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个国家取得领土的方式有多种,不过从今天的国际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对有争议的领土主权获得,主要从四个方面确立:一是谁最先发现;二是谁最先进行有效的开发;三是谁最先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四是谁的主权最先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是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并对其及周边的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对南海诸岛及周边海域宣示...  相似文献   

2.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法理,包括中国先占取得钓鱼岛领土主权、“条约必须信守”捍卫着中国的领土主权、割让和时效理由不能支撑日本的主权主张、“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拒绝日本的领土声索等.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也清晰地表明:日本的“无主地先占”主张在国际法上不能成立,其“实际控制”没有达到“有效控制”的国际法要求.中国应积极运用《白皮书》揭示的法律事实及其蕴含的国际法理,驳斥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与领土声索,让国际社会认清中日钓鱼岛问题争端的真谛,促进争端的外交解决;同时,中国应继续强化对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的实际控制,为日后时机成熟时争端的法律解决进一步充实国际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拥有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及开发,并最早且连续行使主权,这在当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民国时期,列强不断侵犯我国南海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民国政府通过维权与交涉斗争、设治管理与恢复主权、经营开发、图示定名与标示主权等措施积极维护南海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这都为我国维护南海及其附近海域主权提供了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坚持维护南海"断续线"为中国海上国界线,以"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前提,和平妥善解决南海问题,决不牺牲南海主权国家核心利益,坚决捍卫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主权。  相似文献   

4.
袁跃兴 《社区》2011,(5):59-60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是,2010年12月3日,美日在琉球岛附近举行岛屿守卫演习,其中包含了钓鱼岛周边海域。  相似文献   

5.
南沙群岛是中国政府在民国时期继承的合法历史遗产。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当时世界各国领土扩张方式主要适用的是"发现即领有"原则。一直以来,中国从未放弃过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管辖。根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现代国际海洋公约在海域划分及岛屿主权归属方面只能解决其颁布之后的国际公海争端问题;而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发现了南沙群岛,因此其主权归属应当适用其取得时的国际惯例和法律。  相似文献   

6.
南海问题不仅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而且事关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顺利进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是最早发现、最早开发经营、最早管理和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峡两岸虽然长期分治,但在南海问题上都有自己的政策宣誓和管理方式。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海峡两岸南海政策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时际法与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时际法规则,需要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判断标准考察南海诸岛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海诸岛,按照传统天下观,其已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与南海诸岛的关系逐渐紧密,并通过设治管理而纳入中国版图。在近代,随着西方领土主权思想的传入,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采用符合近代国际法的治理方式,南海诸岛最终完成了从传统意义的疆域、版图向近代主权意义的领土转变。  相似文献   

