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学生人格维度上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通过对成都、重庆四所高校 600名大学生实施中国人人格量表的测试,考察了大学生在中国人人格量表上七个基本维度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在外向性、处世态度、行事风格以及善良维度上大学生性别差异不显著;性别差异主要存在于三个人格维度上,表现为在才干维度上男生明显优于女生,在情绪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人际关系维度上男生略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测查许昌地区的143名初中生,考察该地区初中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有高度的正相关;初中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并没有随年级升高而提高,而且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赵婷婷等人修订的《亲子关系调查问卷》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沈阳市、辽阳市、郑州市三座城市的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的亲子关系与其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调查测量研究,主要发现:1)小班幼儿亲子关系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亲子关系中亲密性这一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即独生子女的得分较高。2)幼儿焦虑中的分离焦虑这一维度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强迫冲动障碍这一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即独生子女得分较高。3)亲子关系中要求性、反应性和亲密性因子与幼儿焦虑总分呈显著相关,其亲密性对幼儿焦虑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交往学习指导,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在澄清初中生交往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初中生交往学习的目标,从交往学习指导与学校日常教育有机结合、交往学习的评价策略和交往学习的有效指导等方面,深化初中生交往学习指导途径的探究试验,帮助初中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为此,我们还必须努力实践以校为本的“教师研究”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5.
笔者旨在探讨离异家庭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对初中生人格发展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自编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和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对24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家庭和离异家庭初中生与母亲沟通的状况要好于父亲;普通家庭和离异家庭父亲在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方面差异显著;普通家庭和离异家庭初中生与母亲沟通主动性的差异不显著;普通家庭与离异家庭初中生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沟通内容方面的差异显著;普通家庭和离异家庭家长在与孩子造成沟通问题原因的差异显著;普通家庭初中生在谨慎性、情绪性以及人格总分的得分与离异家庭的初中生相比差异显著;离异家庭亲子沟通的各项内容、得分与人格各维度、总分存在相关。因此,通过改善离异家庭的亲子沟通状况,可以对促进离异家庭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威远的二所农村中学的42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城市初中生常模;(2)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即随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76名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江西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和恐怖;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8个因子上,老区农村初中生均存在极其显著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学习压力和支持利用度对老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学生知觉问卷 ,对 5 0 0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了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结果发现 :(1)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 ,它包括积极情感、约束与控制行为、消极情感与支持帮助行为。 (2 )初中生对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知觉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3)在初中生对教师的约束与控制以及消极情感行为的知觉上 ,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而对积极情感和支持与帮助行为的知觉则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海岛中学生生存质量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岛中学生生存质量的现状,分层取样海岛6所中学,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HSS-QOLS)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海岛中学男生在心理和生理维度上得分高于女生,高中生在社会功能得分上高于初中生。结论是男生可能在自信、自理和自立等方面优于女生;高中生在处理个人关系、获取社会支持程度上优于初中生;学校教育质量社会评价越好或者学生成绩越优秀,其生存质量往往越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方法:使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量表,对30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获奖者与未获奖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差异显著;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2)除了外部动机之外,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及其各项均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内部动机和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直接作用,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结论:内部动机和学习态度对学业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描述西部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基本特征和群际差异,采用张文新修订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s的儿童欺凌问卷测验工具, 借鉴校园欺凌调查工具,从欺凌对象、欺凌方式、应对方式3个方面对陕西省两所农村寄宿制学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欺凌对象具有同辈关系差、社会排斥高、人际求助意识弱的基本特征;校园欺凌应对方式具有旁观型多,干预型少的特征。欺凌行为应对方式的学段差异:小学阶段学生相比初中应对方式干预型多,小学多肢体欺凌,初中关系欺凌增多;欺凌方式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肢体攻击型欺凌行为;女生更倾向于关系欺凌。可测到显著的分类变量差异:欺凌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欺凌对象存在就读方式差异;应对方式存在就读方式、年级差异。应结合学生群际特征差异,积极应对校园欺凌现象,针对寄宿生的群体特征,采取反制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体现课程教育的德育功能,营造消弭欺凌行为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盐城市 1 985— 2 0 0 0年 7— 1 8岁年龄组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的分项研究 ,阐明城乡男、女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 ,并进行比较分析 ,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和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60名高职生代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极端亲群体行为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结果给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和是否团员)青少年在道德判断能力上差异不明显;男生在对极端亲群体行为意愿的认知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道德评价上的得分则显著高于男生;高职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极端亲群体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自编问卷调查了 777名女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结果表明 :女中学生的学习比男生更有计划性、更主动 ;和男生相比 ,女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更强 ,存在听课较死板 ,更易受兴趣的影响 ,不善于分配学习时间 ,记忆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对此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女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教给她们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并引导和训练其正确的归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学生自我概念,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完善自我、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95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征。结果:(1)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来讲是积极的;(2)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表现为:中学女生较男生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3)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具有阶段性,呈现出不规则的U型趋势。(4)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促进对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尤其应重视对初二年级、农村中学生、非重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完善和发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构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机制。构建一个包括学校教育机制、家庭培养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实践体验机制、评价机制等5个方面的,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772名女中学生的人格特点,辅以346名男中学生作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女中学生的自尊、自立需要、发展个性的需要、归宿的需要、求助的需要比男生强烈,男生的成就需要、对学习环境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比女生强烈;(2)女中学生意志的独立性不如男生,差异极显著(P<0.01);(3)女中学生的情绪体验特点为热情、开朗、快乐而充满幻想,情绪主色调是热情、开朗;女生比男生情绪体验更丰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与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动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前提,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核心,以上共同构成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2)外语与计算机还未得到广大中学体育教师的充分认识。(3)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与21世纪社会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差距主要在思想道德素质与综合素质方面。并对此提出了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人的个体来说,创新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识智能因素和非知识智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人的创新所必须的情感、政治方向、人生态度、意志品质、思维方式方法等的培养.我们必须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效果,发挥其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呼吁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英语是面向大一、大二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基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