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物流要素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宏观物流是指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发生在生产企业纯工艺生产前后以及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活动.选取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为宏观物流要素,并提出基于点集的Lebesgue测度定义的各个宏观物流要素的测度.鉴于宏观物流要素之间联系的错综复杂性与动态性,提出宏观物流结构的定性描述模型即多齿轮相互啮合模型和定量描述模型即一阶微分方程组模型,结合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我们发现宏观物流要素测度的发展呈现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观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缺乏、测度不合理等问题,基于系统构成要素分析,从投入、支撑、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及支持竞争力测度的多层级系统体系结构。在对指标体系降维预处理基础上,引入相对贴进度,并综合运用熵值法-双基点法模型科学测度同类型三家物流企业竞争力。测度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物流竞争力实际水平,表明该研究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DEA-Malmqusit指数模型测度了东北地区2007—2017年农产品的物流效率.研究表明: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显著提升,但要素投入不合理;样本区间内东北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早期波动较大,后期趋于稳定;辽宁省和吉林省的农产品物流效率优于黑龙江,前者效率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和提升.所以,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步伐、合理规划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物流、优化农产品物流空间布局、构建农产品信息技术平台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东北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物流产业与物流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选取集聚度测算指标——区位商系数,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测度南宁市物流产业集聚程度。根据实证结果,南宁市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虽然在近几年不断提高,但集聚水平仍不高,属于物流产业新兴产业集聚地区。最后,针对南宁市物流产业集聚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以规划为先导、加快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优化推动物流产业集聚的要素来提升南宁市物流产业集聚度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物流业的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效率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数据包络分析以及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等物流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方法与传统计量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但现有研究方法中缺乏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缺乏对影响物流技术效率的环境因素的分析,及对物流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演变趋势的探讨等研究的不足。未来应该采用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省际物流业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差距问题,这将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00-2011年30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基于SFA方法从全国和各地区的视角分别对农产品物流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探讨了外生性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差异及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的根源.研究表明:我国及各地区农产品物流技术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外生性环境因素对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向作用;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的综合效应,其中东部地区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变化,中西部地区则几乎全部来自于技术变化.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工程,宏观上要依托于我国地区发展的战略布局,中观上要倚重于我国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方向,微观上要注重于合理配置物流核心过程中人员、物资、资金及信息的流动.  相似文献   

7.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外向关联水平、内向关联水平和综合关联水平三个角度测度网络关联特征,同时利用共同前沿面方法测度全要素生态效率,结合中介模型分析我国省际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对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上,三类关联水平均显著改善生态效率,其中综合关联水平的影响最大;区域层面上,综合关联水平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全要素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充当了省际网络关联与全要素生态效率之间的中介变量。据此,提出从加强省域合作、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区域创新制度三方面促进省际网络优化和全要素生态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出发 ,较为系统地归纳和整理了宏观、产业和微观三个层次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定量测度指标体系 ,阐明了汇率以及由汇率衍生出来的宏观指标的公式体系 ,由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指标 ,归纳了根据贸易流量计算的竞争力测度指标的公式体系 ,建立了价格指标与宏观经济增长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最新提出物流最基本的四个固有属性:物(Material)的根本属性,流(Flow)的浪本属性,物和流的主体(Party)属性,物和流的地域(Region)属性。无论自然界物流,还是社会界物流,经济界物流,都具有这四个方面属性(RPMF)。同时,本文首次提出物流四要素RPMF原理。根据物流四要素RPMF原理,提出按各要素的不同属性对物流进行科学分类的方法,并给出物流分类图。  相似文献   

