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关系:教师关系、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分析教学中人际关系的3个基本特点———动态性、开放性、综合性,3种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提出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是通过人际间的相互沟通来实现的,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为根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婷 《国际公关》2023,(13):129-131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频发且复杂多样,严重威胁了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本文从社会网络中强弱关系视角出发,根据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划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网络强弱关系人群。基于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与特征分析,提出了依靠强弱关系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角色关系人情化"概括了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之类特殊主义的交往方式对现代社会的介入.作者认为,建立在血缘、地缘等自然共同性基础上的"人情"介入公共领域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称为"角色关系"),这是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普遍倾向、趋势,反映到观念形态中就有"合情合理"的价值追求.文章分析了"角色关系人情化"的根源以及后果,指出人情的突出必然淡化、消解正常的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益驱动使个体呈现出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将道德参与者割裂为独立的个体,忽略了人际交往的交互性与集结性。关怀伦理既突出对人的感性层面的关怀,更强调对人的内在关系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能有效消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以关怀伦理为视角探讨道德冷漠的消解,需要对道德动机移置,伦理关系共建,真实心理满足和关怀行为强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底色,湖南第一师范秉承湖湘文化传统,采用民本的教育理念和民主的办学治校措施。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和社会活动为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积累了实践经验和准备了文化思想条件,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结合后便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人际交往坚持群众路线,对当代群众路线守正创新、建设新型政商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货币化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渗入,基于社会交换中的互惠规则,传统中国的人情关系被异化、被不断地"货币化"了。这种人情关系的"货币化",虽然对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却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而,必须重视这种变化并探寻构建理性的人情交往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静 《国际公关》2023,(13):144-146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积极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积极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以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实测,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大学生人际交往在与同父母的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人际交往在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2)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以及积极人格总分与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以及人际交往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在逐步回归分析中,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以及积极人格特质总分对人际关系有直接的预测作用,预测率为31%。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1)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在独生子女因素上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显著;(3)专业对社会支持影响显著;(4)年级、家庭居住地、父母职业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5)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密切相关;(6)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与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儒、释、道的人际交往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集中的统一体,社会生产关系是决定人际交往关系的决定因素。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然发生某种关系,可统称为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儒家、佛教、道教均有其各自的人际交往理论和实践,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人际交往的经验教训,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人情、面子、关系"作为一系列本土概念,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为每个人所熟知,有效地描述了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过程,形塑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行动逻辑,也日趋成为一种解释中国日常真实社会建构的框架与视角。笔者认为,"人情""、关系"是"面子"派生出的两个概念,而"面子"在中国的实际用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语言结构能力。翟...  相似文献   

11.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人际关系随经济制度的变迁而改变。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表现为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等级依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促进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相互关心、共同进步的新型人际关系。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人际关系结构,传统的乡土社会、身份社会逐渐转向现代市民社会、契约社会。同时市场经济也导致了竞争加剧、贫富差距增大、交往的功利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给人际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人际关系未来走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可以简单地分为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无论是情感性关系 ,还是工具性关系都是个人正常、健康、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人际关系已明显倾向工具性 ,人们更加看重实利 ,强调功利性、公平感。情感性和工具性的人际关系呈现出经济化、功利化、人情化、庸俗化等特点。当前人际关系将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我国未来人际关系的走向呈现出工具性与情感性相结合 ,本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的整合 ,网络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逐步增大以及双向互动的特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职场人际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研究职场中人际生态关系,建立了人际生态位模型与人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模型,分析了人际生态位竞争排斥现象以及人际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揭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际生态位关系,为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实现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216名智障者父母进行的调查发现:智障人群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与"一般人"交往状态不佳;实际活动场所集中在"家"、"学校",与其意愿中的"公共场所"相差甚远;智障人的烦恼主要为"没人玩"、"为前途担忧"、"被歧视",烦恼的解决方式主要为非理性的发泄方式.据此提出4点建议,以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外华商在人际关系上讲究的是“以和为贵”。主要表现在:他们注意保持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海外华商网络,他们拥有良好的企业外部人脉圈;作为外来迁入人员,他们能和本地人保持良好的族际关系;同时,通过各项活动,他们还与当地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不良社会风气之一便是不良人际关系。不良人际关系的生成土壤有经济、政治及文化多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法律的普遍性、至上性尚未成为控制社会的主要渠道,因为在普遍规则之外可以用“人情”、“关系”等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要杜绝不良人际关系,必须注意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公民形象是公民品德、操守的外在反映,是公民全部言行构成的公众评价,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窗口。公共精神对公民公共主体意识形成的要约,公民在公共活动中体现的教养,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以及在公共活动中践行的礼仪规范都将成为公民形象塑造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人际关联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际关联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社会结构决定着人际关联模式。传统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和内聚性决定了血缘和地缘是人们最为主要的社会关联。近代以降,现代商品经济活动打破了村落的封闭性,国家政权建设破坏了乡村共同体的内聚性,村庄内部不断分化,宗族和村政日益丧失强有力的聚合作用。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体制使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组织之间关系具有行政化色彩。改革开放后,乡村受行政权约束减弱,农户之间以“庇护关系和原子化”为基础。未来农村职业分化日趋明显,出现不同的利益阶层,乡村人际关联呈现先赋性与契约性的特征。乡村社会结构的制度建设的路径是加强公权力约束机制和民生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海南旅游形象推广中公共关系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南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推广公关活动开展等方面,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海南旅游形象定位与公众的认知基本一致;海南旅游形象推广的程度与公关活动的规模大小有着密切联系;海南旅游形象公关推广活动尚未形成品牌效应;旅游形象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组织者及岛民缺乏公关意识,等等。建议通过整合大型活动形式,打造特色推广活动品牌,构建海南旅游网站平台,开展全民公关教育,策划海南旅游形象主题宣传片,创新海南旅游形象推广模式等措施,提升海南在国际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人们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结构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而人的需要又可以简单地分为情感需要和理性需要 ,与此相应 ,人际关系结构可以分为情感型人际关系和理性型人际关系。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 ,由于受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际关系结构明显表现为以情感为核心 ,重情不重理是传统中国人行为的普遍逻辑。但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人际交往中理性成分日益增加 ,人际关系结构表现出由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向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变化的趋势 ,我们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