8.
作为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的重要起点和依据,“先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明清时期发现等象征性行为已足以获得无主地主权,但在19世纪则包括无主地、占领宣告和国家有效管辖条件。然而,日本为实现“先占”目的,无视明清的有效管辖,否认了钓鱼岛有主的事实,捏造了“无主地”谎言。而且它当时所谓的宣告均不具备法律效力,所主张的对钓鱼岛的管辖,也是建立在否定中国的立场上开展的,本身即为非法。根据非法行为不产生权利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日方提出其对钓鱼岛的权利源自19世纪后半期的发现、有效管辖等难以成立。对中国而言,上述历史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是,争取钓鱼岛主权需要积极提升和维持我国在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管辖,增强管辖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这几乎是人们的常识,而海军官兵的常识却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外,按照领海主权12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的国际惯例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中国管辖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关键日期指一个时段的最后结点。在此时段内,争端有关的所有实质性事实已经发生,同时这个时期之后双方的行为已经不能够再影响到这个争端。关键日期这一概念是国际司法机构从处理领土主权争端案件发展而来的,但在海域划界问题中并未得到充分的论证。由于海洋权利不同于领土主权的属性及中国主张在海洋权利方面的模糊性,决定了在南海海域划界争端中关键日期是难以确立的。我们应将岛礁主权争端与海域划界争端分开考量,明确九段线的法律立场,制定自己的海域划界方案,同时也应加强南海共同开发方案的研究,以合作促进划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晚商时期商朝在对东土各族持续进行军事征服的同时,还在东土一带设置军事据点,屯驻师旅,抵御外族入侵,加强军事防御,此已初具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意义。卜辞所见商王在东土之境的田猎活动,既有经济方面的意义,又具有政治经营和军事演习的性质。商王经常不定期地到东土各地,举行一系列政治和文化活动,可以视为先秦时期巡省制度的萌芽。商王与东土诸侯之间经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初步确立,对东土方国军队的调遣和指挥权的掌握,是商王在东土有效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以上表明,商朝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千里邦畿的国土范围狭小的邑土国家,而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拥有一定领土主权的早期国家。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主权原则谈台湾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原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与,也不可共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国家与政府继承的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继承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行使的全部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省的主权在内,台湾没有资格成为“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13.
西方海权理论带有浓重的海洋霸权色彩.中国海权是海洋主权、海洋权利和制海权的统一,具有自卫性和有限性.我国海权的法律保护存在宪法关注缺失、立法相对滞后及体系不平衡等缺陷.宪法保护海权有其必要性,解决海岛海洋争端和提升我国海洋执法的正当性均需宪法提供明确的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海权入宪提供了契机,海权的宪法保护路径在于增设涉海条款直接保护海权、授权普通法律间接保护海权.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社会提供保护责任的协助与补充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不仅是国家所拥有的控制、支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保护其人民的责任。如果国家不愿或不能履行保护责任,国际社会就应该提供保护。保护责任机制包含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主权国家承担的是首要的和主导性的责任,而国际社会承担的则是补充和从属性责任。强大而运用正当的主权权能是国家履行保护责任的手段与保障,国际社会在主权权能缺失时应当提供必要的补充保护,但最终应实现目标国的权能培养与提升。主权是国际社会里一种特殊的自我演化的身份秩序安排,国际社会应按照补充原则来提供保护,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和维护目标国的主权身份。国际社会在苏丹达尔富尔的保护实践验证了从属、补充原则的恰当合理。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的生效,对我国的海洋地理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地理教育内容上应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概念重新定位,改革现行地理教材;使国防安全教育有了更准确的空间范围指向;将影响我国海洋法制进程;对海洋资源可利用的范围有了新的界定;使受教育群体多样化;对地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领土主权的争端中,国家的统治行为在国际法及国际法院的判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效控制原则就是在国际法院难以判定领土主权的合法归属时应用的一项规则,此规则将主权赋予统治相对更为有力的一方。有效控制原则与国际法其他有关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有着不同的内涵,同时也有一定的联系。认识有效控制原则对认识我国与邻国无人岛屿的领土争端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货币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全球化对国家货币主权产生了很大的限制和制约,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金融全球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货币主权。《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对国家货币主权的约束是有限度的;国家虽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转移或者让渡了一部分货币主权,但国家仍有权力在它认为必要时收回转移或让渡出去的权利而不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约束;一国境外的以一国货币定义的所有存款的最终债务人是该国银行,该存款的最终支付总是需要该国境内的银行操作,而该银行操作是要受该国的强制管辖的。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仍享有充分的货币主权,在处理国家对外经济关系时,国家应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在履行国际承诺的前提下,充分行使国家货币主权,维护本国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经济主权与国家经济安全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其发展趋势必然表现为一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它国的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遭到空前破坏的同时,各国经济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由于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中传统国家经济主权弱化的讨论,重新界定新时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新概念,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迅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某些国家对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提出主权要求,甚至进行占领或开发,这是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菲律宾等国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主权主张是毫无根据的,其言行必然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生物基因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对原生基因资源的保护十分欠缺,基因资源拥有不同于生物资源的特殊属性,保护原生基因资源首先应该确认其所有权归属;明确所有权归属对于发挥原生基因资源的财产价值、保护所有权人的正当权益和国家对原生基因资源的主权、规范原生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原生基因资源保护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原生基因资源所有权主体应当遵循属地原则和从属载体原则,在我国,原生生物基因资源之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和集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