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韩礼德在20世纪60代开始创建的一个语言学理论。文章围绕着“什么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个问题对这个学说进行解释和说明,涉及了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适用语言学、韩礼德语言学等关键概念。文章的讨论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形成受到中国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它的建构与韩礼德和中国的渊源有很重要的关系,中国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该理论的中国渊源。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1996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最新学科目录建设的新专业。该专业的目的是培养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人才。 南京大学中文系素有语言学研究的传统,建国后有方光焘、黄淬伯、洪诚、黄景欣、施文涛等著名语言学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语言学人才。进入新时期以来,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在原来普通语言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汉语和汉语史专业的硕士点、汉语史专业的博士点。1996年,原现代汉语和汉语史专业合并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点),并同时建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相似文献   

3.
范畴化是现代语言学和相邻学科过去半个世纪发展的核心问题,范畴观从经典形态向类典型形态的演化反映了语言学思维从离散性、还原性、静态性为基本假设的结构主义自主论向更具连续性、非还原性、动态性特征的非自主论的深刻转变。认知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从中孕育和发展,而这种转变的内在动因是语言学思想对于语言具体完整性的根本追求。新世纪的语言学日益成为以整体性、有机性、涌现性及动态性为特征的复杂性科学,对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语言学基础理论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将是中国应用语言学成熟、腾飞的世纪。作为把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汉语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最主要的课题。本文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三个角度,阐述了开展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紧迫性,并进而提出了汉语应用语言学急需研讨的十个论题。  相似文献   

5.
语料库为语言研究提供大量的自然语言材料,有助于语言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具有观测性和验证性,语料库发展需要人们的内省和语言学理论支撑.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是体验性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思维具有隐喻性.功能语言学认为,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强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相似重合处较多,均承认体验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只是研究角度不同:认知语言学探寻人们的心理感知、认知推理,重视心理因素;功能语言学重视社会功能,强调语言意义是一套社会潜势功能.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借助语料库,分析研究词汇语法层面的语言现象,挖掘语言学现象背后的理据.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而意义则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认知语言学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并强调身体经验在概念化中的重要作用,但认知语言学对概念化的内涵及特征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回答。概念化是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行为系统的概念表征,包括语言行为;而狭义的概念化重点聚焦与语言行为相关的概念系统。概念化具有非孤立性、动态性、交互性、意象性、想象性、主观性、具身性等特征。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义问题,而"意义即概念化",因此概念化的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概念化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和社会认知两个维度展开,在近年来量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的背景下,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呈现两个重要的趋势:第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发展,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更加关注构成心理过程的加工活动。第二,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无疑会促使认知语言学研究更加关注概念化跨文化的普遍性与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普通语言学手稿》中独立书稿《论语言的二元本质》以外的“词条与格言”“普通语言学的其他文稿”和“普通语言学备课笔记”三个部分所反映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思想,包括对语言认识的宏观阐述、语言理论的专题思考、普通语言学思想的火花和纳入教学的成熟思想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普通语言学教程》特别是第三度课程所呈现语言学思想,是索绪尔长期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法、英分词异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部分.应用语言学包含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比较语言学是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比较,发现两者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从而互相借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共时和历时是索绪尔的独创。索绪尔对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划分 ,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门基本理论和重要思想。他确立了语言学的性质 ,认识到语言共时性的本质 ,为语言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使语言学后来得以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 ,为语言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版)、《词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版)、《修辞学探索》 (北京出版社版)是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会长王德春副教授今年出版的三部新著,它们给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信息。近年来,语言学发展迅速,语言学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社会对语言学的研究要求也愈来愈高。作者在这三部著作里,适应语言学发展趋势和社会需要,分别论述了现代语言学的主要方面。新著观点新颖,材料翔实,联系实际,引人探索。《现代语言学研究》主要论述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辅助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信息处理、机器翻译、语文教学、外语教学等应用领域作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综述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进程,总结了每个时期产生的语言学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以语料库语言学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结语部分说明外语教学法是语言学的发展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历史发展积淀,从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外语教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与哲学的渊源已久,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一方面,语言学为哲学服务,另一方面,哲学思想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语言转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泛语言哲学的研究态势。尽管“语言哲学”这个术语包含着不同的含义,但还是应分为“语言学哲学”和“哲学语言学”两大类。哲学需要研究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语言学同样需要进行哲学性思考,两者互为影响并促进各自的发展。随着语言学家对语言哲学思考的逐步加深,哲学语言学正在使语言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3.
应用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学的应用,还是语言的应用加上语言学的应用?或者说,语言文字的应用是不是应用语言学的对象,或者说,可否说凡是语言文字应用的研究就都是应用语言学?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14.
应用语言学研究经过行为主义语言学、交际功能语言学、多学科语言学、二语习得、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继承和发展,正日益显示出"阐释性"和"批判性"的特质,对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大纲设定、语言教育政策、语言教育实验等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其突出特征是人种志研究方法和批评参与方法的兴起。  相似文献   

15.
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壮大使其在语言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了解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可知它们在语言研究上有着独特的功能,在词典学、语言测试、机器翻译和语言教学等方面都在应用。但是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必存在着局限性,不能不加分析地应用到语言教学中,而要与语境结合,提供更接近真实的语境。  相似文献   

16.
索绪尔语言学特征之一是否定语言的形而上学与文化意义,把它当作纯自然与生理对象进行研究。出发点的错误导致其理论偏向于语音中心主义,文章就此展开批评,还语言学以真实面貌,肃清索绪尔语言学在中国语言学界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中国外语界的语言研究稳中有进,在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类型学、对比语言学、翻译、语言哲学、外语教育、语言习得等各个分支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并未完全落实到实际研究工作中来;"融合"已成为研究趋势,但真正称得上"融会贯通"的研究人员却屈指可数;"质量"已成为学界共识,但真正称得上高质量的代表性成果却凤毛麟角。展望"十二五",外语学界需要将"创新"思想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研究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关于“应用语言学”内涵的探究,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成长道路。20年来,中国关于“应用语言学”内涵的认识主要可以简要地概括为“语言学的应用”“语言的应用”以及“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三大类。应用语言学内涵的进一步梳理与廓清,须以与应用语言学内涵相关联的若干基本问题之厘清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计量语言学以真实语言交际活动中呈现的各种语言现象、语言结构、结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概率论、随机过程、微分与微分方程、函数论等数学的定量方法对其进行精确的测量、观察、模拟、建模和解释,寻找语言现象背后的数理规律,揭示各种语言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探索语言系统的自适应机制和语言演化的动因。对计量语言学现状、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厘清该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走向,旨在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国际化与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法以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依据,其价值位于语言教学的首位,推动着语言教学的深层改革。然而交际法和其它教学法一样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旨在揭示交际法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