法"的初始含义充满了神性,是神化思维作用下的产物。殷商以后,"礼"、"法"渐渐褪去神性色彩,成为贵族统治阶级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工具,由此走上了世俗化进程。世俗化了的"礼"、"法"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着各自的作用,但它们本身因失去了神学绝对权威的庇护,受到来自现实生活的种种冲击,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0.
说"养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气"这一概念的生成过程和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查和论述,对其范畴内诸如"养神"、"养气"、"制动"、"远近"、"无我"、"脱俗"等术语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认为对"养气"之说应从创作心理、修身养性、伦理道德、学问人品诸方面综合地理解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情境下创业动机和创业成功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量表,对长沙市注册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获取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成就感"、"个体独立"和"内在因素"三个主成分作为本土情境下创业动机形成的三类影响因素;提取"社会地位"、"管理能力"、"商业支持"和"创业家特质"四个主成分作为本土情境下创业成功的四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后期岭南出现了一批地方故事集,目前可见的有6部,包括《五山志林》、《霭楼逸志》、《邝斋杂记》、《粤小记》、《粤屑》、《越台杂记》。这6部地方故事集彰显岭南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及岭南各阶层人民的美好品质,抨击岭南官吏的残暴和官场的腐败,描绘岭南民间疾苦,批判岭南社会丑恶现象,记叙岭南民间奇幻故事。这6部地方故事集在艺术上各有独特之处,《粤屑》、《粤小记》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6部地方故事集对后世岭南小说、戏曲,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指导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订单式"、"双元制式"、"模块式"和"教学工厂式"等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江西旅游景点推介英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西旅游景点推介英译要坚持“文质说”、“信达雅说”、“神化说”、“和谐说”原则 ,体现江西绿色游、古色游、红色游和地方文化游的特色 ,从而规范江西旅游景点的英译并把江西旅游业有效地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问题,不是一个局部性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各个方面的总体性问题;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问题,而且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义"问题;既不能用"马克思哲学"的提法来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也不能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阐述所谓的"超主义"、"超越本性"、"超意识形态"、"超党派性"、"超二元对立主义"的观点,不能回避或不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能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问题.与上述问题相联系,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当作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丁全 《南都学坛》2001,21(4):68-70
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副词,如“情”、“清(是)”、“通”等,它们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与普通话的副词大致相同,有的表语气,有的表情意,有的表时间,富于盆地味儿,极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以文学笔调记写食谱促成了57篇美文,不仅以"吃"寄托情怀,更体现了其具有"民本性"、"地域性"、"民俗性"、"审美性"特征的独特饮食观,为现代饮食观和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优秀范本,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在西方统治了1500年,公元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地动说”,首次把宇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此说传入中国之前,我国明末清初的天文学家揭暄《璇玑遗述》即《写天新语》、《昊书》、《性书》等天文著作,提出了天地万物“气化说”,“星以日为主”,“日以天为主”;“天外皆天”,“天内皆天”,“广厚无际,天球无数”说。其宇宙学超出了太阳系,近似现代科学的宇宙无限论。  相似文献   

19.
激问句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激问句直接组合而成的一个无疑而问的问句系列.《围城》激问句组有较为丰富的激问标记语,主要有"什么"为什么"怎么"难道"罢"么"呀"不是……么"P不P"格式等,也有一定量的零标记(无特定标记语)形式.在结构形式上有二句句组和三句句组,组合形式多样.《围城》激问句组是钱钟书语言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颇具语用价值.有心理、逻辑、审美等动因的激问句组,是有意违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的"美丽的错误",其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助于令人"银笑"(非"铅笑")的讽刺效果的形成.激问句组是交往理性的"围城"的"建筑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对特定区域的治理,完成特定的任务,派出机关、派出机构以及派出官吏等形式各异的行政派出组织,利用自身"虚位性"、"临时性"、"灵活性"的特点,通过分权分散派往各地的派出组织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对地方的行政区划、监察制度、职官制度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