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民族神话,一种叙述和思维方式,与世界主要族裔的日耳曼神话、埃及神话和印度神话,在民族文化特征,叙事视角与主题的展现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比较神话学的视野下研究希腊神话,立足广阔的文化世界,将能够看到世界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共同因素,并由此认识人类原始记忆中的共通点和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古希腊神话不仅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神话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更是对古希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完美诠释。人文主义崇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实现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和主旨。雅典娜作为希腊神话的十二大主神之一,追求人的幸福与尊严、智慧与和平,是体现古希腊神话人文价值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都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瑰宝。本文对两国神话故事的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体现出有趣的文化差异;这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西方文化根源和外语教学中分析神话人物都是相当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来自中外各地的神话(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北欧神话以及印第安神话)都存在着惩戒主题。这些神话中惩戒方式很多,反映出的文化涵义也是多层面的,并且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存在着中外惩戒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完整性、丰富性使其具有许多与希腊神话相似的原型人物。将两种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男女性别原型——"反抗的智者"与"红颜祸水"——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男性原型往往智慧英勇、敢于反抗,女性原型大都美貌动人、引来祸端。两种神话中的性别原型所隐含的共同性别意识为:男性的主导性与智能性、女性的从属性与诱惑性,它们都是根植于早期人类心理之中的共有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6.
神话和传说是虚构的,但其并非虚妄。从不同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 而现代人不仅要求获得产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圣经故事、希腊神话 传说和中国神话传说,分析其在叙事结构、主题侧重、人物塑造和与外来神话融合程度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心理差异,并将之与 跨文化营销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探寻出对商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指导策略,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神话和传说是虚构的,但其并非虚妄。从不同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 而现代人不仅要求获得产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圣经故事、希腊神话 传说和中国神话传说,分析其在叙事结构、主题侧重、人物塑造和与外来神话融合程度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心理差异,并将之与 跨文化营销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探寻出对商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指导策略,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远古神话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对于远古神话的理解有利于探究民族文化间精神的渊源及发展轨迹;而对于当今民族文化精神的把握又有益于我们理解古代神话.古代希腊神话、希伯莱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与自然、神与人、神与神"的关系上既表现出神话的某些共有特性,又表现出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又孕育、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9.
神话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因素,这就使得中外神话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有了不同模式的版本。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传递着中国古人对道德品质完美女性的倾慕和追求;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国外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性的遵从。这两种差异也印证了中外男女性别在社会上的地位与评价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海洋文化和草原文化孕育了不同伦理意蕴的神话:以海洋文化为依托的古希腊神话和以草原文化为依托的蒙古族神话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文明底蕴不同,在民族精神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古希腊神话对智慧与理性的崇尚与追求,造就了西方人勇于冒险和探索、追求个性、崇尚英雄、但对神的道德品质却并不苛求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而古代蒙古族神话,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即尚德与求善的伦理倾向,又不乏古希腊人勇于冒险、崇尚英雄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和游牧文明特质:开放、商贸、流动、诚信等。蒙古族神话和古希腊神话都源于万物有灵论,但是却具有操守自然和僭越自然两种不同的伦理旨趣。  相似文献   

11.
《牡丹亭》中的花园是作为中国古典爱情戏剧的一个惯例场景,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是一个具有确定含义或主题的文化意象:青年男女逃脱现实,追寻理想爱情的"梦幻世界"。《仲夏夜之梦》里的雅典森林也是莎翁创造出的一个精灵神奇的梦幻世界,也具有相似的文化意象。通过对这两个梦幻世界进行比较,更好地理解其背后隐含着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2.
神话历史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必然文化现象,是人类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个重要足迹。不同民族的神话历史化的表征不同,这种表征的特色蕴含了日后民族文化的不同走向。文章认为,中希两族在神话历史化上表现出较大的分化,中国神话演绎为历史化,希腊神话展现为史诗化,或者说,中国神话归化为史记,希腊神话归化为史诗。中希神话归化的异途孕育了中西各别的思维模式: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中希神话归化的异途及其由此延伸的思维范式的分野,可从各自的大地母亲得到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及其实质,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促进文化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基本精神,揭示了神话中表现出的不同民族文化精神以及神话所折射出的不同民族性格,指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条件导致希腊和中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叶舒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至今已是第三期,本期的主题是"仪式、神话与历史".他的<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论述了仪式研究的文化阐释意义,从"仪式叙事"看中国冖经的文化内涵,仪式叙事、文化认同与书写等三方面内容;荆云波<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认为,中国古代礼仪是发生在世俗世界的神圣叙事,在仪式的背后,陷匿着潜在的神话信仰和神话思想;唐启翠<以"初"为常与仪式叙事--中华文明拧源之神话礼仪视域>以<礼记·月令>中仪式叙事为例,探讨了作为神话编码的"以初为常"这一认知与实践思维如何规约着仪式叙事与考古"物语"叙事,并使考古物语与文本文献、神话仪式叙事的对接、互证互释以提示中华文明之源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希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判断世界神话精神特质的时候 ,文化学家和神话学家们总是将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从世界神话丛林中凸现出来 ,并将它们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这是不无道理。正是立足于这个传统的观点和理论发展的实际 ,从文化、哲学、心理、历史等六个向度展开了中、希神话的比较 ,并力求找出导致中西文化和文学根本异同的深远根源。在全球化趋势的足音响彻云霄的今天 ,这种比较不仅具有对中西文化和文学所存在的异同作正本清源分析的作用 ,同时还具理论应战及建构价值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神话,希腊神话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了亿万读者,成为了世界文学中不朽的经典。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们以过人的胆识、超人的神力和无畏的精神,一路斩妖除魔、造福四方,成为了引领时代发展的骄子。在这些形象鲜明的神话英雄中,珀耳修斯、柏勒洛丰、伊阿宋、赫拉克勒斯、忒修斯、俄狄浦斯等人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尽管这些英雄人物在成长蜕变的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神奇经历,但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从离开故土到生死历练再到荣归故里最后悲剧落幕这一相同的人生轨迹。研究希腊神话中英雄成长蜕变的一般模式,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希腊神话中的哲学文化内涵,也为我们研究他国神话中英雄的成长模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日本神话是一种世界起源神话 ,它包含着以男女生殖方式而产生世界的一种思想 ,日本神话中存有许多中国神话的痕迹。本文通过日本神话与中国神话在诸多方面的异同点的探讨 ,试图说明日本神话的文化渊源与精髓  相似文献   

19.
茅盾(1896—1981)小说中的神话创作境界—意指由神话意识、或是由诠释这个世界及其演进的潜意识结构所催生的创作,是他在1924到1929年之间,对世界神话广泛而深入研读的结果。这些神话包括中国本士神话、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以及源自自然和创世的神话。神话创作在当代文学以及各时代文学创作中都很普遍,而且我们可以在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中,清楚的观察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希腊神话从产生到定型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和演化趋势。笔者认为群体本位是中国神话的思想基础,诸神的"神圣化"是其发展方向;个体本位、人本主义则是希腊神话的精髓,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诸神的"人化"方面。地理环境、文化氛围、民族精神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