10.
对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很好地分析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内部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状况,为促进区域低碳物流能力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首先将区域低碳物流能力复合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以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信息系统保障能力、经营管理运作能力、低碳生态发展能力为要素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建立了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然后用四川省2005—2017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出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以及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显示四川省低碳物流能力系统在2005—2010年发展是不协调的,并且不协调程度在不断增大,但从2011年开始进入了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最后依据这些年四川省低碳物流能力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高校招生考试问题,以满意度理论、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础,提出高校招生考试满意度的概念、要素及特征。从高校招生考试的全过程视角,运用PLS-SEM等方法系统构建满意度测度模型,并以江苏省数据为例进行信度检验以及具体荷载、路径系数估计。修正后的模型通过了拟和指标及非参数检验,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高校招生考试满意度指数(CEESI)。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招生考试满意度测度方法清晰简明、实用性强,该测度模型能反映实际情况,并有助于提出相应的总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是典型的空间异质区,区域内各省市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存在显著差异,物流竞争力水平极度不均衡,这导致长江经济带内部物流运行效率低、服务能力弱、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愈加明显,严重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科学测度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全面认识物流竞争力的空间格局演化,深入揭示其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探寻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背景,文章基于“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方面,结合物流产业的特点,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省市物流竞争力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考察,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信息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探究了各省市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竞争力差异明显,由下游至上游地区呈梯度递减格局;长江经济带各...  相似文献   

13.
基于WBS—RBS和AHP方法的虚拟物流组织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物流组织的特点。其次运用风险管理理论设计了适用于虚拟物流组织的风险评估流程,并详细阐述了WBS-RBS风险识别方法和AHP风险等风险测度方法在虚拟物流组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根据虚拟物流组织风险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可行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为今后的虚拟物流组织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区域性特征逐渐凸显,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促进二者良性循环发展,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设计/方法】选取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Super-SBM-DEA模型、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物流效率进行研究,借助Tobit模型分析城市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结论/发现】2011~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41个城市整体物流效率较高,效率平均值在1左右徘徊;该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于规模效率,其次是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未能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产业集聚、物流资源利用、物流信息化水平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物流效率的正向作用还未显现出来,能源消耗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对“能源效率”的内涵刻画不够深刻,将资本、劳动力、能源等要素的互相替代效应纳入到能源效率的测度模型中,利用DEA的方法测算1999—2009年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环境规制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对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工业行业整体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环境规制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对我国工业行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作用途径有所差别。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工业行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与物流发展表征指标,以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消费、投资、出口与物流发展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根据HP滤波法将各指标分为三阶段,即平稳发展期、波动显著期、调整过渡期;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对物流发展三子周期的贡献测度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消费、投资、出口对物流业的产出弹性变化不一,与投资、出口的不稳定性相比,物流对消费的依赖性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流业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而在湖北,交通运输业发展物流目前仍面临着很多问题,文章从湖北交通运输业发展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出发,结合湖北国民经济对物流需求的特点,提出提出了湖北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物流的目标,并针对湖北交通运输业发展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政府)和微观(交通运输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湖北交通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港口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竞争日益激烈,并正在向港口群之间的竞争演化,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效率型发展。港口群物流系统效率是港口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的测度值。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缺乏效率测算分析的问题,将环境变量以模糊数的形式引入多系统DEA模型,构建多子系统模糊DEA模型,并对我国沿海三大港口群进行了实证模拟,结果表明,环境因素确实对港口群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较好地验证了该模型适用于港口群物流系统效率测度。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与评析波特企业基本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物流企业的服务特性,重构了物流企业价值链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外型整体布局和内部具体环节进行了阐述。物流企业的价值链由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和利润三部分组成。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采购。基本活动包括营销服务、开发服务、生产服务和售后服务。利润代表的是企业绩效。运用物流企业价值链这一分析工具,对江苏省25个传统与现代物流企业进行了相应价值活动剖析表明重构后的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工具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较为充分地揭示出传统型物流企业价值活动要素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20.
针对供应链资源协同程度测度问题,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供应链资源协同程度测度模型。通过构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市场流和管理流五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资源协同程度测度模型能够反映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和趋势,通过分析能够查找到供应链协同程度不高的具体原因,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进行改进。该方法不仅弥补了现有协同度模型偏于定性研究的不足,而且对于指导供应链的实际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