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是在旧乐曲的基础上创作新歌辞,其乐府为依曲填辞,与音乐关系密切,犹“汉音”;曹丕在创作上将音乐与文学并重,具有“汉音”向“魏响”过渡的性质;曹植乐府诗在曲、题、辞三方面均有革新,部分作品完全脱离音乐束缚,完成了乐府歌辞向乐府诗的转变。“汉音”多合乐,“魏响”渐离乐,“三曹”诗歌创作与音乐的关系变化凸显出魏晋文学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2.
陆机的拟乐府诗在创作上呈现两个基本特征:一为袭故;一为弥新。袭故是指对前人作品内容、形式上的全盘模拟和对三曹借乐府诗抒发个人情感的手法的因袭。弥新则指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自觉追求与创新,如赋化手法的引入和对仗句式的大量运用。作者试图从这两个特征入手,对特征的具体所指做以阐释和说明,以期从辩证、历史的角度,完成对其乐府诗的正确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作有《拟古乐府》101题101首,学界大多以古乐府评之.其实李东阳创作乐府诗的初衷、乐府诗命题与选材、诗歌的音乐性与体式,以及在时人心中的评价都清楚地表明,其拟古乐府诗的实质为新乐府,非传统意义的古乐府.名为"拟古",其实为"新".李东阳《拟古乐府》不但较唐代元白以诗讽谏天子、写当下史有进一步开拓,而且真正开启了明清乐府咏史创作的先河,乐府诗从汉到清这一发展脉络因之清晰而完整.  相似文献   

4.
“三曹”是中国诗坛上声名显赫的父子兵。他们以独具特色的乐府诗创作,引领了建安文学的繁荣,为中国五言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三曹”诗歌继承了汉代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经验,再经过改造、创新,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他们“缘事而发”却更见慷慨悲壮、刚健雄放;“感于哀乐”却更见情浓意切、细致深婉;言志讽时更重诗歌...  相似文献   

5.
王渔洋《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九论唐代乐府诗,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哀时托兴微.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道妃豨.”称道唐代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乐府诗都写得好,具有古意,而不是机械模仿古乐府.其言颇为简括中肯.王氏此论,在其诗话中有较具体的阐述,可供读者参证.王氏门人何世璂《燃灯纪闻》(《清诗记》本)第十九条述王渔洋论乐府诗有曰:  相似文献   

6.
艳体乐府诗是指内容香软、风格艳丽的乐府诗。它的首次兴盛是在梁、陈至初唐时期。到了中晚唐,李贺、张祜、温庭筠、李商隐等人又大力写作艳体乐府诗,使艳体乐府诗复兴。其复兴的原因:一是补写六朝宫廷乐歌,一是模仿六朝乐府诗。中晚唐的艳体乐府诗基本上已不入乐,多是借南朝兴衰之史针贬现实。尽管他们四人都写艳体乐府诗,但在新旧题的运用和表现风格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曹操和乐府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安诗人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几乎每个人都曾涉足过乐府诗的创作。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吁嗟篇》、《野田黄雀行》、《泰山梁甫行》,王粲的《七哀》、《从军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厅》等等,都是建安诗人所创作而千古传颂的文人乐府名篇。但是,在许多诗人的诗歌创作中,乐府诗的创作只占很少一部分,有的诗人不过只写了一、二篇。曹丕和曹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前贤的考证成果进行了辨析,进一步推定梦窗赠施枢三首词的写作时地。三词皆写于苏州仓幕期间:《木兰花慢.施芸隐随绣节过浙东》写于端平三年(1236),但施氏未入浙东提刑司曹豳幕中。《扫花游.赠芸隐》写于嘉熙元年(1237),或为行役杭州时。《八声甘州.姑苏台》写于淳祐三年(1243),是借古迹抒写今志的词作。  相似文献   

9.
明代初期的乐府诗创作,既受元末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乐府诗派"的影响,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从乐府诗的类别而言,明初乐府诗的创作趋势,主要是集中在"古乐府"、宫词类乐府、旧题乐府三个方面,并因此而形成了三股创作潮流.明初的"古乐府",主要是指"杨维桢式"的古乐府诗,其中既包含着旧题乐府,更多的则是一些"自创新题"的新题"古乐府".因"宫词事件"而兴盛于皇族的大型连章体<宫词>,成为了明初乐府诗创作中的一道奇观.从复古的角度进行旧题乐府的创作,并使之具有即事性、讽喻性等特点,是明初乐府诗创作的又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鲍照是晋宋时期最具创新精神的诗人,他尝试把写人叙事的乐府诗发展成为一种直接表达情感、叙写遭遇,且有极强音乐性的新诗体。他的乐府诗虽采用旧题,但并不完全模拟古意,而是注入更多自己的内容。他还大胆自制新题并在形式上大力开拓创新七言和杂言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